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各行各业>>白领一族>>
┣做╬白领职业┫
>>办公室文化>>“职场打杂族”的理想与现实(zz)

主题:“职场打杂族”的理想与现实(zz)
发信人: bluecats(渺~~)
整理人: fanny101(2004-06-15 21:59:05), 站内信件
    “我只工作了五年,频繁的岗位轮换让我感觉力不从心,看不到前景。” 

    “我这十年的职场生涯做了很多事情,在不同的行业不同职位都有工作经验,可是现在都还是基层工作为主,想往高处走呀却不知道往哪儿去?我针对不同的职位做了五种简历,每种都发出去一百多份,面试回音不少,可是机会越多就脑子越乱,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好?” 

    可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最近不断接待了许多“职场打杂人员”,发现了他们的很多共性问题。他们都是怀揣高学历的职业白领,他们在跨出校门之前都对未来充满憧憬,可是许多所谓的“现实所迫”让他们在初入职场时就走弯了路。他们轮换了很多职种很多行业,走到今天终于开始意识到自己青春逝去的同时,身价也在不断下滑。职业危机是他们必须迈过去的一道坎,否则职业生涯肯定进入死胡同。 

 案例: 

    罗小姐是一家知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生,曾经的梦想是做酒店经理。 

    她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大酒店做采购工作,她主要负责供应商联络和维持,货物进出控制、签单等任务,开始时工作还算满意。不久后,她开始疲于应付酒店复杂的人际关系,工作连续出差错受到了领导的批评,三年后她终于无法忍受下去辞职了。因为当时自己的经济状况不是很好,一位朋友告诉她做销售很是赚钱,心动的她开始尝试在一家跨国保险公司做寿险代理人,不善人际交往的她半年不到就不得不考虑换工作了。罗小姐英语一直不错,她被一家网络通信公司录用了,担任经理助理。单位效益不错,领导又对她比较看重,很多事情都让她参与,其中协助最多的就是市场调研和人力资源工作。学到新东西的她在这家公司一做就是两年,直接上司的突然跳槽让她再次进入职场竞争。这一次,她成为了一家美资电缆生产厂的经理助理,主要产品本身对她实在没有什么吸引力,试用期没过她就辞职了。现在她已经没有了方向,除了助理经验之外,企业好像就不怎么认可她了。 

    她投出很多简历,准备了面向秘书助理、人力和市场三种版本,但是回复中都是助理类工作最多,她手头就有几个助理OFFER。但是她开始犹豫了,因为这个工作不是自己喜欢的,学习东西还可以,一辈子做就没有什么前途了。郁闷的她向职业顾问求助。 

    罗小姐案例分析: 

    罗小姐的情况就是典型的“职场打杂人”。她因为对自己和职业的判断不清,造成了自己不断尝试却不断偏离正确职业发展方向的结局。工作经验丰而不富是我们老生常谈的话题,可是仍然没有引起职场人士的足够重视。罗小姐这样的工作历程根本没有在任何一个领域建立优势竞争力,所以除了助理工作之外,企业肯定不能认可她的其它价值。更何况随着她对助理工作的兴趣、热情不断降低,极有可能出现职业能力“负增长”现象,再加上这类工作的高替代性,罗小姐的职业前景不容乐观。 

    给罗小姐的职业生涯建议: 

    随着我们对罗小姐的深入了解,我们发现她对旅游、酒店管理方面兴趣还是很浓的,而且一直都在关注这方面的情况,对国内的旅游、酒店市场行情有着独到的见解。回到该专业领域是她心底的想法,可是因为现实的种种情况和曾经痛苦的酒店工作经历让她没有信心去面对。 

    为罗小姐进行职业心理辅导的同时,我们还通过科学的方法为她规划出了一条合理高效的职业道路,重树了她的职业信心。 

    我们通过前期的立项测评工作分析了罗小姐的职业性格和属性,发现她比较适合那些要求规范、缜密,工作对象是物,总体统筹设计和管理方面的工作。于是我们的职业顾问再结合罗小姐教育背景工作经历、职场形势、行业特性以及企业用人策略等为她指明了职业路线:酒店或旅游产业仓储管理——酒店或旅游产业物流管理——酒店或旅游高层管理。 

    这条路线合理利用了她的职业特性、专业背景和酒店工作经历,并且在她优秀英语水平的基础上建议她主要向欧美高级酒店或旅游公司靠拢。除此以外,职业专家还为她分析了现阶段具体求职过程中会遭遇的差距问题,如何从理论技术上去弥补等也进行了相关指导,还为她解析了职位竞争的瓶颈以及突破瓶颈的方法等,真正让她解决了职业方向和职业独立生存能力两大难题。 

    可锐公司首席职业顾问卞秉彬先生提醒“职业打杂人士”:职场看重的是人的职业价值本身,而非经验多寡和学历高低。如果经验和学历正好在自己的职业核心竞争力之上,就能够加快职业发展,否则就是职业道路上的绊脚石(因为复杂的经历会引来复杂的“机会”,过多的学历让人无法取舍,造成职业发展混乱将是必然)。职业停滞就是危机的前兆,在这个职业发展生死存亡的结点上,整合自己的优势竞争力,合理规划职业道路和求职计划才是摆脱危机获取成功的关键。 



----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