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donald(弃尘)
整理人: donald(2004-05-13 15:48:04), 站内信件
|
美国人埃德加.爱伦.坡开创了现代推理小说的雏形。以后,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英国形成了推理小说的“黄金时代”。
就欧美的推理小说总体而言,其对犯罪动机的设计,主要都是为了获得利益。Edgar的五篇推理小说,第一篇没有犯罪动机,是一场纯粹的意外,然后另外四篇,其犯罪动机有三篇是为了金钱,还有一篇虽然不是为了钱,但也是为了另一种利益。其后,英国的第一个推理小说作家威尔基.柯林斯的代表作《月亮宝石》其中的犯罪动机也是为了金钱。然后,最伟大的推理小说作家阿加纱.克丽斯蒂,其作品中,虽然有《东方快车谋杀案》这样经典的小说其杀人动机是为了复仇,但就其总体而言,也绝大多数是为了利益而杀人,而且是为了钱。然后,欧美的最后“一位”真正优秀的推理小说作家艾勒里.奎恩,其主要代表作品艾勒里.奎恩系列,更是完全掉进了“钱堆里”。
作家对社会的观察力比普通人更敏锐。就欧美推理小说中所表现的,人为利益所驱使而犯罪也与美国所谓的“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相符合。中国要搞好与欧美的关系,就必须发展好自身的国力,使其它国家在经济上与中国有着更紧密的联系。
日本变格派的推理小说中,里面非利益犯罪的比例都大为提高。很多案件的杀人动机是为了复仇。而且在推理小说中加入了大量的恐怖成分。Edgar也是一个恐怖小说大师,但他却从来没有在自己的推理小说中刻意加入恐怖的气氛。而变格派的推理小说,里面的恐怖元素却是小说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变格派的代表人物横沟正史的作品中,就“刻意营造秘密恐怖的场景与气氛,塑造一些残缺的怪人,不仅容貌诡异,行为怪异,而且凶手的心理也怪异,这些怪人的作案方式更加变幻莫测。”
而日本本格派的推理小说中,就代表人物江户川乱步的作品而言,其实也只有前期的短篇推理小说是按照欧美风格来写的。在其后的长篇推理小说中,同样加入了大量的BT元素,比如其最有名的《女妖》。
社会派的推理小说我看得较少,主要是森村诚一让我颇为失望。(当初森村诚一的作品能够在中国风行,也与其特殊的历史原因有关。主要是他的作品反映了很多日本的腐败现象~~~~~~)
就日本推理小说总体而言,非利益犯罪(多为复仇)的比例比欧美的推理小说要高得多。而且,在日本作家的笔下,看起来,日本还是二战的受害国家。甚至宫崎骏的〈再见萤火虫〉里面,对二战的描述,也只是美国的飞机在日本丢炸弹而已。所以,中国要和日本搞好关系,远比和欧美交好要困难得多。中国与日本的外交,可谓任重道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