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古今纵横>>社会百态>>【经济】--七巧板>>政策调整欠缺灵活将会影响经济的稳定发展

主题:政策调整欠缺灵活将会影响经济的稳定发展
发信人: whitesail(白帆)
整理人: yerk(2004-07-05 19:36:59), 站内信件
                          政策调整欠缺灵活将会影响经济的稳定发展

    中国经济的长期的高增长势头,让我们看到社会发展的源动力并非一承不变,许多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完善,保证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的持续增长,从而让市场经济在国际最大的市场中国有所发展。但隐性的矛盾仍然突出,使得一些经济学家不得不提醒中国经济政策调整层注意使用经济杠杆,以期中国经济能够在稳步前中得到较快的发展。但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并没有系统的经济理论支撑,一些政策的调整和使用,都让政府难以决断,一些问题出现了,需要解决了,但由于理论与实践有一定的距离,特别是中国的计划经济观念已然让那些智囊机构无法确定其决策的正确性、合理性和可行性,从而造成经济政策调整欠缺灵活性,经常丧失政策调整的最佳效能,经济发展始终无法取得理想中的效果,从而可能在未来影响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费改税。治理乱收费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必须所做的,因为,在乱收费的过程中,许多部门把收费作为一个重要管理手段,而这种手段与市场经济是相悖的,因此,上届政府断然决定要把养路费改成征收燃油税。这是一个正确的决策,也是创造宽松的市场经济环境的重要一步。但燃油税迟迟无法开征,据有关人士向媒体称:一是因为国际原油价格过高,无法进行调整;二是关系了一部分无法上路的燃料使用者的利益,所以燃油税暂不开征。任何一项改革,都不可能确保所有人的利益不受损失,费改税,应该是加强养路资金管理的一种国家调控的重要手段,一些利益受损的部门完全可以通过一些其他的方式做为弥补的对象,这个理由不应成为燃油税开征的障碍。其次,国际原油的价格看来一时半会不会下降,寄希望原油价格达到合理价位的官员们应该清醒了,而费改税实际是并不会因为原油价格过高而成为不能开征的理由。市场经济就是要讲公平和成本,养路费成为定额征收,使用道路时间长短与所支付的费用不成比,这就已经济违背的公平的原则,即使原油价格据高不下,我们为什么就不能调低燃油税税率,从而使燃油税与现在收取的养路费相当呢?毕竟养路费车辆使用者已经支付了,开征燃油税只是支付的方式不同而已,与原油的价格是没有必然的联系的。再有把收取养路费的部门取消,也会给国家节省一笔很大的开支,利多弊少的事,让一个价格问题捆住了手脚,让改革无法进行,浪费了许多人力和财力,形成了一种不敢大胆改革和调整政策的局面。对于燃油税的开征,至少应该以试点的形式,先把养路费的一部分调整到成品油价格中,逐年根据情况减少养路费的征收,从而最终实现取消养路费而全面开征燃油税。这种方式是一种灵活的为达到政府政策调整目标而采取的必要灵活形式,而中国的市场经济政策正是需要这样的灵活的政策来调整。

    与灵活性的政策相适应的是死板的政策,治标不治本的决策很多。最近,媒体对货运超载现象进行曝光,货运超载不但成为道路肇事的重要原因,更多的是对道路的损害,这种短期行为并不是强制路检可以达到效果的,必须从根上解决问题。一些部门认为一纸令下,可以解决汽车改装和加宽的问题,那未免有些天真了,上有政策,下有政策,这是中国这一人口大国多少年的经验了。为什么载重与实际的距离很大呢?关键的一点是养路费与载重量的联系让汽车厂不得不出厂小载重标准,而车主为了达到其营运利润最大化,必然要进行改装和扩载,只有如此他们才可以挣到预期的利润。再有其他的一些费用也让车主去冒险超重,从而导致车祸的大量发生。货运超载已是公路运输的必然,而从根上治理,就是应该取消养路费,而用车辆用油的标准衡量其道路使用时间和营运效益,从而使其成本是可变的,减少为压缩固定成本而改装车量,扩大载重量。

    灵活性的经济政策调整表面上看是因为可调可不调原因,实则是政府把政策调整与经济目标的实现联系起来的重要方面,处理不好可能会损害经济,而处理得好可以把经济调整与长期目标充分结合,提高效率,加快发展,为更好的增强国力奠定基础。

20040514


----
常驻【社会百态】版,关心小事大事天下事
不离【古今纵横】区,注意你说他说大家说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