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古今纵横>>社会百态>>【教育】--五子棋>>“别开生面”的家长会

主题:“别开生面”的家长会
发信人: englishtt(lili236)
整理人: yerk(2004-07-05 19:37:52), 站内信件
        “别开生面”的家长会
自从2003年10月上海东方电视台报道了浦东新区明达小学因被举报乱收费而把举报人的孩子赶出学校一事后,蔡校长已不再情愿召开全体家长会了。据说这次上面要动一次“狠”,要求学校召开全体家长会,就学生午饭吃不饱(一餐4元)、中午12点钟就把学生圈进教室、强迫学生购买大量课外书籍等方面向广大家长“交代清楚”。
在2004年3月27日,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上海市浦东新区明达小学开了一次全校家长会,9点10分正式开始,总用时100分钟左右。
首先,蔡校长宣布明达小学特地请来了一位杨浦区的教育专家(女)给广大家长作报告,请广大家长凝听。于是,家长会便在这位上海地方口音浓度达89.9%的“教育专家”的话语中开始了。
家长们原本也打算“认真”地听一听,好从“专家”那里讨教些教子的“良策”。无奈“专家”的普通话上海方音太浓,可能是“专家”也觉得自己的方言普通话讲得别扭,所以刚讲了几句“特色普通话”,就不得不改用上海话讲。“专家”就这样一会上海话、一会“特色普通话”,像拉锯似的交替,也真够难为“专家”的,看来“专家”当得也不“容易”。不过,这下可更难住了许多家长,因为家长会中大约二分之一的家长是借读生家长(即外来人),他们听不懂“专家”的“精彩”报告。于是教室里家长们的交头接耳声响成一片,男士们也开始陆陆续续到教室外抽烟去了,也有的家长“竟敢”一去不回。
“专家”说自己打算讲二点,可是一讲到自己成功的孩子,“专家”显得有些兴奋而激动,“身不由己”地要多说上几句。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听完了“专家”将近80分钟的报告,并且可以自豪地说本人听懂并抓住了“专家”的“中心思想”:
“专家”有一位女儿,现年才15岁,就写了一本书,书名为《***》;该书由名人作序,很是“畅销”;“专家”家里有二个书房,小书房为女儿用,大书房是自己用,书房里藏书丰富,配有电脑、打印机等;“专家”说她的女儿在课外常作《一课一练》、《同步训练》等课外书籍;“专家”又补充说即使学校没有让订购《一课一练》、《同步训练》等课外书籍,她也要买回来叫女儿做的;“专家”说要给孩子一间单独使用的房间,孩子应该有自己的活动的空间;“专家”说她决不给孩子零花钱用,可马上又说如果孩子肯做《一课一练》、《同步训练》等课外书籍就给孩子零花钱,孩子做家务也给零花钱、、、、、、。
听了报告后,总让人觉得该“专家”是因为自己的孩子写了一本书,然后自己也就成了“教育专家”的。也就是说,博士、博士后的家长也一定是“教育专家”;考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孩子的家长也一定成为“培养高才生的专家”;出国留学生的家长更是“专家”中的“专家”;拿到体育奖牌的孩子的家长也一定成了“体育专家”;马加爵要是不杀人,以他高考679分的成绩,马的父母本因成为“培养高才生的专家”,可现在恐怕要成为教子无方的“罪人”了。
我想起一年前,也是在一次家长会上明达小学请来了据称是浦东新区某研究所的“专家”,而且是“大专家”,因为人家的儿子现在美国留学深造,还享受奖学金呢。该“专家”说自己潜心研究教育理论,把如何培养自己孩子成材的心得写成了书以飨读者,这本书“专家”当天带来了一些,数量不多,欲购买的家长请速于家长会后与“专家”直接联系,凡购书者,“专家”还会解答问题。
中国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学子上研究生、读博士、出国留学,按照上面的逻辑这些学子的父母都成了的“教育专家”。既然“教育专家”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何又改变不了当今应试教育的现状呢?
蔡校长“匠心独具”请来“专家”,对学生订阅大量课外书籍和报刊杂志的“必要性”作了“全面”、“科学”的“诠释”,从而再一次“证明”:明达小学多年来强制学生订阅大量课外书籍资料和报刊杂志,完全符合“专家”教子的“先进”理念,明达小学的做法是完全“合情合理”、“有根有据”的。在“事实”面前,广大家长“心悦诚服”。
有了“专家”的支持,有了“专家”的“先进”理念的指导,上海市浦东新区明达小学将一如既往搞好课外书籍和报刊杂志的订阅这项“有利于广大家长学生”的工作,而二年来把十几本九年义务课本弃而不教,列如小学生《思想品德》。 
对“专家”开出的“要给孩子单独用一间房间,让孩子有一个独立的空间”的“祖传秘方”,大多数外来打工的父母只能长吁短叹,无能为力了。因为打工者,特别是农民工的孩子在昏暗狭小的租来的房子里,是趴在床上写字的。有不少孩子连单独享用一张床的条件都没有,那里还谈得上其他。
至于孩子完成作业,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要给零花钱,我们这些打工者因穷而恐怕没有什么零花钱可给。我为“专家”的教子“良策”又一次在我们这些打工者身上无法实现而感到“沮丧”。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药不在奇,对症则灵。“专家”在这里开出的“灵丹妙药”怕是药症不附了。
“专家”的报告结束后,蔡校长一改以往首先介绍一学期来学校素质教育又取得“硕果”,然后是“子不孝父之过”,在教书育人方面对家长进行“传道、受业、解惑”。例如,什么在订阅报刊杂志,购买课外书籍方面要家长必须配合学校啦;什么别人都买,你不买,你还有没有集体观念啦;什么你不买,老师在课堂用,你没有自己负责啦,什么不配合学校家长的孩子学习成绩下降啦,等等。
这次家长会蔡校长开创了有史以来最简短的发言,总共用时14分钟。不知为何,一看蔡校长要讲话了,便会有一些家长离去,这些家长也太没有“耐性”了。蔡校长的发言依旧像往常一样,一边忙乱地在他的记事本上翻找要讲的内容,一边不停地重复一些“需要”强调的话语,例如“时间有限哦”、“时间很紧哦”、“发展中的明达小学”、“我校2003年被浦东新区评为办学水平‘合格一级’标准,发展评估为‘A’等”、“我校无违规乱纪行为”。
蔡校长说学校规定学生中午12点之前进教室,是为了减少学生之间嬉闹而造成伤害。
蔡校长谈到了学生午饭吃不饱是因为要求“添饭”的同学太多,排起了长队,有的同学不愿意排队就回教室去了,所以饿肚子。蔡校长“发誓”要增加“添饭”的窗口以减少同学排队的时间。
其实一开始就给足午饭,学生就不会为“添饭”而排起长队了,更不必多增加所谓的“添饭”窗口。这样简单的道理,“精明”的蔡校长真的是不懂?
前二天,一位上四年级学生的家长对我说:一天吃午饭时多添了一次饭,给孩子添的人说:“你是猪啊,吃这么多!”。这位家长说,从此他的孩子宁愿吃不饱也不肯再添饭了。即使学校今后真的像蔡校长说的那样增加了“添饭”的窗口,恐怕那些被骂过“你是猪啊,吃这么多!”的孩子也不敢去添饭的,因为一朝被蛇咬,三年怕草绳嘛。
由于“时间很紧哦”、“时间有限哦”,校长的话也到此为止了。

