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宗教信仰>>网络文集>>个人文集>>李杜韩文集>>亚伯拉罕的上帝与哲学家的上帝 (上)

主题:亚伯拉罕的上帝与哲学家的上帝 (上)
发信人: gd-ldh(李杜韩)
整理人: ulrikeyan(2004-08-03 19:06:02), 站内信件
亚伯拉罕的上帝与哲学家的上帝 

    谈论上帝,似乎不是人的能力范围内的事。“上帝是谁”,这个问题对于信徒、神学家都不是好回答的,不是说无答案,而是说这个答的确信,是超于理性与文字所能承载的事情,就更不用说对于教外之人了。 

    十七世纪法国著名的学者、基督教徒帖斯卡尔在《思想录》中有一句名言:“亚伯拉罕的上帝不是哲学家的上帝”。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离开信仰,认识上帝别无他途。 

    理性就是人已经建立起来的一套认识范式,是哲学的王国。对于西方哲学来说,理性就是人通过逻辑进行演绎和归纳的能力。 
    “哲学家的上帝”,意即在理性中才最终有效确认的上帝。有哲学家说,宗教必须被取限制在理性的范畴之内,换言之,《圣经》中的所有超自然的记载,都要被剔除,也有一些神学家试图把《圣经》彻底地历史化、理性化。这些都可以看成是“上帝的哲学化”。 
    这里头就产生了一个深刻的潜在的矛盾:“上帝”到底是怎样的?是哲学家眼中的至善至高、无所不在、无所不知、自己肯定自己的一个“哲学理念”,还是在人的所有生活中活生生地显现、与人对话的“人格神”?如果是“人格神”,那他与其他的“人格神”有何区别? 
    这是个千古难题。不要认为信了上帝的人,就都可以拿一个标准答案出来。因为人的有限性,上帝对人,始终是个谜。上帝对摩西说,没有人见到神的面,见到神的面的人,必死。海德格尔说,“无”就象光一样,纯粹的光是人不可能接受的。这里暗示了人的不纯不洁,上帝与人之间有一条绝对的鸿沟,而对于基督信仰而言,面对这条鸿沟,人只有在上帝设立的救世主耶稣和对他的信仰,才能通得过。 

    有一点我是赞成的:《圣经》并不是神的生活全部写照! 
   《圣经》只是神为了人的生命而启示给人的信息,并不是关于神的全部信息。马丁路德说,上帝的自我启示不是也没有必要是完全的,但是它是可靠的,绝对的,而且对人来说,已经足够了。类似的观点,东正教的神学家们也特别强调,上帝启示的准确性和不完全性,对于人而言,这信息是准确的、丰富的,对于神自身而言,这些给人的信息又是不完全的。神没有必要把自己所有的东西,不管人明不明白,需不需要,统统交给人。我以为,这是多余之举。 


    剩下的问题是如何理解和把握这些神关于自己的启示。 
    一条是信仰的途径,即亚伯拉罕的途径。这条途径的精神是:只有委身于信仰时,对神的认识和理解,才成为可能。其实这一点很好理解,说到底适合于任何的研究:只有委身于科学,才会理解科学的最细微、最精巧、最真实的世界,才会对科学拥有发言权。这个道理,也适合于最一般的家庭生活,为什么“清官难审家庭事”?因为清官没有一条“内在的途径”知晓家庭中的“是非”,人的相处不仅有理性、还有许多的因素。 
    一个父亲要他的儿子,把你最心爱的玩具给爸爸好吗?儿子如果愉快地做了,这表明,儿子很纯洁,很爱他的父亲,儿子的心是那么的完美。一个慈祥完全的父亲,会是夺去儿子最心爱的东西吗?当然不会。他只是考验一下儿子的心,到底是纯洁到什么程度。 
    上帝要亚伯拉罕献以撒,就是这种考验。 
    如果亚伯拉罕拒绝,上帝会伤心吗?我以为会的,这证明:亚伯拉罕的信神,不是完全的,亚伯拉罕还不理解、还不信任上帝。他对上帝有所保留,觉得还不放心。 
    但是这件事,我们完全有理由,为亚伯拉罕鸣不平:有理智的人,都不会愉快地把自己的儿子拿来杀了,祭神。如果这个神这样要求的话,这是一个怎样的神?还有没有良心。然而,在此,上帝正正是要考验亚伯拉罕,其他的民族祭神,都有以人献燔祭的事。那的确是残忍的。但是,上帝会吗? 
    在这个启示中,上帝首先向亚伯拉罕隐藏了自己。让亚伯拉罕凭着与上帝多年的相处之道,让亚伯拉罕自己判断和选择。 
    在这个故事中,“亚伯拉罕的上帝与哲学家的上帝”就显示了其本质上的区别了! 
    如果亚伯拉罕是人间的智者,他会在痛苦中怀疑起来:上帝啊,您不是说您是至善的神,不是我们的父神么,那您当明白我是怎样的爱我的儿子以撒,您要我把儿子在您面前杀掉献祭,这是为了什么?亚伯拉罕也许会肝肠寸断。理智会告诉他:这是不道义的,上帝太过分了,这个上帝不是至善的。 
    但,亚伯拉罕不是约伯,他没有怨声载道,他照做了。而上帝就在这个行为中感受到了亚伯拉罕的纯粹,他制止了举向以撒的刀。 
    亚伯拉罕的上帝,不仅仅是一位人格神,而且是“在他生命中显为人类的神”,神应许他的儿孙多如银河之沙。神是至高的创始成终的全人类的主。上帝的属性、位格、上帝的心、上帝的能力,总之一句话:全能的上帝,在亚伯拉罕那里比任何神学著作中的上帝都看为真。 
    当然,补充一句:以上所言,纯粹是我个人的想法。不知有没有其他的朋友认同。 

    《使徒行传》中写道保罗向希腊人传道时说:“雅典人,我看你们在宗教事务上异常谨慎。我四处查看你们崇拜的对象。我注意到一座神坛,上面刻着‘未识之神’。你们崇拜但又不认识的,正是我现在要宣扬的。”(17:22—23) 
    这说明,人崇拜神时,如果是通过哲学化的道路,则很容易对神失去“敬畏”。希腊人所以崇拜一位“未识之神”,乃是因为他们感受到了这位神是存在的,无论在心灵还是在逻辑上,都证明有这位神。但是,对神的敬畏,唯有通过“人格化”的道路,才会让神在自己的生命中活起来。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