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情感世界>>○ 同性之恋>>♂gay酒吧♂>>春意盎然>>假如不能反抗强奸

主题:假如不能反抗强奸
发信人: geraniol(失水醇)
整理人: zrjh1015(2004-05-28 18:29:53), 站内信件
    1991年,一场的健康研究行动在北京同性恋圈中展开。这场运动促成了“第六代导演”张元拍出了中国大陆第一部反应同性恋的电影《东宫西宫》。

    张元最初的设想是要拍一部类似以往作品的纪实电影,这个意图也体现在片名上面: “东宫”、“西宫”指的是两处著名的同性恋聚会场所——天安门东西两侧劳动人民文化宫和中山公园内的公厕。这个题目准确地概括了某些中国同性恋者中的“公厕特性”。然而,作家王小波参与编剧后,观察的探针不只触到社会层面,更深入人物的心理层面并更使影片带上某种政治意味。

    北京,某公园(可能是“东宫”或者“西宫”),夜。这个公园是同性恋幽会的场所。公园派出所的警察小史在值夜班无聊寂寞时,就要到公园里抓一个同性恋来审一审,让他们交待自己的“活动”,以此消闲解闷。那个晚上他似乎是有意地逮住了阿兰,而阿兰也似乎期待着被捕。事情过去很久后,阿兰寄给小史一本书,扉页上印着:“献给我的爱人”。小史翻开书来,陷入回忆。书里的故事和那个晚上的事情夹杂在一起。这些故事里有阿兰的母亲;有中学班上的漂亮女同学“公共汽车”(就是谁爱上谁上的意思);还有一个古代的女贼,被衙役用锁链扣住了脖子和双手,在漫天飞雪中踉踉跄跄地行走。阿兰也叙述了他的同性恋生活的几个片段,那都是些屈辱的或者说犯贱的经历。小史对阿兰做出了这样的论断:你丫就是贱。没有想到,阿兰对这样的评价也泰然处之。他承认自己“贱”。

  讲故事的娓娓而谈,不时反客为主地挑逗审讯者;听故事的时而和善,时而暴戾。审讯者和被审讯者你进我退,我进你退,双方处于微妙的胶着状态。这场心理战像充满了寓意的双人探戈舞一样不断地改变步伐方向,调整主从关系。不知不觉地,警察的绝对权威被一个同性恋作家以柔情颠覆了。警察完全陷入了被动的境地:他唯一能够维持权威的手段就是施虐,殊不知这对阿兰来说是正中下怀——施虐的一方无意中扮演了受虐者期待他扮演的角色,也就是说,原先处于弱势的一方占据了心理战的支配地位。在电影的末尾,小史对阿兰无计可施,只得使用暴力,但是阿兰在经受侮辱之后反而活像个胜利者,而小史却满脸困惑,这实在具有反讽的效果。

  女贼被逮走了。“公共汽车”被逮走了。阿兰被小史逮走了。阿兰觉得“公共汽车”是美丽、温婉和顺从的。因此,在他的潜意识里,被逮走就成了美丽、温婉和顺从的同义语。少年的阿兰,被人玩弄但依然抱着对玩弄者纯真的幻想,但无情的事实击碎阿兰,面对巨大的压力,阿兰无从选择,心里开始变异,认为最大的美丽就是供羞辱,供摧残。爱情应当受惩罚,全无惩罚,就不是爱情了。阿兰坦白说:“死囚爱刽子手,女贼爱衙役,我们爱你们。除了这个还有什么选择?”既然淫虐不能避免,贱名不可摆脱,那么就把淫虐当做爱情吧,把犯贱当成享受吧。 

  阿兰的回忆和幻想被嵌入小史的倒叙的框架中,并不断的插入另一段与此平行的故事——女贼和衙役的戏剧情节,即小史正在阅读的阿兰的小说中的故事。女贼和衙役在雪地里行走,画外的唱腔却是描写春光的《游园;步步娇》:“袅晴丝吹来闲庭院……”另外,女扮男装的衙役和被迫男扮女装的阿兰也形成了讽刺的对比——易装对于性别和权力关系的扭曲、颠覆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死囚爱刽子手,女贼爱衙役,我们爱你们。除了这个还有什么选择?”这句坦白可谓意味深长。张元说:“电影就是公众,是朗读性的东西。”之所以选择同性恋的题材,是因为“同性恋本身在道义上是模糊的,与强奸、抢劫等不同,这有利于(审讯者和被审讯者的力量)转换的完成。”张元认为,少数、边缘族群的生活清晰地反映了整个社会的动态。

  中国没有任何有关同性恋的法律。同性恋在中国并不犯法。但同性的卖淫是犯法,然而同性的婚姻并不受承认.
  
    从柏林的Love Parade、Rave Party之中的同性、性别选择主题,到香港“同志”电影节,以及世界上更多国家对这种性别取向的日益宽容的态度,异性恋者,或所谓的“正常人”真的应该反思一下,究竟是否有必要将这种社会现象视为洪水猛兽。



----
 
有一种表情叫做微笑
     

人在江湖飘,怎能不带刀
http://tjgame.enorth.com.cn/yxzq/diablo2/images/wbzb/j15b.jpg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