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greenerfung(Greener)
整理人: znw(2001-03-05 13:23:27), 站内信件
|
【 在 vvi 的大作中提到:】
:到处都在谈废电池的回收,
:却没有人能拿出切实可行的回收利用方法。
:我有一个问题要请教:
:这些电池集中填埋所造成的二次污染,
:与把电池分散在其他的垃圾中一起填埋所造成的污染,
:
:......
废旧电池处理难在哪里
作者:张玉玲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00-11-16 17:55:00
--------------------------------------------------------------------------------
废旧电池是个危险的污染源,它对水体、土壤、大气的威胁正逐渐为人所重视,人们一直在寻找合理解决废旧电池的办法。从前,我国处理旧电池难在工艺上,苦于不能充分、有效地分离和利用废旧电池中的资源,而且处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严重。现在,从北京科技大学传来消息,研究者找到不同于国外火法处理的新方法,采用湿法工艺流程,能充分对废干电池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提高了废旧电池的利用率。
据主持研究这套工艺流程的北京科技大学王化军介绍,此方法可回收废旧电池中82.5%的有用成分,其中锌的总回收率达到83.54%,二氧化锰的总回收率为81.91%,含汞废渣可送专门工厂处理,工业废水经处理后可循环利用,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王化军说,这套工艺已研究出来一年多了,但要推广、使其工业化,还要解决一些外部环境方面的困难。
废旧电池不够
北京市每年消耗2亿只电池,共近6000吨,1999年只回收了60吨,回收率仅为1%,这些废旧电池在室验室中消化就绰绰有余了。若建立工业化的处理厂,每年则需要3000吨左右的废旧电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了规模才有效益,还需加大废旧电池回收,让原料跟上。
1万只电池重一吨,要达到3000吨,则需要1亿只废旧电池,这意味着北京市的废旧电池中有一半得到了回收,并可以对其进行无害化的利用。1999年,北京市场回收的废旧电池中,与麦当劳合作回收的就达到2/3,其他回收渠道尚未通畅。怎样才能使废旧电池的回收量增至50倍,保证工业化的处理规模?
据北京市第二清洁车辆厂有用垃圾回收中心卢建国介绍,北京市将在现有300多个废旧电池回收网点的基础上,继续增设回收网点,加大回收力度。但处理废旧电池的经济利益并不高,很难以市场化的作法来增加回收,只能寄希望于提高环保意识,让市民自愿贡献废旧电池。处理废旧电池的环保效益巨大,希望有关部门和企业能有资金支持。同时,还有专家提出,能否通过对电池企业征收“排污费”,来支持废旧电池的回收。
生产厂房不保
研究人员们想利用在京郊延庆的原地矿部的选矿中间试验场,作为处理废旧电池的厂房。充分利用原有厂房、设备进行改建,以减少前期资金投入。
但北京市环保局的人员对此提出了异议,北京市环保局污染控制处王大卫说,延庆是北京市重要的后备水源地,要严加保护,建厂一定要慎重。尽管在处理废旧电池的试验室中,检测水质中的汞、铅等物质含量不超标,但要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处理最好还是远离水源地为好,本着对人民负责,以防污染后再寻治理之策。建议将厂址选在北京市下风向的大兴、通县。
研究人员充分理解北京市环保局的负责态度,决定另选厂址。但对于前期的资金运转,无疑又是捉襟见肘了。研究人员的研究全凭有限的课题组经费,如要进入工业化处理还需要更大的资金投入,他们期待能有更多的民营企业、个体经营者的参与。
前期资金不足
新建处理厂需要资金600多万元,研究人员们正在多方筹措资金。处理废旧电池是微利行为,处理100吨废旧电池能获得25吨锌、5吨锰、17吨钢皮,这些有用物质能卖8万多元,但除去处理成本,利润只有2万元,再除去运输等费用,纯利润所剩无几。工业化处理废旧电池只能勉强维持基本运转,该行业要有大发展,还有待国家在投资、税收等政策上的优惠,以此来保证投资者的适当利益,保持投资者的投资热情,使这项环保活动能继续下去。
