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古今纵横>>社会百态>>“从媒体喜欢报道广东负面消息看一些人的心态”有感

主题:“从媒体喜欢报道广东负面消息看一些人的心态”有感
发信人: gdpipilu()
整理人: yerk(2004-08-03 06:22:42), 站内信件
    “从媒体喜欢报道广东负面消息看一些人的心态”有感  

    负面消息多,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广东政府的宽容和逐步的民主化。

    老实说,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珠江三角洲的年轻人,我并不歧视外省人,

但我非常反感有些外省人反而把广东人的宽容看作可欺。事实上,治安情况恶

劣,抢劫、杀人、飞车抢夺、偷窃、卖淫等等犯罪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外地人作

的,最起码我们佛山所发生的案件很多都是这样。

    中央有时派下来的官员,纯粹是镀金,对广东近年发展所处于的瓶颈局面

,根本就没认真考虑如何改善经济滑坡的形势,老是搞意识形态、搞计划生育

。与其花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在这些方面,倒不如认真踏实地搞好经济啦!有时

想,中央点解(为什么)不派薄熙来到广东呢!!看张德江到广东后的工作,

感觉他是想在广东干一番事业,搞好广东!希望如此!!(离题了……)

    另外,对于本地报纸(羊城、广州等)上有时发表一些倡导普通话,但拼

命压制和贬低方言尤其是粤语的文章,心里颇为不以为然甚至有点反感。这些

言论反映出的是所谓的“中原文化”对地方文化的压制,而并非包容并蓄、百

花齐放。当然,倡导普通话是非常必要的,普通话最好由国家正式改名为“国

语”。但是,讲“国语”并不等于就把各地的方言全部抛弃、取消吧?!方言

是地方历史和文化在语言上所反映,粤语据专家研究其实就包含着不少古汉语

的成分,广东有些词汇和地方的方言甚至是古汉语的活化石。方言反映的是语

言的多样性,而语言的多样性反映出的是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多样性,使一

个国家的文化能够在通过对其他文化的学习和兼容的过程中不断吸取养分而取

得发展。

    多样性、多元化的文化,给我们带来的是一个多样性、多元化的世界。

以下是引用文章,来自网站“保护母亲语言”

(http://www.dnzz.edu.sh.cn/example/14/index.htm)

社科院专家称我国多种语言处于濒危

  据北京娱乐信报报道,2月21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母语日

”。中国社科院研究专家透露,目前中国有几十种语言处于濒危状态。专家称

应采取积极措施保护濒危的少数民族语言,因为“一种语言的消失不亚于一个

物种的消失。”

  2000年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语言报告》提供的中国部分资料包括

82种语言。学术界估计,如果算上那些尚未进行系统调查研究的语言,中国的

语言大约有120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濒危语

言研究》一书的作者徐世璇告诉记者,目前这120种语言近一半处于衰退状态

,有几十种语言处于濒危状态。

  如赫哲语,目前能用本族语交流的只有十几个60岁以上的老人,将稍微能

讲一些赫哲语的人也包括在内,最多不超过50人;满语,现在只有约100人能

够听懂,约50位老人还可以说。

  专家分析称,这些语言消失,一方面是一种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冲击;

另一方面是基于本民族一种错误的语言观念。而且那些濒临消失的语言大多没

有相应的文字,而保留在山歌、传说等口头语言形式中,靠口耳相传世代相袭



  据悉,今年将要审批的《中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其中首要提到

的就是对语言的保护。 
 
……………………………………

    以上的文字,只是有感而发,只代表我自己。

    我以自己是广东人而感到荣幸!!

    我更以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无比自豪!!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