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各行各业>>公务员天地>>版友文集>>吹水集>>“比较”“优势”

主题:“比较”“优势”
发信人: zwy2948(我现在头好大~)
整理人: gzcop(2004-05-22 20:02:30), 站内信件
   所谓比较优势,是指一个国家出口比外国相对便宜的商品,进口相对贵的商品。

  15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为时一年多的所谓中国彩电对美倾销案,进行终裁听证后,认定中国彩电在美国倾销成立。预计在6月初,美将对包括厦华、长虹、康佳、TCL、等进口彩电,加收4%-25%的关税。这也标志着我国彩电在反倾销案保卫战中失利,翻盘的希望已经微乎其微。

   这个最终的裁决结果让中国的彩电厂商“惊诧莫名”,但是说实话,我们不应感到意外。尽管你可以认为,美国本土没有彩电产业,美国政府搞反倾销实在是“无中生有”,背后一定有着政治因素的介入;你也可以认为,裁决结果“显失公平”,是打向中国企业的“黑枪”,是其他国家彩电企业的黑手在幕后操纵等等,但是都无法改变一个铁的事实:中国彩电就是便宜。

   便宜本来是我们的“杀手锏”。当有着“MADE IN CHINA”标志的商品琳琅满目地摆满美国超市的时候,“物美价廉”也同时成为它们的隐性标签。我们的彩电为什么便宜?一是因为它的成本低廉,二是因为它的技术含量低。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这是符合“比较优势”原理的。因为在我国的要素禀赋中,资本稀缺而珍贵,而劳动力资源丰富而廉价。这样的要素结构决定了我们生产劳动力密集性产品是有竞争力的,而这样的产品只能是低附加值的产品。因为开发高端技术,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这是我国企业所力不从心的。也就是说,要不自量力地自主生产高科技产品,去与外国产品竞争,无异于“扬短避长”,以卵击石。这就是我国彩电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状况。他们以低附加值产品,以便宜的价格迅速占领了美国的市场,价格利器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当美国中低端彩电市场被我国企业一统天下的时候,国内彩电业价格战的硝烟,也就蔓延到了新大陆。

   而这就是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抓住的把柄。你还可以辩解说,我的出口价格仍然高于国内市场的价格,我出口销售是有利可图的,何来“倾销”?对不起,对方可不管这些。在我国入世的中美协议中,我国并未被承认市场经济国地位,国内的商品价格也就不被人家当做衡量标准,美国就是一口咬定我国彩电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出口,对它的相关工业造成了损害。

   这样的裁决结果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沉痛反思。“物美价廉”没有错,“比较优势”也没有错。然而现实中的市场,远远不是经济学原理阐释的那么简单。在各个国家之间贸易壁垒林立、关税藩篱众多的情况下,世界大市场远远不能用“一体化”三个字来轻描淡写。当市场被市场以外的因素介入,“比较优势”就不再是无往而不胜的硬道理。

   总之,反倾销案保卫战的失利,是我国彩电行业交出的昂贵学费。这笔学费买来的教训就是:原地打转的价格战没有出路。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我国彩电企业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不得不处处受制于人。价格战打了20多年,其实都是在中低端产品领域的恶性竞争。当欧洲和日本的厂商都在生产高端产品时,中国的厂商则以拼命削价的手段争夺市场份额。最后斗到头破血流,就转战国外,而反倾销制裁就是“价格战”的最终宿命。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就没有发言权,老是跟在外国企业后面亦步亦趋,只打“价格牌”没有出路——这才是国际市场上的硬道理。
 




----


--出名和打字是年轻人的事 ,我负责讲古。

--我回到原点,你站在中间,一个圆圈。

--我开心。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