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数码广场>>DV一族>>☆关于DV☆>>浅谈DV中的CCD

主题:浅谈DV中的CCD
发信人: lyhoo()
整理人: b8238(2004-05-13 20:41:29), 站内信件
1.CCD的像素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很多厂家都在拼命提高DV中CCD的像素,目前已接近300万了(插值上去的不算)!然而,玩DV的朋友们都知道,对于数码摄像机DV而言,是有一个标准格式的,也就是俗称的DV格式。它从制式上规定了像素值,对于PAL制,也就是720*576,(虽然不能直接推算,但类比的换算也是成立的)换算过来也就40多万,再多,对于DV本身而言是没用的!这方面有许多大师重点介绍过。那么,多出来的像素用在何处了呢?主要的用途有二:一方面是用来做为有些DV的电子防抖之用;另一方面,主要用于在DV中所搭载的静像功能!这里值得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由于DV镜头组的技术要求,是与数码照相机不同的,所以搭载的静像功能目前而言,还无法达到同档数码照相机的效果(所以,现在有的厂家就推出了双镜头组的数码摄像/照像两用机)!

2.CCD的面积 这是个很重要的指标,它直接与DV价格相关的!它的面积越大,对亮
度的灵敏度就越高,DV的低光特性就越好!DV毕竟是玩“光”的,家用机又无法进行灯光
设计,所以低照度性能就显得格外重要。现在流行的入门级DV,大都采用1/6英吋的CCD。而好一些的家用DV,一般都采用1/4或1/3.6英吋的CCD。专业级大都采用1/3英吋,广播级的就更大些了。(当然,除了面积,CCD还有许多种类,也直接影响CCD的性能,但家用DV所采用的CCD,从种类上都差不多!)随着面积的增加,价格也是成倍增长的!然而,本人认为,CCD的面积问题,并不是我们选择DV极重点的问题。理由有二:一方面,对于1/6吋与1/4吋的CCD,本人实际考证后,(主要是在低光玩境下)觉得差别并不是很大(至少感觉没有所差价格体验的那么大);另一方面,这一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可以通过后期(购买之后)进行(升级)改善的(比如购买摄灯或DIY摄灯)!
所以,有条件,当然要选择面积大一点的;但条件不允许,小面积的,也不错!

3.CCD片数 本人认为这是个很值得有条件的朋友注意的问题!对于DV中的CCD传感器,有单片与三片之分。现在的家用DV,大多是单CCD的。CCD本身只能识别亮度,而不能识别色彩。于是,对于单CCD的家用DV,通常是在CCD前面加上一个小的三色滤镜(有的是4色)。每一点的真实色彩,都是由该点及周围其它色彩的小滤镜共同重组再现!每一个点的信息,都会被周围的其它点多次应用,所以存在色彩串扰的问题(相当于将色彩的空间分辩力降低了)!这一问题,使得单CCD的色彩还原很不理想。于是,专业及广播级的摄像机,全部都是采用三片CCD传感器的。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光学棱镜,将光线分解为三基色,分别投向三片CCD上。所以它的色彩点,是唯一由一个点的光线重现的。色彩的空间分辩力真实的对应于CCD的像素点,所以还原的色彩真实,层次分明!有幸的是,现在好多家用机也都配3CCD了,比如松下的GS120、GS70、GS200、MX500、MX300、MX350、EZ80、DVC33及索尼的940E、佳能的XM2等;本人认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的选择3CCD。3CCD与单CCD在画质方面的差别,是很大的,只要朋友们自已去商家亲自试一下就知道了。

这里还要提一点的,就是有关家用DV机的价格。目前为止,本人感觉,现行的家用DV,在其价格与功能性能上的关系,绝大部分都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CCD面积;2.CCD片数(3CCD与单CCD);3.所谓的静相像素;4.光学防抖;5.液晶的面积;6.DV的结构(卧式/立式)。
在这些因素中,本人认为前两项是主要的!现在的DV机,大部分的价格,都是基于这两方面取舍的(比如现阶段在家用DV方面,索尼的发展方向,就是单CCD、大CCD面积;而松下,却在3CCD、小CCD面积方面,做了许多的工作)!
如果这两项都要兼顾的话,这样的机子,价格就要上万元啦!所以,在网上常看到条件有限的朋友,都苦于在这两方面进行选择!
如果了解了CCD的一些知识,选择它,大部分是取决于自己喜好的。但,一般的情况下,本人认为,取舍的顺序是否可以如下:
A.选择3CCD/大面积(1/4吋以上)/光学防抖动;
B.选择3CCD/小面积;
C.单CCD/大面积;
D.单CCD/小面积。

还有一项要注意的,就是手动功能,它会对你玩DV带来好多的便利!
以上,只是个人看法,尽供参考!欢迎批评指正!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