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情感世界>>○ 醉爱红尘>>>>『美丽情怀』>>哭泣的同情心

主题:哭泣的同情心
发信人: ywsyj_1118(砚舞水云间)
整理人: an_i_ta(2004-05-30 22:06:23), 站内信件
    我这人自以为眼光雪亮,能分清对错辨别是非。起码能坚持正义和真理。但偏偏有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使我的自信心有点底气不足。比如乞丐。他们对一般的人并不构成威胁,无论其事业如何发展,都只是人们的同情对象而已。而同情是人类一种最基本的美德。对于处于灾难中的同类报以怜悯和帮助,是一种崇高的人道,所以那种与同情有关的乞讨,就肯定有理由存在,并将继续发达下去。

    我小时候,其实我都不太记得到底有几岁,反正一直是父母挂在嘴边的笑话。当时我一人在家玩,妈妈可能去菜地了。来了一个年青女乞丐,我当时不知道给她什么,她说给点米也行,我就捧了一把米给她,可她却嫌少,要我用盛米的容器装满给她,而我也真的这样做了,因为她说她们一大家人都没饭吃。当时刚好妈妈回来了,妈妈把批评了她一顿,说她年纪轻轻的,没吃的不会自己干活挣啊,趁大人不在家骗小孩。后来妈妈告诫我,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不管是什么人都不要开门理他们。很多坏人和骗子,我当时是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可能基于本能的认识,我还是施舍过无数可怜的乞丐,并且为自己的行为感动。记得刚踏进社会来到这座大城市的时候,曾经在一条小街道见到一个衣衫褴褛消瘦疲惫的女人抱着一个孩子,,她向我讲述一个令人同情的遭遇,家里失火了,丈夫烧伤了,无钱医治无家可归。当然我为这耳熟的故事付出了一笔很小的零用钱,她感激涕零。我那遗传的同情心也高度的满足。钱的损失是很小,但后来不幸又被我遇上,那天抱的孩子不见了,故事中受伤却是父母。当时我悲愤到了极点,人是多么的自以为是,当你发现,自己认为最平常、最基本的、充满哲理和诗意的准则只是旁人一种谋生的手段的时候,我真怀疑,所有的那些曾经使我陶醉的古训,是否还适宜于这样的街头,这样的人群,适宜于不断改编故事的年代?

    我决心不再受骗,封闭自己的同情心。虽然之后仍有施舍,但都不过是应付而已。

    记得去年夏天我在一个朋友家,又遇上了一件不平常的事。一位尼姑来上门化缘,五官端正眉清目秀的,也没有什么完整的故事,还没等她把话说完,我和朋友就慷慨布施,她拿出一个笔记本让我们签名,我们说不必了,她一声阿弥陀佛,天堂的距离又缩小了一程。可是我朋友后来跟我说,她在另外一家化缘的时候嫌别人给得太少居然说他们不够诚心,会有报应,业主打电话叫保安把她轰出去了,叫保安以后那些人不准进入小区。朋友说别看那些象个尼姑,谁知道怎么回事,尼姑袍里穿的内衣都是名牌,用的是高级护肤品,打着化缘的旗号,骗人钱财。

    在我周边的几个城市,越是繁华的街道,我发觉乞丐越多,而且是形形色色男女老幼,各式各样的故事不胜枚举,在这个不断进步的社会,同情弱势群体是件充满道德和良知的事,但我的同情心已经被击毙,即使复活,我想也只会哭泣而已!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