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realmatrix2035(宁采臣)
整理人: marco_0708(2004-04-26 09:28:43), 站内信件
|
众所周知,“新”、“奇”、“变” 是徐克不变的风格,而他最擅长的则是“旧瓶装新酒”。
真正让徐克的名字在电影圈打响的也突显他那怪异风格的正是那部香港新浪潮电影代表作之一的《蝶变》,这部影片在当时并没有多大的份量,然而它却是新派和传统武侠片的分水岭。
也是自此以后,实验的徐克开始走上了娱乐的徐克之路。
诚如有的评论所言徐克一直在执迷于形式主义,现在更是有点变本加利,就如同市场和观众看多了同样的魔术一样,虽然开始时很新鲜可是越到后来越麻木,直至厌烦,所以他们已经不象当初那样的观迎他了,甚至在拒绝。
《蜀山传》意外失手、《黑侠2》却用惨败都不够形容,简直是惨不忍睹、其它的诸如《僵尸大时代》等片连上映的机会都没有,直接就发行了音像制品、《书剑恩仇录》又被迫下马、《三少爷的剑》在谈谈讲讲、等等待待之后也是躲到云深不知处的地方去了,至于那部伙同老搭档"金剪"麦子善跑到内地精心炮制出的妄图再改变动作片新格局的《散打》竟然被走传统香港功夫片老路的泰国片《拳霸》打到连票行榜尾巴都看不到,接二连三的不利局面对徐克而言确实是深重的打击,这段日子相信如同他当年两部西片全部败北一样,是他电影生涯的最低潮之一。
其实徐克的电影生涯中经历了几次低潮,包括在他的全盛时期。
他的第一个低潮期,是在他捧红了吴宇森的英雄片之后,虽然在这之前他刚出道时推出过如《地狱无门》、《第一类型危险》等只适合在课堂教学,不适合在电影院放映的作品,但是当时他还没有高潮,因此也就无所谓低潮。
想当年,慧眼识英雄,其实更是喜欢旧瓶装新酒的徐大侠走进娱乐之门,以《鬼马智多星》、《我爱夜来香》、《最佳拍挡之女皇密令》等片帮新艺城公司掀起了豪华喜剧片潮流之后和用当时先进特技和奇幻故事让其它武侠片汗颜的《新蜀山剑侠传》蜚声海内外之时,为求新求变找到了发配在台湾的动作片宗师张彻传人曾经也红火过一阵的吴宇森回香港伙同也是张彻弟子也同样有些过气的老牌武侠片明星狄龙加上当时的票房毒药电视台出身的周润发再配上歌坛金童子张国荣和那个半路出家的业余演员李子雄一起推出了开英雄和江湖片之先河的《英雄本色》。
成功难免使人意气风发,成功也难免会有不同意见,在徐吴一连串的精彩合作之后,在他又有和程小东同样出色的《倩女幽魂》系列之时,还是求新求变的徐克自然看不下去吴宇森没完没了的重复,于是以自己的风格推出冠以’’英雄本色之三’’之名的《夕阳之歌》,可是该片却没有豪哥、没有小马、没有白鸽慢镜下的枪林弹雨;虽然有大时代下的爱情故事、虽然有炮火中的偶像人物,然而那已不是观众眼中的英雄了和大家心目中的江湖了。
失意的徐克陷入了他成功之后的第一次的低潮期,或许是他不接受这现实,或许是他不相信自已会失败,不过更可能的是他还要另寻辟境,于是他远走他乡,在美国他遇到了落魄在那的"少林小子"--李连杰,就在这异域竟然被他们找到了新的突破口,还竟然是完全中国化的,纯民族性的新起点,虽然还是免不了他一贯的旧瓶装新酒,但是却是一瓶醇到醉人的好酒。
