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影视沙龙>>● 世界电影>>以史为镜>>香港电影简史——战前篇(七)

主题:香港电影简史——战前篇(七)
发信人: italkshow(北社来的蓝老虎)
整理人: marco_0708(2004-04-26 09:27:24), 站内信件


--------------------------------------------------------------------------------

【大纪元4月1日讯】(大纪元记者文昊宇香港报导)「联华影业制片印刷有限公司」于一九三零年在香港成立,公司对电影业最大的贡献除摄制了八十九部杰出电影外,更成立电影学校培训了一批像李铁和黄岱等的著名粤语片导演。「联华」也给阮玲玉发挥的机会,她因在《故都春梦》入木三分的刁钻狡猾演出而一举成名,之后在《城市之夜》、《神女》等作品中,她自然及出色的演技,令她成爲红极一时的影坛第一明星。一九三五年《新女性》公映后,年仅廿五岁的阮玲玉受到记者公会的无理围攻和黄色小报的诽谤,终因不堪受辱而自杀身亡,。
一九三零年十月二十五日标志著中国和香港电影的新里程,因为「联华影业制片印刷有限公司」于这天在香港正式注册成立,它是中国和香港电影史上最早也是最有理想与规模的电影企业,对中国和香港电影的改革与振兴贡献良多。


 
1929年黎民伟的「民新」与罗明佑的「华北娱乐公司」与其他上海电影公司组成「联华」,成为30年代最有影响力的中国电影制片厂之一。左起:黎民伟、罗明佑、林楚楚、梅兰芳、阮玲玉(联华首席明星)、孙瑜(联华主要导演之一)、黄漪磋(《影戏杂志》编辑)。(大纪元图片库) 

「联华」的倡办人罗明佑,出生于香港,早于一九二九年已筹备创办「联华」,开始联络志同道合者,并组织电影院加盟等准备工作。一九三○年初,他集结了华北、上海和香港电影界、财经界的力量,组成「联华」。「联华」最初总公司设在香港(后主要摄制设施都搬到上海),主要资金由香港的巨绅何东爵士(「联华」董事长)投入。黎民伟与黎北海兄弟同意把「民新影片公司」合并入「联华」,并在香港设厂,开办演员养成所。其后,又获香港的关文清、赵树□的加盟,在香港设立「海外联华」。

《故都春梦》是「联华」的头炮电影,由公司经理罗明佑与朱石麟合作编撰剧本,并请戏剧家熊佛西「加以评阅,斟酌尽善,然后以之付制」;导演孙瑜,演员包括王瑞麟、林楚楚和阮玲玉。《故都春梦》取材于北京郊区某小学教师贪慕虚荣、浮沉宦海的真人真事。由于创作者在素材基础上挖掘了人物性格的悲剧色彩和人性的复杂性,并寄寓了一定的现实批判和人生警示,艺术处理细致讲究而相当叫好又叫座。该片的拍摄地为名胜古迹众多的北平(北京),与以前影片大多取材、取景于上海不同,影片内既有巍峨的宫殿,也有神秘的古刹,加上雪后初晴,银光遍地,增加了影片的文化底蕴。


 
罗明佑 


 
朱石麟 


 
孙瑜导演 


 
《故都春梦》剧照 

这部文艺气息浓厚的影片打破当时武侠古装片垄断的局面,给影坛吹来了一股清新的风,大获好评。影片自一九二九年十二月开拍,即以「复兴国产,改造国片」爲旗帜,推动了「国片复兴运动」。影片上映时的广告词句是「复兴国片革命军,对抗舶来影片之先锋队,北京军阀时代之燃犀录,中国家庭之照妖镜」。影片在上海、香港、广州、天津、南京等大城市公映时都打破了当时的卖座纪录。

紧接著,「联华」又推出了清新脱俗的《野草闲花》、《一剪梅》等优秀作品,奠定了在中国和香港电影界的坚实地位。

罗明佑和黎民伟创办「联华」的宗旨是「提倡艺术,宣扬文化,启发民智,挽救影业」,主要工作是改革神怪迷信凶恶打杀之国片作风,多制新闻教育新片,提倡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维护和培养电影从业人员的人格道德(详情请参阅登载于一九三六年出版的《中国电影年鉴》中《联华影业公司四年经历史》一文)。

「联华」从成立到一九三七年结束(香港分厂在一九三四年关闭),基本上贯彻以上宗旨,并摄制了多部震撼人心的杰作,如《人道》(第一部打进美国电影市场的中国电影,时为一九三二年)、《渔光曲》(拍摄周期长达十八个月;一九三五年二月,参加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展映,获荣誉奖,成爲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大路》(影片有浓厚的时代感,适应了当时全民抗日救亡的要求;而由聂耳谱曲的《大路歌》和《开路先锋》,又慷慨激昂地唱出了人民的心声)、《迷途的羔羊》,《慈母曲》等。


 
大路剧照 


 
迷途的羔羊剧照 


 
慈母曲剧照 




----
  http://www.maradona10.com/fotos/13a.jpg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