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各行各业>>教育工作者>>☆【燃烧的蜡烛】☆>>▲▲▲老丫丫专集▲▲▲>>【老 丫 丫连载集】>>那一年我十九岁(一)

主题:那一年我十九岁(一)
发信人: juhm(老丫丫)
整理人: juhm(2004-06-20 22:29:24), 站内信件
    这个连载留在《文学创作》里,我一直没有在这里发过,看到这么多对教育工作者的否定,我想把我曾经经历过的,送给这里的朋友们!那段生活象感光的胶片,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里。

    那是1968年12月,毛主席发表:“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后,我从长春师范学校毕业了……
    刚接到派遣证,我们五个同学就约好第二天去报道。  
    我们都被分配到永吉县,满怀热望满怀理想,第二天就打起了行囊。那一天,天阴晦着,爸爸在五七干校,没能来送我,妈妈送我到火车站,帮我买了去吉林的车票。我们都上了火车,妈妈还站在栅栏外。那是我第一次离开家,去外地工作,可我们都非常兴奋。没有一点离家的伤感。我也从没问过妈妈的感觉。  
    火车一开,我们就唱起了毛主席语录歌,带领大家学语录,宣传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最新指示。个个都象被放飞的小鸟,对难卜的未来没有一丝恐惧。  
    当时永吉县革委会在吉林市。当天大家被安排在县革委会的招待所,等待分配的消息。     
    我虽然是第一次到吉林市,虽然知道吉林的松花江很美,却哪儿都不想去。  
    我们这五个人有四个是65.1班的,我在65.3班。但在学校,我们都是一个造反组织,又是一个寝室的,丽华还是我初中的同班同学。关系都非常好。招待所的房间很小,只能住四个人,谁都不愿意住在另一个房间里 ,我和静挤在一张床上,入夜,大家都睡不着,我们谈生活谈理想,也谈那无限美好的明天。我们都有到艰苦的地方去的决心,要在农村的广阔天地,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现在想想,那时太天真,太年轻,只想飞呀飞呀,不知天高地厚。  
    第二天,教育局的孟同志,告诉我们,左家、西阳、大口钦、春登河、三家子五个地方。有了各自的岗位,却要分手了,好象没有离别的伤痛,倒有几分“壮别天涯”的豪情。大家互相鼓励,一夜没睡,天刚刚亮,我和丽华就出发了。丽华分到春登、我到西阳。我俩一路。火车向着磐石的方向出发啦。丽华先下车,二十多分钟后,我也到站了。


----
梅老仍能耐雪冷,菊残犹有傲霜枝

■■■■■■■■■
■长 春 信 息 港■
■北国之星BBS■
■ 朝花夕拾斑竹 ■
■   老 丫 丫   ■
■网易发言专用印■
■■■■■■■■■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