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lee_m4(咣铛一声)
整理人: juhm(2004-06-19 09:43:20), 站内信件
|
昨晚是平安夜,一帮小区的业主聚在某一家FB。饭后茶余,不知为何,话题讲到了生于70年代前期一代人的童年生活。里面讲到的东西是那么的熟悉和亲切,但又是那么多的已经沉没于岁月和记忆的深处。回家睡在床上,思潮起伏,很害怕终有一天会把它们都忘记了,于是想写点什么。曾经在网上看见过有类似的文章,但在这里很想说说生于70年代广州孩子的童年。
【食物篇】 民以食为天,当然是先讲吃了。70年代末物资还是比较缺乏,当时家里人最喜欢吃的就是面屎花生蒸肥猪肉了,只要一点点就可以送饭。后来花生油比较容易买了,就把咸鱼切成一小块一小块,泡在油里面,可以吃很长时间。而日常小孩子的零食就很多了。那个时候经常炒着要叔叔带去海幢公园,不仅是因为那里有滑梯、秋千和里面很多小花圃,还因为那个小卖部里面有很多吸引的零食。最最出名的就是叫“鼻屎”陈皮粒了。但这只是碎料,稍为高级的就是装在一个塑料筒里面的糖和肚脐饼了,而最向往的是一个用纸皮做成的小手抽,里面放着各样的果脯(这个玩意儿还是一个邻居提醒我才记得的呢)。对了,还有一种糖,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否,装在一个大玻璃罐里,圆的,象波子,上面画了很多条纹,有大有小,好像是2分钱多少颗(昨晚他们都说不记得了)。而有水印纸的泡泡糖、猪肉糕糖、摇得哗哗响的巧克力豆则是后来才出现的了。那个时候的饼干没有什么太平、达能啊这些牌子,有的只是散装的大大的正方形的咸饼干,能吃上威化饼算是很高级的了,饼干都是装在牛皮纸袋里面,今天想来还是挺环保的呢!家里不时会出现一个小瓦缸,里面是粘稠的麦芽糖,这个缸一般都放在很高的地方,要妈妈拿才行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