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影视沙龙>>● 世界电影>>独立论坛>>单刀直入>>三言两拍《最后的武士》

主题:三言两拍《最后的武士》
发信人: pig.sister(CP要AUDIO)
整理人: marco_0708(2004-04-26 09:18:43), 站内信件
作者:容易下雪  
来源:网易周黎明留言板 

1  

看完影片,我一直在想,影片究竟讲的是怎么样一个故事,是类似于《勇敢的心》还是《与狼共舞》呢?自己又是希望看到怎么样一个故事呢?思索很久,我认定自己更期望看到类似于《与狼共舞》,描写东西两大文明体系之间的对抗与融合,并非像影片现在所呈现出来的那种英雄情结弥漫的煽情作品。 

尽管华莱士临刑处死前那一句“自由万岁”撕心裂肺的高呼让端坐在一旁的我血脉沸腾、情绪异常地激昂,但同样的一种煽情手法被嫁接到大洋彼岸国度中更为残忍、思想行为走至极端的没落武士领袖森胜元的身上,却让我实在难以接受。  

另一方面,其实,我根本不用期望影片会如我所想的那样。由一个大牌的商业明星挂头牌、影业巨头做坚强后盾的影片项目,我想大概谁都不会奢望创作人员尽力挖掘素材的思想深度与艺术气质而牺牲影片的商业利益。这样一部作品,投资商得保证它的商业价值在先,而后的创作才会涉及到艺术气质及思想深度。就影片目前的状况来看,应该算是达到了创作人员先前设想的目的了。至于市场情况,那也是无法预料的。  

2  

明治维新——一个对于日本来说绝对不容忽视的历史阶段,在影片中成为了衬托英雄时代背景的组成部分。全面西化——这一个维新的主要宗旨,让日本这一个小小岛国的帝国野心也从此开始迅速猛烈地膨胀。日本国内依旧残存的旧体制和旧文化,与全面渗入的西方文化和资本主义架构的体制产生了全面的冲撞。当然,作为代表性的则是残存的封建体制下皇室统治阶级的庇佑组织——武士,与西方传来全新体制的军队之间的对抗与争斗。 

全面西化,对于武士组织而言又如突如其来的灭顶之灾一般,一旦军队由西化的非武士组建的话,武士先前养尊处优的政治地位将一去不复。影片中的武士领袖森胜元从日本明治天皇的导师到成为皇室统治阶级的打压对象,也正是这一过程中充满戏剧化的表现。  

封建社会开始占据优势的时候,武士也随之慢慢兴起。随着贵族与武士之间争权夺利愈演愈烈,从富农中产生出的地主武士凭借扎根社会底层的优势,从而在权利统治机构中一路攀升成为权利阶层。当武士依靠各自紧密的主仆关系向超越贵族的权力之路迈进的时候,武士中最上层的统治者因害怕有人犯上作乱而制定出了许多的行为准则来拘束、捆缚武士。 

这些行为准则逐渐发展,最终形成了后来的武士道。武士道,其实就是封建武士的道德规范。武士道的起源与发展,很大程度来源于中国的儒家思想,但是它选择了“忠”为其道德规范最根本的根基。因为对于统治阶级来说,也许“忠”才是他们所需要的,忠于国家、忠于主人。 

武士道讲究“智、忍、勇”,即智慧、残忍、勇气。武士战败后切腹自杀,可以说是后两个字结合的最佳体现。武士也颇为讲究静态的修养,比如书道之类的平时训练项目,不过武士最终还是归于行动派。虽然明治维新过后,武士从形式上没落直趋灭亡,但武士道精神却逐渐演变成了日本的国民精神,而武士的修养科目也成了日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影片采取了一种与史实相违背的素材采集方式,将武士发展进程中各取影片所需的武士人物形象点结合大众俗雅的审美情趣,从而塑造出影片中那一批看起来很美的武士形象。这样的做法,可以说是为了迁就商业利益,从影片的商业角度来考虑或许也无可厚非。影片塑造了两个代表各自文明体系的人物,一个是由汤姆•克鲁斯饰演的美国上尉纳沙艾尔格兰,另一个则是由渡边谦饰演的日本没落武士领袖森胜元,人物之间的戏剧张力主要由两人撑起。 

