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shaina(shaina)
整理人: camelsu(2001-01-30 01:29:39), 站内信件
|
该文尽管是广告,但其观点是部分正确的。
无论是网站或者是信息交流的不同方式而尔。随着时代的进步
这种沟通的方式也会发生变化。
==============================
欢迎到 电子设计.com BBS
www.eda2000.com/cn/bbs/
致力国内高水平的电子设计网站。
==============================
釜水已沸 游鱼未知
知识经济的竞争,标准是关键。 谁掌握了标准,谁就掌握了主动。
好的网络不需要网站
现在全球的通讯信息业来看并不理想,首先是因互联网泡沫的破灭而带来的成千上万的裁员,再加上网站的纷纷倒闭,还有就是无线互联网的建立,电子商务的徘徊,这些都给未来全球通讯的发展带来一些混乱。
我们中国人的祖先为人类的文明发展创造了许多奇迹,今天我们依然在创造着奇迹。
我们知道一个没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同样一个没有创新精神的企业是一个没有希望的企业。
“全球通讯网络编码计划”或许是一个划时代的伟大计划。或许是二十一世纪的伟大工程。或许是可以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并列的第四个人类伟大工程的计划。但或许是人们还没有意识到?也或许是这个工程太庞大了?但是不管如何,它的产生是必然的,是肯定的。
“全球通讯网络编码计划”是一个关系到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计划。
我们现在所接触到的各种“网络”,包括互联网、万维网、中国C网等这些网,都是“网”而不是“网络”,是一些有网无络的“网络”。
我们现在所接触到的域名表述方式都是代码方式,这包括美国的英文域名、美国的中文域名、日本的日文域名、中国的中文域名、中国的电话号码数字域名等。这些用了代码域名的网,都不可能成为网络。
“编码”是“信息的核心”的集中表现。信息的传递技术与传递工具以及传递路线、传递方法会因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变化,如从电报、电话到无线手机、互联网(以后还要变)。但不变的只有“全球通讯网络编码”。
“编码”是可被各国、各族、各种文字、各种传递工具都能接受的、都能共识的、唯一的一种表述方式。
“魔方数码网”是“一统天下”的网
一个好的信息网是只有网址而没有网站。其实全球只需要一个网。只是这个网要具有语音功能、视图功能、数据功能、信息功能和通讯功能以及商务功能的。而要达到以上所有功能的网只有一个设计方案,那就是给所有对象一个统一的区别符号“编码”。而这个编码就是“全球通讯网络编码方法”,用这个编码方法的网就是“全球通讯魔方数码网”。与传统信息网相比,所不同的是魔方数码网是一个网络,就如“魔方”一样,每一个面都是能转动的,也就是说在“魔方数码网”里每一条信息都是可以相互交换的,相互共享的。
“全球通讯魔方数码网”是新一代的全球通讯网络,她的出现将改变或替代许多传统行业(如电信部门、通讯部门、互联网企业、门户网站企业等),特别是会影响到一些刚浮出水面的新兴产业(如第三代、第四代无线互联手机计划、电子商务、宽带、准宽带技术等)。
“全球通讯魔方数码网”的出现,将改变以下七个技术领域:
一、 国际“互联网信息”领域;
二、 国际“电信通讯”领域;
三、 国际“无线移动通讯”领域;
四、 国际“企业身分管理体制”领域;
五、 国际“公民身分管理体制”领域;
六、 国际“电了商务”领域;
七、 国际“广播、电视、报纸”领域。
“全球通讯网络编码计划”以简单易查的方法处理全球所有“目标方”。真正达到知道自己本行的编码,便可知全球各同行的编码(如羊城晚报社的行业编码是xxxxxxx32438xxxxx(注:号码前是国、省、区号,号码后二位是同行排序号,最后三位数是企业内部分机号), 那么全球所有报社的行业编码也就都是xxxxxxx32438xxxxx。又如在中国广东省广州市东山区一家生产电脑主板的公司它的行业编码是xxxxxxx20816xxxxx,那么全球所有生产电脑主板的厂家公司的行业编码也都就是xxxxxxx20816xxxxx)。掌握一区的编码就掌握全球的编码。
“全球通讯网络编码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实现网上域名编码化;第二步实现无线互联手机编码化、固定电话编码化与网上域名编码化的三元统一;第三步实现全球公民身分编码化、行业身分编码化、信用卡编码化、各种证件编码化的多元统一。
谁拥有“全球通讯网络编码方法”,谁就拥有控制未来全球通讯的主动权。
信息的核心是什么?