《黄飞鸿》的问世犹如石破天惊,再度开创武打的新纪元,《男儿当自强》也是拍得意气风发,史诗般壮烈激昂,这里程碑的地位给普罗观众产生了一个最朴素的感觉,那就是,它和以前的武打片不一样了。跨上新台阶的徐克并没有原地踏步,再和老搭挡程小东等人改头换面营造出《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新龙门客栈》等片,尤其是林青霞的反串更是大显异彩。此时那刻,所有的演员都以和徐克合作为荣,赈灾义举的《豪门夜宴》、不做导演的成龙力图再发龙威暨香港导演会出品的《双龙会》等大制作,代表作等都争着抢着要加上徐克烙印、经徐克提携的程小东、林岭东、袁和平、李连杰、林青霞等人也是红级一时或重放光芒,香港影坛乃至整个华人世界刮起了徐克旋风。
巨浪过后就会有个平静期,徐克神话又要延续下去,就还要创新求变,于是他再度施展旧瓶装新酒的绝技找一些资深的导演合作,然而这次他找错了人和没选好故事更没像以往一样抓住观众的心,如元彬的《黄飞鸿之王者之风》、陈木胜的《仙鹤神针》、林岭东《新红烧红莲寺》等都不成功。最大的败笔还是他自己坚持开拍的《青蛇》,拙劣的特技、晦涩的情节和不合拍的演员阵容让这部野心之作遭逢滑铁卢,也因此结束了当初发掘他和一直支持他后来又成为好拍档的吴思远的合作关系。
再次陷入低潮的徐克又沉寂了、又消失了一段时间,他还要探索新路,果然不久,他带着仍是旧瓶装新酒的《梁祝》回来了,虽然没有再像以前掀起的滔天巨浪却也有着不小的波动,接着他又和黄百鸣合作了《金玉满堂》等几部叫座的贺岁喜剧片,虽然这本该是当时的高志森、杜琪峰等干的活。
很明显经历上次低潮期的徐克还远远没有回复以前的神勇,不甘窘状的他又推出过几部雄心勃勃之作,如和江湖传记片名家潘文杰合作的集两大巨星张国荣和刘德华主演的《新上海滩》、有李连杰主演的新人李仁港导演的《黑侠》和老将洪金宝导演的《黄飞鸿之西域雄狮》、以及他自己的用心之作《刀》等,这些片子虽然有一定水准但是反响平平,最被注重的反倒是他首次尝试的动画片《小倩》,应该说这段时期的徐克不过不失。
随着吴宇森、林岭东等香港名导转战好来坞并且取得一定的成功,曾经开创香港电影一个又一个潮流的徐克自然也不甘寂寞,也西游一回,于是就有了两部尚格云顿领衔的《反击王》和《迎头痛击》的B、C级西片出品了,可惜这两部电影在欧美和香港都反映极差,个人以为这两部片子是徐克电影生涯中最大的败笔,他完全沦为一个二流的动作片导演。
徐克也陷入了他电影事业中的第三次低潮,这次打击不可谓不重,以致于他沉寂了两年时间,但是他可以没有电影,影坛可不能没有徐老怪。在中国星集团的推动下,两千年徐克再度出击,《顺流逆流》、《老夫子2001》、《蜀山传》、《黑侠2》接连问世。厚积而薄发,以前的徐克总是在逆境中东山再起,而现在他或许正如他那有些斑白的须发一样已经英雄迟暮了,他这一时期最具野心的《蜀山传》却以惨败告终,再加上跟着几部作品也是连走"麦城",筹备多时的大制作《头文字D》又因日本版权问题而告吹,虽然接连的挫折并没有让徐克一撅不振,几次陷入低潮也没有让他远离大海,但是今时已不同往日,或许这一次已不可逆转。
一位对徐克有过研究的影评人曾说过:"太阳每天都会在黄昏时告别地球,徐克又会否在电影落幕前告别观众呢"?然而,徐克毕竟是徐克,人们对他仍然有希望,就像相信太阳依旧会在明天黎明后升起一样和潮落之后仍然会有下一次潮起,让我们期待着,因为他是徐克,因为我们曾经看过的并难忘的《倩女幽魂》、《黄飞鸿》、《东方不败》等电影上有他的名字。
转自:网易香港制造 作者:天涯草
----
边个靓D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