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oyowang(枷楼罗)
整理人: juhm(2004-06-17 17:04:18), 站内信件
|
妖魔化教师?
时下常常看见关于教师的新闻:男老师猥亵女学生、教师强迫学生购买教材、导师要把学生的论文归为自己、教师收礼受贿、教师体罚学生……种种批评,不一而足。我不禁疑惑了:难道教师就真的这么不堪吗?
自古为人师者,必是道德高尚、学识渊博、受人敬仰的高人,赞誉教师这一职业的文字更是数不胜数,怎么短短数年,教师的负面新闻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被层层传递,让广大教师们背上了无数骂名?难道在处于巨大变革之中的国人早已习惯了对一切事物的怀疑与推翻?
翻看论坛中搜索出来的关于教师的帖子,其中的确不乏出来帮教师们讲点好话的网友,但是强大的反对声中,这样的声音显得太单薄了,单薄得令人心酸。我不想洋洋洒洒写上一篇论据充分,说理清晰的文章,我只想就我所看到的,我所知道的,我所体会到的教师谈谈感想,或许也抒点情。
我人生中接触到的第一位教师是我的母亲,她是厂办小学的任课老师,从小我就觉得她说话的声音太大、太吵,多年以后,我才明白这也属于“职业病”——在吵闹的学生中要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只有大声讲话。我的文化启蒙是母亲教给我的,这使我一进小学就比别人轻松,因为那些我都已经预先学过了。
幼儿园的老师我记不太清楚了,只记得有三四位分别教我们唱歌、跳舞、玩游戏,还管我们吃饭睡午觉等事务。印象中她们很负责任,虽然也会被老师批评,但分内的事她们绝对不会疏忽。有一次我身上被跳蚤咬,两个老师赶快打来水,把我脱的光溜溜的洗澡,又去烫我里里外外的衣服,以免跳蚤还留在身上。我不知道她们爱不爱我,但我在幼儿园过的很快活。
小学的老师就更多了,凭心而论,我不太喜欢她们(大多数是女老师),因为她们都是母亲的同事,我知道小学里也有利益冲突,在涨工资的时候大家也你争我夺想多涨一级。我所知道的老师更加接近生活,更真实,更象是普通的人。我知道在平常的时候她们也喜欢八卦一下,说说东家长西家短;她们也有喜欢的同事、不喜欢的领导。直到后来我才想到,她们在课堂上教给我们知识的时候是神圣的、是兢兢业业的,这与她们在工作以外是可以分开的。
中学老师象小学老师一样,有缺点,但同样高尚。他们偶尔也要责骂学生,偶尔也有人尝到打手心的滋味,但他们教会了我母亲无法教给我的知识,让我考大学的时候心情轻松。我们会给每个老师取外号,会为不喜欢的老师编故事(当然是为了取笑他),但等到真正离开的时候,我们的心里的感激没有分别。
大学的老师不太管学生个人的事,只要期末考试能及格就行了,没有人时刻提醒你“要好好学习啊”,至多在课堂上点点名,以督促学生来上课。(记得我们的高数老师爱骑个除了铃铛到处都响的破自行车穿过校园,常被我们取笑,后来他换了一辆红色的小破摩托,但还是给人很深的印象。)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教我的老师来了又走了,多数人只是教一门课,相处一学期而已,但我度过了四年快乐的生活,我成长了起来。
研究生学习中,导师无疑占了很重要的位置。我的导师是位善良、温和的人,有的时候我甚至觉得一定是他太温和了才让他直到现在才是一个小小的系主任。我很仰慕他,说仰慕不是夸张,他在本科时给我们上过数据库,我几乎一下就决定报他的毕业设计、甚至研究生,事实上也是这样的。虽然他学术上不是最好的,但这也许就是人格的魅力吧。我觉得最重要的收获不是专业知识,而是导师那种气度、那种精神,就像我的毕业论文中说的那样:我将受益终身。
现在自己也当老师了,周围的同事都是高校教师,我和他们接触不深,但他们多数很开朗,乐于助人,也很有责任感。他们不会明示或暗示学生送礼,他们不会刻意压低学生的成绩,但他们也要考虑领导对某学生的特别“关注”,他们也会屈服于学校“补考不超过20%”的规定。他们也会抱怨学校的条条框框,他们知道制度的不合理,但这些是不能对学生说的,说了对制度的改善无益,却可能使学生的人生观发生偏差。他们能做的就是解释、安抚,难以平衡的心态留给了自己。
我其实从小就不想做老师,因为我是完美主义者,我觉得我所接触的老师都不完美,我要做就要做到最好,但做个完美的老师太难了。结果是阴差阳错的进了学校,看着以前的同学做着各种各样的工作,有的得意有的失意,我都很向往。在学校呆了一阵,多少明白了教师的苦衷,虽然自认为是会跳出这个行业,做点更喜欢的事,可还是忍不住要为教师说点话了。
人的一生要遇到多少位老师?那些发帖子批评老师的网友请扪心自问,你所遇到的“不好”的老师有几个?你所知道的老师又有多少?“不好”的老师占了多少比例呢?
老师中的确有真正的败类,那是我们的耻辱,但任何行业都不可避免有败类,我们不能因为一棵腐木而否定所有的森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