研究人员强调,处理废电池具有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公益事业,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建议先搞一个处理废旧电池的示范工程,自筹资金三分之一、国家贷款三分之一、主管部门投入三分之一,三方共同解决处理废电池的资金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我国每年用于生产干电池要消耗锌12万吨,二氧化锰20万吨,铜2万吨,还有相当多的氯化锌、石墨、沥青、不锈钢等物质。锌、锰等资源需要经过采矿、选矿、冶炼等过程获得,已经消耗了大量的资源,也产生了一定的污染。因此,废旧电池的无害化处理与综合利用,对保护环境、保护资源意义重大,支持废电池的处理企业迫在眉睫。
二十吨废旧电池何处去
作者:刘先琴 崔志坚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00-11-16 17:54:10
--------------------------------------------------------------------------------
20吨废旧电池,成了田桂荣的一块心病。
田桂荣今年50岁,原本是河南省新乡县河合乡范岭村农民,几年前她在新乡市老君庵批发市场租赁门面干起了经销电池的营生,由于能吃苦,讲信誉,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为了增加客户,在经销电池的众多商户中,她率先打出了以旧换新的牌子,还花1000多元做了个灯箱广告挂在自己的商店旁边,亮出以旧换新的牌子。她从一份资料上了解到,一般的废旧电池含有汞、镉、镍、铅等重金属,对环境污染严重,进入人体后,可引起贫血、高血压、肝病等疾病,严重时可致人死亡,被称为危害环境的“定时炸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得越多,她越寝食难安,一个大胆的想法逐渐成熟。今年1月,她以一个个体工商户的名义向全市发出了“拯救我们自己的地球,加入环保行动收集废旧电池”的倡议书,以每枚两分钱的价格自费向社会回收废旧电池。
田桂荣从此成了“环保迷”,新乡市的大中小学、机关、商店都留下她宣传保护环境回收废旧电池的身影,她散发了数千份彩纸印制的宣传材料,送出去近千面小彩旗。迷上了环保,不但挣钱少了还倒贴钱,家里人不理解,不支持。但田桂荣“痴心”不减,她的义举得到了群众的热情支持,河南师范大学、中原纺织技校、焦作工学院等单位和个人,纷纷加入到收集废旧电池的行列。丈夫和孩子们终于被感动,每逢在家里、店里接到送废旧电池的电话,不但热情接待,还深夜租车把一袋袋废旧电池拉回来。
6月5日,世界环境保护日,新乡市环保局组织了“环保宣传一条街”活动,田桂荣的宣传摊位格外引人注目,十来个身披绶带的大学生向过往的行人散发宣传资料,两名戏曲爱好者用戏剧演唱的形式宣传废旧电池的危害。仅一天,就回收两编织袋废旧电池。在当地,田桂荣的名字已经开始成为回收废旧电池的招牌,有主动送来的,有打电话让她前去回收的,只数月功夫,田桂荣便回收各类废旧电池20多吨。
然而,田桂荣想不到的是,处理废旧电池比回收还难。为了给这些“定时炸弹”找到“归宿”,她四处打听,还专程到北京找有关部门咨询,问来问去,得到的答复是“受技术条件限制,无法处理”。最近,记者在新乡电池厂的库房里见到了让田桂荣犯愁的两大堆废旧电池。该厂技术处处长李保忠说,这些东西长期放在厂里也不是办法,就厂里目前的技术和经济能力,无法对这些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再利用。李处长介绍说,目前,含有汞、镉等有害物质的电池年产量至少在100亿只以上,虽然已经有科技人员设计出了这类电池回收再利用的成套技术和生产流程,但从市场情况看投入产出效益几乎等于零,所以回收再利用一直处在“纸上谈兵”的状态,较为可行的办法是隔离深埋,深挖一个大坑,用水泥加固成一个密封池,把废旧电池贮藏起来。用这种办法处理20多吨废旧电池,新乡市环保局局长蒋庆说,筹措这笔资金有难度。
据了解,中国轻工总会等部门已明确规定,到2001年,电池产品必须达到低汞水平,即电池中汞含量小于电池重量的0.025%;到2005年,电池产品达到无汞水平。但目前20吨废旧电池哪里去,还需有关部门认真对待,及时予以解决,使民间自发的环保热情得到保护。
----------------------------
如果废旧电池收集不够的化只有堆埋,请各位不要乱仍了!
---- Let's make the earth green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