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各行各业>>白领一族>>
┣观╬白领原创文集┫
>>转载的文集>>[watsonchan]文集>>就业良机擦肩而过……(转)!

主题:就业良机擦肩而过……(转)!
发信人: watsonchan(WATSON)
整理人: connie_1999(2004-07-06 13:32:33), 站内信件
在人才市场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些人在应聘之初,单位本来对其颇有好感,甚至都准备录用了,可由于种种原因,最后就业良机却与他们擦肩而过了。那么,这些原本胜券在握的求职者缘何败北呢? 

    1.缺乏对招聘单位的了解 

    如果你要去某公司应聘,首先就要通过各种渠道(比如该单位的网站、对外宣传资料等等)了解这个单位,只有在全面了解后,才可能在应聘时有的放矢地展示自我。 

    李小姐是个各方面都不错的大学生,面试刚开始时,主考官们都对其颇为满意,面露微笑,可当招聘人员问及其对本机构企业文化和项目的了解时,却发现她一点都不知晓。于是,李小姐自称所拥有的表达和策划长处,也无从充分展现了。 

    【谨记】了解他人是推销自己的前提!公司的优点,是你与公司领导快速消除陌生感、拉近距离的桥梁;公司的不足,是你提出建设性意见,即让对方认知你长处的切入点。 

    2.把“肉”埋在了饭里 

    有位张先生,学的是营销专业,与应聘的职业很对口。但在1个小时的应聘过程中,他天南地北地高谈阔论,却对自己最闪亮的地方缺乏介绍,使招聘者觉得他是一个缺乏实战能力的人。而另外一人,并没有像张那样,在短短20多分钟的面试时间里,仅仅讲了一个精彩的故事,就充分证明了自己的市场拓展能力,于是他得到了本应属于张先生的机会。 

    【谨记】应聘不一定要面面俱到,但一定要展示自己最能使别人心动的“亮点”。这就好比吃饭,只有你有肉放在米饭上,才能激发别人的食欲。 

    3.没有在面试后善始善终 

    面试过后,有的单位要安排一个小小的作业;希望应聘者写一份对应聘职位的认知和自己如何做好这份工作的想法,要求在两天之内交给他们。有一位毕业于某名牌大学的学生,在应聘时自我感觉良好,于是仅仅写了才300字的报告,而且在第三天晚上才给主考官发了电子邮件。与此相反,另一位毕业于一般大学的学生,是最后一个应聘者,但他却抓住这最后表现的机会,写了一篇长达4000个字的报告,在应聘当完就发了过去。于是,招聘单位自然选择了后者。 

    【谨记】面试结果不可能一锤定音。面试之后不要只是被动等待,如果不重视这一点,就有可能功亏一篑! 

    4.刻意制造处处受欢迎的形象 

    王先生,在面试时与招聘单位领导谈得融洽,领导透露:基本决定留用他,而王先生也表示“非到这里不可”。但在公司正式通知他之前,王先生却三番五次地打电话来,催促公司尽快告诉他结果,其理由是:还有一家公司要让他去面试。于是老总就告诉王先生:那你还是去那家公司发展吧! 

    【谨记】展示自己的自信和能力是对的,但在应聘时,不要刻意制造自己很抢手的“现象”,这样往往会带来负面效应。试想你是老板,你会接受一个心口不一、还没进公司就对单位三心二意的人吗?


----
超級粉晶柱
 

到占卜版,带你进入精彩的水晶世界。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