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whitesail(白帆)
整理人: yerk(2004-07-05 19:36:59), 站内信件
|
经济制裁:大国欺弱的政治手段
最近,美国白宫发表声明对叙利亚实施经济制裁,其借口是其支持恐怖主义和开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虽然美对叙的经济制裁效果很有限,但其大国欺弱的政治意图是明显的,这种除了军事行动外的对其他国家实施政治影响的方式,成为大国经常延用的手段。
记得十多年前,中国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曾受到西方国家的经济制裁,对中国的部分行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同时也对中国的经济结构产生了深远的改变,虽然西方的经济制裁并未达到他们的政治目的,但也让中国在加快加入世贸组织步伐上增加了力度,因为中国政体不会被别国所左右,而能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受他国所谓制裁的影响,加快入世工作是必要的一步。回想当年受到经济制裁中国经济的所受突如其来的打击,虽然让我们有了深刻的教训和预防力,但经济制裁影响的消除成了我们沉重的负担,而接下来的调整与软着陆也让西方贯用制裁的人们看到,中国不会因为某些外界的政治手段而改变自已的国策和政治制度。
实际上,经济制裁手段在政治上可能产生的影响要大于经济上的,因为不论什么时候,经济交流始终遵循的是互惠与利的原则,开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即便是表面上的支援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利益的获得也随之产生,因此,经济制裁的最终目的是政治的影响。从制裁方来看,一般多为经济发达的大国,其目的主要是意识形态方面的矛盾,由于有强弱的对比,所以经济制裁才会有一些效果,也是大国政治中经济采用的手段,但这种制裁并非只是被制裁者受损,更多的是制裁方也要受到损失,但制裁者多因为自已强大,所以可能所受的伤害要大于弱者,就如一个体健的与一个抱病的人都背着负担赛跑,体健者所受的伤害可能会轻很多。因此,那些想用经济手段来达到政治目的的政治家们经常会提出用经济制裁来对政见不同的国家进行威胁,但这种方式,奏效的并不多。
现今的世界经济是以全球化为导向的,国际市场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方面,因此,在大国欺弱的过程中,可能用经济制裁方式来过到伤害别国的目的会受到多方的制约,而更多的会是自已受害要多于对方。明显的例子是在某些方面进行投资的一方要价太高的化,就会被其他的方面所争得,从而让另一方失去这块市场,其影响将是长期的。所以,任何想利用经济手段来达到自已目的的政治家们,还需要考虑能源和市场的问题,这样的经济制裁才会达到真正的制裁目的,否则许多目标可能会因为客观原因,形成两败俱伤的情况,从而失去了经济制裁的目的。
用经济手段向政治格局挑战是不会停止的,虽然方法可能会有多种变化,但最终的目标可能具有一致性,在政治中没有高尚和道德的评判,只有利益的分配,所以用经济利益来支撑政治目的不会停止,只是所获得的利益有时大家不明了而已。
20040513
---- 常驻【社会百态】版,关心小事大事天下事
不离【古今纵横】区,注意你说他说大家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