当然也不能忽略由加藤小雪饰演的森胜元妹妹多丽子。艾尔格兰从不理解武士道精神到心有神往,多丽子这个人物有着不可抹煞的作用。日本文化向来以“菊与刀”著称,有着事物发展的两个极端,森胜元兄妹也许就是代表着这两个极端。森胜元刚猛勇强,多丽子则是温情婉约、柔情似水。 

虽然这两个人物从影片的剧本安排、创作本意来说应该算是配角,但是由于渡边谦的精彩演出和汤姆•克鲁斯平淡如水的演出让影片中的人物重心发生偏移,同时也让影片的重心随之偏移。重心转移之后,影片的主体故事框架变得有些变形了。本来是艾尔格兰从美国来到日本完成一种人物内在命运的转折,从而来凸现两大文明体系之间对抗。 

但影片现在呈现出来则是另外一种情况,给人的感觉好像是艾尔格兰像是被命运之神故意安排来到日本,接受日本传统文化(主要是武士道)的熏陶、迷醉于其中,有一种莫名的介于崇拜与膜拜之间的暧昧意味存在其中。影片在最后森胜元自杀的段落做足煽情功夫,可以说无可疑问地让森胜元成了影片的主角。从典型的好莱坞强势视角,从影片以西方(确切地说是美国)的立场切入来诠释这段故事,结果影片的西方却无可奈何被迫退而居次,成了展现日本传统文化、国民精神的另一个强而有力的时代布景。 

尽管这种文化、这种精神看起来很美,虽然实际上这已经成了西方视角下的谬误。这也许是日本方面的创作人员无奈之下的选择。(我不知道除了演员之外是否还有日本方面的人员参加影片的主要工作。)  

除了英俊的汤姆•克鲁斯被迫成了事实上的配角之外,影片中残存的关于两大文明的对抗与渗入的场景,事实上也成为了影片中带有时代色彩的物化布景。比如割去发髻,又比如服装上变化等等。影片中有些含有隐喻的画面,也是创作人员在顾及商业性之外做的艺术努力。 

影片在剧情、人物上重心发生的偏移,并不会妨碍将唯美的俗雅情趣带给观众。影片在唯美这一点上做得很到位,武士们居住的美丽的山中村落在镜头前意境非常恬美。蓝天白云,青草绿地,山间小溪,更何况有西方英雄巧遇大和美女洗头的段落,汤姆•克鲁斯在发挥偶像魅力上倒是做足功夫。落魄的军人,看似郁闷懦弱的强势男人,唯美的摄影配合汤姆•克鲁斯的俊脸更是会惹得看影片的年轻女性观众们揪着衣角暗暗心碎,咬得银牙吱吱直响。  

3  

上面讲到了,我更希望看到类似《与狼共舞》关注文明之间抗争的影片,虽然我其实一开始就不应该寄希望于《最后的武士》。不过,影片中关于日本明治维新的时代背景对于现阶段的中国倒是应该引起一些思考。全面西化这一维新措施核心,让日本的国力大大提升,也使其全面膨胀的帝国野心得以发泄出来。当然,中国并没有这样的野心,但日韩边邻两国由于西化带来提升国力的后果效应让中国有些跃跃欲试。 

事实上,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就一直在逐步地加快西化的步伐,现在加入WTO之后更是有些掌控不住。其实,我关注的也是当时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一些日本国人的忧虑:如何在西方文化全面渗入的同时保存自己民族的文化?  

文化冲突,在自己民族的文化收到外来文化渗入的时候我们该做些什么呢?如果任其渗入(其实可以极端一点称之为侵入),后果又会如何?我们可以去看一下别的民族在受到外来文化全面侵入之后变得如何。素来不善与人沟通而更善于跟大自然沟通的爱斯基摩人,当年在一群西方捕鲸者的闯入之后受到了西方文化全面的侵入,现在的爱斯基摩人失去的远远要比他们所得到的多。 

西方从宗教、语言等等各个方面侵入爱斯基摩人的小世界,某种意义上来说让他们已然成为了西方的附属领地。我们从中应该吸取一些东西为己用。我们都生活在现在的中国,看看我们周遭的社会,其实我们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已经有些过了。  

4  

《最后的武士》。  
——希望不是最后的武士。  
 
 
 



----
CP要大把M...M金钱!
CP要大把MM...美眉!

DVD-9目录/代销售/出租(包试/包换/支持正版)
DVD-5目录 
龙口东路1355 615 6488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