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stupidyoyo(stupidyoyo)
整理人: stupidyoyo(2001-04-02 17:03:30), 站内信件
|
“机会成本”是个经济学概念, 指“做出一项决策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用途”.
这一概念对经营与决策是十分重要的.本文试图运用这一概念解释<<Family Man>>中的平行世界观.
.
首先,举例说明”机会成本”.
假设印刷学院某生毕业,可供选择的职业及各种职业可能获得的收入是:
1).去印刷厂当工人,月薪500元.
2).去街头卖报纸,月薪300元.
3).留校任教,月薪100元.
4).留级重修,每月补助45元
如果某生选择1, 则放弃的其他选择有2,3,4. 在所放弃的选择中,最好的是2. 所以,在选择去印刷厂当工人时,机会成本就是去街头卖报纸.或者说,选择当工人月薪500元的机会成本是所放弃的卖报纸时可能获得的300元.
接下来,理解机会成本这一概念时要注意这样三个问题:
1)机会成本不同于实际成本,它不是做出某项选择时实际支付的费用或损失,而是一种 观念上的成本或损失.
2)机会成本是做出一种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若干种可能的选择中最好的一种
3)机会成本并不全是由个人选择所引起的,其他人的选择会给你带来机会成本,你的选 择也会给其他人带来机会成本.
现在,回到影片<<Family Man>>中来.
Jack Campbell,一家恐龙级公司的董事长,正忙于一项高达1200亿美元的合并事宜.他住在曼哈顿的高级公寓,只穿2400美元一套的衣服,有一辆风驰电掣的法拉力和一辆专用大型高级轿车.他呼风唤雨,拥有一切.
圣诞节的晚上,他的前女友Kate Reynolds打来电话,他没有接.13年前他就离开了她.
Jack走到一家饮料商店,遇到打劫的Cash.. 他制止了他.
第二天早上醒来, Jack竟发现Kate躺在他的身边,还有…两个孩子.
更奇怪的是,Jack成了轮胎推销员.
他遇到了另一种生活.
显而易见的,早在13年前,Jack就选择了事业,放弃了爱情.后者正是前者的机会成本.
那么,影片是否符合上文提到的三点注意呢?
1)从商的Jack事业有成,离开Kate并没有使他蒙受损失,反倒成了亿万富翁,可见这个机会成本不是实际成本.同时,Jack生活孤独,这正是某种种精神损失. 符合.
2)如何肯定爱情就是Jack“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用途”呢?这里涉及到对幸福的定义问题.是金钱还是快乐?影片告诉我们:是快乐.即家庭的温暖,普通人的天伦之乐.也许这正是本片的主旨----不要嫁给金钱,用”心”作决定,和你爱的人结婚吧. 符合
3)其他人的选择会给你带来机会成本,你的选择也会给其他人带来机会成本. 影片中主要有两组人物印证了这一点.首先, Jack阻止了Cash打劫,Cash的经济损失就是Jack给他带来的机会成本;同时,神秘的Cash又对调了Jack的身份,Jack风云不再就是Cash给他带来的机会成本.其次,13年前,Jack登上飞机离开Kate,Kate无法维持感情就是Jack给她带来的机会成本;13年后,Jack挽留住了要登上飞机的Kate,Kate无法移居法国就是Jack给她带来的机会成本…… 符合
最后一个问题:为什么Jack最后选择了自己曾经放弃的机会成本?
这是因为,在我们做出任何决策时都要使收益大于或至少等于机会成本.如果机会成本大于收益,则这项决策从经济的观点看就是不合理的.这就是说,在做出某项决策时,不能只考虑获利的情况,还要考虑机会成本.这样才能使投资最优化.而对Jack来说,选择金钱的收益要远远小于拥有家庭的机会成本,所以Jack重新做出了选择.
补充: 在运用机会成本这一概念时要考虑到这样几个条件:第一,有多种投资可能性;第二,投资到任何方向都不受限制,如果这两个条件不具备,机会成本这个概念也就没用了.影片<<Family Man>>符合这两个条件,”机会成本”概念成立.
---- "电影并不能使人变成精神病,它只能使精神病变得有创造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