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谈天说地>>● 海外华人>>天涯有情篇>>游子情怀>>糊涂地过着吧

主题:糊涂地过着吧
发信人: risk_shen(了了)
整理人: ccu13650(2004-05-29 09:48:51), 站内信件
        



    坐在光线黯淡,仅存电脑屏幕亮着的房间里,无所事事。慵懒地打开所有窗帘,看外面阴沉沉的天,心中的情绪自然也高不到哪里去。屋子干净的时候心情会好,屋子乱的时候则会烦躁。
    但是性格注定了懒惰,我不会马上爬起来花几个小时去整理好它。一周一次的劳动也是在乱到不堪入目之下才实施的运动。倒是一旦亲手开始打理,必然让人耳目一新,咋舌不已。衣服洗好,抖拉过,晾干后叠齐,铺好或熨平,之后送进衣橱里。床套上看不到一个皱纹;地毯上没有一粒琐碎之物;桌面上不见一丝污迹。这就是我的生活态度,不断徘徊于两个极端之间。唯一的感觉是——自由!
    我还记得那张阳光灿烂,笑得很真的脸,它属于九零年的小学和初中时代。感觉那时的生活便是极度自由,非常惬意的。很少会面对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可以恣情放纵,不顾一切。畏惧这个词,恐怕在当时只限于老师的严词,父母的严厉还有恐怖片了吧。概念中,所有的事情都做得很开心,很少为了别人去操心,也根本不懂得如何去为别人操心。仅存的关心人,无非是替爸妈做做家事,周末陪陪爷爷奶奶而已。由于总角之年时家教的严格,在很多玩的事情上,还是受到约束的,家里的活动就是和手风琴,笛子等乐器打交道。因此,在学校,即使带着三条杠子也会和所谓的差生称兄道弟,跑到教学楼的露天操场玩各类四驱车模型,研究马达的线圈等等。稍大一点进初中,便把篮球和学习外的生活捆在了一起。但是时间不长就被彻底控制了,导致现在还是垃圾级别。初三快毕业时,父母有意在英语上给我加工,甚至要求学习德语,后来作罢。懵懂的我还不知道怎么回事,自己的所有资料便给送进了加拿大使馆的签证处。在爷爷奶奶和我的极力反对之下,去温哥华找阿姨或者去德国投奔姑婆的计划终于搁浅。渐渐的,我感觉到了一些压迫,一些不合心意。许多的事情开始做得越来越不情愿,越来越有违我自由的生活习惯。爸爸从小的责任教育也就在这个时候开始逐渐加强,提醒一个男子汉所要背负的担子。
    中考的几分之差让我和全市最好的中学失之交臂。压力之下,堕落缓缓爬上身来,理科的数学和物理开始一落千丈。就算靠着再高的文科成绩又怎能平衡严重的偏科问题。不过两年的高中生活,让我认识了一群十分要好的朋友:沁,东东,猫猫,DD,MMT……然而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发现了所谓的复杂人际关系,所谓的斗争和可笑的背叛。一切在我眼里看来都是荒诞和可笑的,如此简单的生活能够被演绎的相当冗繁,实数无趣。在一些事情的处理上,原来的棱角开始磨去,变得光滑而无法抓住,圆滑的处世态度开始陪伴我挨过这不算太开心的时光。可在后来到了英国,才发现这一个社会预科课程并没有白上。
    高二快结束的时候,慢慢向父母妥协,重新坐回了选择留洋的路。此时,眼前放着三份计划书:去德国投靠姑婆;去加拿大投奔阿姨;还有就是去英国找哥哥姐姐们。年少的我,放弃了父母辈亲戚的照顾,决定留英。签证拿到,舍不得似的在国内浪费了两个月时间,就匆匆踏上了英仑三岛。记得那个时候充满的悔意,一个哥哥在剑桥完成了MBA学位,回北京工作了;一个姐姐在伦敦找到了工作,没时间管我;另一个姐姐则跑到爱丁堡去攻读硕士学位了。剩下一个哥哥,自己本来就问题一大堆,又要写硕士论文。把我一个人丢在了纽卡斯尔。生活上的摩擦,打工时的勾心斗角让一个刚涉世的孩子惊呆了。一个完全是梦魇般的生活把我锁了起来,一条粗粗的链子让我窒息,只有靠爬到窗边,才能透过微小的空间得以喘息。第一次明白到畏惧这个词的真正含义,生平第一次,我知道了什么叫做害怕,什么叫做恐惧!看自己第一次纪念世态炎凉的文章,再一次倒吸一口凉气:

2002年9月
    从小就不喜欢因为在两个争斗的双方,为帮了哪一边一点而得到赞誉。倒不是怕得罪了另外一边,理由是我不在乎。似乎长这么大了一直对很多东西都不在乎。两面做好人,通常活得很辛苦。因而在打工的地方出现了帮派之争的时候我就躲在一边什么都不说。
    但是这个残酷的社会从来不放过任何一个人,它不容许一个人能够得到这么多的清净,于是开始不断骚扰我。年纪小小的我居然已经要开始使用心计,敷衍这类我以前最不齿的手段才取得生存的权利。
    我承认在某些方面我厌世情绪很严重,那是因为在某些时候我看不到光明。很期待一份真诚,说话就是喜欢不经过大脑,那是一种畅快地生活方式。不需要考虑太多,因此常常在各种打击里面被磨得很惨烈。我不知道自己是做错了什么,难道敞开心扉就是错,掩藏自己的一份感情,或者是圆滑,事故得过日子就真的混得好。 
    或许这些就叫做成熟,代价是违心。于你于我都很残忍,但是要学会面对。和很多有着我同样经历的朋友我谈得最多的也是面对。面对的结果会很不尽如人意,活得会很辛苦,活得会很不快乐。但是我从来没有放弃过什么东西。不管是挣扎也好,鞭笞也罢。我都要继续向前走。不管是男孩子,女孩子都应该具备这种素质。很多的东西我喜欢解释为成长的代价,这个物质的世界什么都是有代价的,不可能有顺顺心心。
    短短的近19年里,我经历了许多的不情愿,只是在很多时候我都告诉自己要释然,天底下没有过不去的坎,于是我就这么摇摇晃晃地走了过来。     
    PS:纪念来英第一次感觉到世态的炎凉  

    在英国,生活上的交友圈子,也似乎只有在英国人堆里才能开心得起来。感谢毛爷爷的尊尊教诲,身边的中国人把您老人家的革命到底,斗争不息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我厌恶透了社会课,希望现在的环境课程能够把我带远一点,远离疯狂的人群,和自己心爱的人一起便足够了。
    想起自己的感情生活,也越来越自由化。渐渐地,已经忽略了别人的想法,他人的说话。做得只是自己喜欢做的,就这么简单。
    发现越来越解释不清楚自己的自由观了。想起柠檬姐姐说的一句话:“做人,自己开心就好了!”是啊,随便一点,释然一点,就这么混着吧。考虑哪天无聊的时候编个萨克斯的调子吹吹看这种自由。呵呵,似乎好久没有碰它,该擦一擦了。
    罗嗦了好多,该看书去了。最后说一句:“做人就糊涂地过着吧!”

2004年5月7日
 NEWCASTLE





----
,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