“信息”是万事万物、万行万业之首。
现在都在谈“信息技术”,都在议“信息革命”。但是“信息结构”是由什么组成的?信息结构的“DNA”又是什么?这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课题。
“信息”这个词是广义的。我们知道所有的视觉、听觉、嗅觉、灵感等能感觉到的都属于信息。人体中大脑的作用就是处理各种各样的信息。
信息是有价值的,信息是移动的,信息是无形的。信息在传播中增值,信息在移动中生存。信息结构由三部份组成:一是信息的指向性;二是信息的区域性;三是信息的时效性。信息会因超出以上特性而失去价值。
“信息”的“DNA”是移动路线吗?不是!移动路线只决定了信息传播距离的远近,如国与国、军队与军队、团体与团体、商家与厂家、人与人之间等。“信息”的“DNA”是传递工具吗?也不是!传递工具只是决定了传播速度的快慢,如古中国长城的烽火台、马拉松长跑、电报、电话、电视、互联网等。这一切现在被人们所“大谈大议”的“信息革命”与“信息技术”都只是“信息传递”的各种表现方式与手段而已。这一切都依旧停留在原始的信息传递的方式与手段中(只不过是找到了较近的路线,找到了较快的工具罢了)。然而这一切都不是“信息”的“DNA”。
信息的DNA是“目标方”。简单地说就是“我需要哪里的”?和“哪里需要我的”?“目标方”决定了“信息价值”。
植物在开花时散发出香味要引诱“目标方”昆虫来传播花粉,海豚利用次声波寻找“目标方”食物,欧洲人需要陶瓷要到“目标方”中国购买,军队打仗要消灭“目标方”敌人。原始社会人类往往需要“目标方”同伴的帮助来一起捕获“目标方”猎物。
人类与自然界的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信息“目标方”的发展史。在这个发展中,人类逐步的掌握了区分同类“目标方”的方法,这就是“区别符号”。姓名是同一“目标方”人类里面某一个单独“目标方”具体人的区别符号。国名是同一“目标方”地球上面某一单独“目标方”具体地域的区别符号。人如此,国如此,事如此,万物皆如此。
事实证明在同一单位里,在同一地域里要想与“目标方”相互交换信息时非常方便,而且我们能轻松、随意地找到“目标方”。这是因为我们掌握了这些“目标方”的区别符号(这此区别符号包括姓名、国名、地区名、单位名、商品名、电话号码、邮政编码、网址域名等)。
事实也同时证明了我们现在所谈的“信息革命”与“信息技术”远远不能适应目前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需要。因为这些所谓的“信息革命”与“信息技术”不是“信息结构”的根本要素。
现在我们知道了信息的DNA是“目标方”,而“目标方”的基础又是区别符号。那么有没有一种在全球范围内能有效区别、能快速查找所有所需“目标方”的统一的、具体的、有序可查的区别符号呢?有!这就是“全球网络通讯编码计划”!!!
什么是“全球网络通讯编码计划”?形象的说就好比我们常见的“商品条型码”,从“商品条型码”上我们可以了解到商品的名称、规格、产地、价格等资料。所不同的是“商品条型码”是在找到“目标方”后才起作用的,而“全球网络通讯编码计划”的作用则是如何在全球范围内能快速查找到任意一个未知“目标方”。
“全球网络通讯编码计划”的作用远远超过经济活动,它在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科技、体育、环保等领域里的作用都将是不可估量的。
“全球网络通讯编码计划”采用的是数字表达方式,这是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任何文字、任何语言以及任何信息的“传递工具”都能接受的唯一的一种表达方式。
信息的“传递路线”与“传递工具”将会因科学新技术的应用而不断地发展与变化,但“全球网络通讯编码方法”是不变的。
无论是英文域名、中文域名、日文域名、韩文域名,还是用电话号码的中国数字域名,都不能有效解决“目标方”的区别查询方法。
域名有两大作用:其一是自身的标志符号;其二是自身在网上的归类符号。由于现在各种网上的各种域名的表述方式之间,没有任何内在关联。所以利用互联网进行网上分类、归类就有点“力不从心”。这是因为许多企业是将自己公司的名称作为域名,而这个名称与公司所经营的产品并无相关的内在联系。这样当我们需要把同一消息发给相应的同行厂商时,便会非常麻烦,甚至还会漏掉一些重要的厂商
“全球网络通讯编码计划”是“信息结构”重大发现的产物,是“信息革命”与“信息技术”的一个飞跃,是信息全球化的质变,是可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并列为人类最伟大的四项科学工程。实际上“全球网络通讯编码计划”的完成将对二十一世纪以及永远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发挥重大的推动作用。
域名大战有了答案
胜者中国
发生域名大战是迟早的事,是必然的事。域名是注册者在网上的“区别符号”,如果这个“区别符号”不能反映注册者的真实身份,那不打仗才怪呢。
大战起因
点燃域名大战导火线的是美国域名大鳄VeriSign自己。虽说互联网是美国本土的产物,但因后来推广到全球范围,那么这个网就应是全球的网,是全世界所有人的网,而不是你美国人的网。用一种文字的表述方式作为全球域名的“区别符号”来使用,这对于其它使用本国文字的注册者来说,除了说不方便以外,剩下的还真有一点在霸权主义之下的感觉。对此真想大吼一声:“你凭什么?”
互联网的赢利主要来源于二点:一是上网时间费;二是域名管理费。谁都想吃这块肥肉,谁都不想别人来吃这块肥肉。但是可笑的是美国域名大鳄VeriSign“胃口”不好,老拉肚子,一会儿是后缵不够用,一会儿是域名争夺战,一会儿还要搞什么IETF国标。
坐收渔利
国际标准不应是一个按一两个国家的标准而在全球范围内执行的标准,而应是全球各国都能接受、都愿接受的一个标准。
各国语言不同,各国文字不同,各国文化的表述方式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数字”。“数字语言”是唯一的一种可被各国、各族、各语言、各文字、各信息传播工具都能接受的语言,是世界公认的信息网上的“世界语”。
有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其实不管是中国的中文域名,还是中国的电话号码数字域名。不管是美国的英文域名,还是美国的中文域名。也不管是日本的日文域名,还是韩国的韩文域名都有是暂时的,都是过渡的。因为这些域名都是代码,不能达到“共识”,不能达到“永久不变”,不能达到“有序可查”。
由中国人发明的“全球通讯魔方数码网”使用的是“全球通讯网络编码方法”,这是一种全球统一不变、有序快查的、无后缵的域名表述方法。使用这个方法无需抡注域名,不管注不注册谁都有自己的编码,注册只是取回自己的编码,公开自己的编码。由于有了这种编码方式,信息网才会像“魔方”一样,每一个面都可以转。因而是真正的网络。
“全球通讯魔方数码网”不是在国际互联网下运行的一个网,也不是与国际互联网平行运行的一个网,而是一个将取代全球现有的所有的公用网的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