接下来说是家长和各班主任进行交流,其实是各班班主任发给家长一张“学校工作征询单”,要求家长马上填好交给班主任。不但要填写,更要签名。有家长说:宪法修正案投票都是无记名的,而明达小学的“学校工作征询单”却要求记名填写,谁还敢、、、、、、。于是,家长们填写时互相参照,生怕填错,以免波及自己的孩子。
“征询单”上有一项内容为“你对学生午休时间安排认为:1、在老师辅导完成作业  2、开展读书读报活动   3、让学生自由活动   4、在教室里休息”等四项后面打勾。大部分家长勾了“让学生自由活动”这一项。这时,二(1)班班主任顾煜倩(即校长的亲戚)发话了:“自由活动,学生受伤怎么办?”于是,家长们只好重新填写。填完表签上名,剩余的家长便匆匆离去。
晚上,我躺在床上思考着白天“专家”的话:15岁写书、给零花钱、给孩子单独用一间房间、做《一课一练》、《同步训练》、订阅报刊杂志、、、、、、,在不知不觉中睡着了。

下面附上上海市浦东新区明达小学的“学校工作征询单”,明白人都知道因该怎样填写。

学校工作征询单

1。学校征订选修选用课本,是否征询家长意见7
   是口    没有口
2、学校在订阅报刊杂志时,是否征询家长意见?
是口   没有口
3、学生参加晚托班学习是否自愿参加?
是口    不是口
4、每学期末,学校对代办费是否结算清单?
有口    没有口
5、;你对学校收费工作,总体评价如何?
满意口    比较满意口   不满意口
6、当你发现学校有违规收费现象时,你的态度是
      向学校指正口    向上级部门反映口    无所谓口
7、你对学生午休时间安排认为:
    在老师辅导下完成作业口      开展读书读报等活动口
让学生自由活动;口      在教室里休息口
8、你对改进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家长签名:
2004年3月27;日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