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juhm(老丫丫)
整理人: juhm(2004-06-17 17:50:00), 站内信件
|
《应用写作》在本学期是考察课,学生们并不十分重视。今天共四个班要期末验,收出题非常简单。但平时成绩很重要。好多同学要补作业、笔记。楼上两个班的作业本、笔记交上来一大堆,科代表帮助我把它搬到了教师休息室。布置好下两个班的考试内容,老丫丫就回到休息室批改、上成绩。不到100分钟,就整理好了。一个人搬到四楼,中途还掉了好几本。原说后两节是“高数”复习,到班级已经没有几个学生在了。又下楼看看另两个班的情况,有的已经交了,人也离开了,老丫丫就坐在班级批改。存在问题最大的还是格式问题。怎么强调,有的同学就是不在意,还有就是数字要大写,还是有人忘记。课程已经结束,以后就看在工作中碰壁吧。
午休时间到了,下午没有例会。老丫丫决定批改完再回家。几个学生也没去吃午饭,和老丫丫在教室里做伴。科代表给老丫丫买来蛋糕和一听牛奶,老丫丫说:我不饿,没有动。从教几十年,老丫丫真的不吃学生的东西,不是嫌弃,而是学生没有经济来源,怎么好让学生花钱呢?一般乘公交车遇到学生,都是老丫丫打票,就是这个原因。突然老丫丫发现一个交上来的笔记是老丫丫批改过的,没了笔记的封面,很明显是别人的换了个名字又交来了。“把他找来”,老丫丫对科代表说,学生来了,高高的个子,很健康的身体,却是个经常上课睡觉的学生。问他是谁的笔记,他说是自己的。“你先坐那吧。”老丫丫继续。门开了,一个女教师找老丫丫送片子,她说:怎么没带手机?瞧老丫丫这个记性,老是忘带手机,要么就是忘记开机。
女教师很年轻,和学生在一起,你真的难以分辨她是学生还是老师。她一来,教室立刻热闹起来。学生和她没有距离感,开玩笑、打趣、下赌注,小老师一屁股坐到课桌上,更象个顽皮的孩子。老丫丫想,自己真的老了。刚参加工作时,学生不也是这样和老丫丫亲近吗?老丫丫过节回长春,学生们总要先知道老师回来的确定日期,然后风雨无阻地走十二里山路去火车站接老丫丫。十几个学生拿着老丫丫带回来的东西,一路唱着回学校,多半都是月上树梢头,才能进村。每次老丫丫也都会给山里的孩子带些文具、糖果回来。
一转眼,老丫丫鬓如霜染,孩子们有的多半是尊重却少了亲近。这可能就是代沟吧?因为年轻教师的到来,老丫丫觉得饿了,就拿起学生买来的蛋糕要和教室里的学生分吃,同学们都推辞,老丫丫想,如果是年轻教师拿了零食,同学们怕要抢着吃呢。老丫丫一边吃着蛋糕,一边听他们聊天,有时候还插上几句,教室的空气轻松了许多。
那个把别人笔记当成自己笔记的同学终于承认了错误,科代表也讲情,老丫丫少不得放他一马了。这也是老丫丫几十年从教唯一的一次。
----
何意春风苦相煎,山花烂漫我无缘;
身藏绿荫免遭妒,傲岸开在风雪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