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各行各业>>教育工作者>>☆【燃烧的蜡烛】☆>>▲▲▲pzms个人文集▲▲▲>>谈谈班级干部的使用问题

主题:谈谈班级干部的使用问题
发信人: pzms( )
整理人: juhm(2004-08-18 10:47:00), 站内信件
谈谈班级干部的使用问题 
 
班级干部在班级管理中占有特殊重要的位置,班主任的工作在很多时候正是通过班级干部来实现的。因此,在班主任的工作中,班级干部的选定、培养与使用便很自然的成为班主任工作的主要或者说重要内容之一。
我在担任新班主任后,在班级干部的选定上大体要采用下面5种作法。
1、填表法。设定相关的表格,了解学生的家庭、在校读书时的自然情况等。
2、问卷法。设计几个问题,了解学生对做班级干部,为同学服务的看法。
3、观察法。通过学生的表现、举止、神志、气质、语言、交际协调能力等来确定人选。
4、测试法。如通过学生到校,看时间的遵守;通过让学生坚持一周记录某一件事,看学生持久性、自觉性;通过设计一项活动,看学生的思维严密程度;通过做某一件事,看学生的责任心,通过一项活动,看学生关心集体的情况;通过演讲,看表达能力等等。
5、通过近一到两周的时间,再通过学生提名,班主任认定来确定班级干部人选。最后由全班学生投票表决通过(要求达到总票数的半数以上)。
在班级干部的培养使用上,我更注重于学生管理能力培养,我认为管理能力的培养比管理的结果更为重要。我这样做的理由是:
班级干部在其工作中有两个成果:一个是管理中的直接工作成果,一个是管理中的自身管理能力提高的成果。两者相比,哪一个更重要呢?我认为,应该是后者。应该让学生在管理中学会管理。这样便需要有个过程,失败是成功之母。为此,在管理中,应放手于他们。而作为工作的成果,则是显示管理能力的外在表现。教师可以通过外在表现,来把握学生管理能力提高的情况,适时加以引导。但有一点教师必须有清醒的认识,那就是必须放手让学生在管理中学会管理,即使做不好,也要让他们去做。其原因不光要着眼于现在,更要着眼于将来社会、人生的需求。就学生管理能力的形成来讲,实际上班级就是学生学会管理的教练场,而不是实际的工作场所,在这里打基础,以使将来真的会管理。这就如同文化课的学习,在学校只是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训练场所,而不是实际的工作场所一样。为此,便不能把管理的结果看的太重,只有这样,才能放手让学生来管。如果看的太重了,便有可能代替学生去管,或对学生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过火的批评学生,从而扼制了学生主动积极精神。这样思考问题,将有利于学生积极性调动,加速学生管理能力的形成。班级管理过程也就真的成了学生学习管理的过程,成了培养学生管理能力形成的过程。
另外一点,在班级管理中,干部的设定,不要为传统所局限。在班级管理中,我教的班,除了有团支书、班委会、还有和谐委员会(专门负责班内团结的)。在班级管理中,为了调动全班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还在班级实行了“6人小组”全员管理法,将班级干部所做工作,进一步分解到小组的6个人。这样使全班每一名学生都有参与管理的机会。
我这样做理论上的依据,主要是: 
“学生智能的形成,不仅仅取决于文化课的学习,同时也与学生所参与的各项活动有关。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班级活动的机会越多,对学生总体智能的发展就越有利。” 
“事物内部各种因素,按着一定规律排列组合,其结构是千变万化的。不同的结构,有着不同的优势。”相棋的输赢,其实就是由结构优劣的差异造成的。
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尽量多的给学生创造参与的机会。同时注意到班级管理人员组织结构的研究,以期获得更佳的管理效果。
 



----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