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谈天说地>>○ 粤黎越正>>大粤文化史话(十一)

主题:大粤文化史话(十一)
发信人: silfong(曉楓居士)
整理人: cywx(2004-05-28 19:07:44), 站内信件
大粤文化史话(十一) 


  粤语词汇大考证 

----------------------------------------------------- 

“擒”(寻)

  攀登,爬上,广州俗称为“擒”。如:擒楼梯;擒上天棚;擒擒骑骑。按擒字义为捉拿,别无通假,实不能借作攀登、爬上解。广州话的“擒”另有本字,字应为寻。寻,就也。《汉书.郊祀志》“寝寻于秦山”,颜师古注:“寝,渐也;寻,就也。”

  寻,古有攀缘、依附一义。陆机《悲哉行》:“女萝亦有托,蔓葛亦有寻“。(女萝和葛都是蔓生植物,有攀缘习性。)齐梁乐府句“愁见蜘蛛织,寻思直到明”。(寻思谐寻丝,以蜘蛛织网为喻。)

  又汉代百戏(杂技)有“寻橦”。东汉张衡《西京赋》:“乌获扛鼎,都卢寻橦”。(注)据现存汉画,均系以一人头顶长竿,另一人至三人援竿而上,进行表演。唐宋称为“戴竿”、“立竿”。现代杂技中亦有此表演,竖竿而上者称为“爬竿”,以头或肩承竿者称“顶竿”。

  所谓“寻橦”的“橦”就是竿、柱;“寻”就是攀登,这确证了“寻”有向上爬一义。广州方言保留了这个古语词,却音转为“擒”。看来,字面应还它本来面目,作“寻”为是。


  注:都卢,汉时西域国名。“都卢,体轻而善缘者也。”傅玄《正都赋》:“都卢捷足,缘修竿而上下。”橦,《说文》:“帐柱也”;《汉书.马援传》注:“旗之竿也。”

----------------------------------------------------- 
    
(待续)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