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enne001(果子)
整理人: icecream(2004-05-31 10:19:20), 站内信件
|
一日去爬山,突然看到路边的树叶上有一层鹅黄色的叶子,走近一看,细小而娇嫩,是新长出来的叶子!春,等待许久的春终于到来了!
漫长的冬天,把整个城市都笼罩在一个冷暖交加的气候里。有时气温降到五、六度,有时气温升到二十几度;有时寒风萧萧,吹得人们在大街上行走不得不用围巾把头和脖子都包起来,全身穿得像个大粽子;有时却又暖暖烘烘的把人们引出门来晒太阳,进到屋里却又冷得直打哆嗦;木棉树上的叶子全掉光了,显得天空特别的高寒。灰色的天空、灰色的建筑物、灰色的马路、灰色的行人、呼出的气体也成灰白色的。。。映入眼睛里的城市都好像变成了灰色的物体了,没有了赞赏的眼神。冬天你什么时候离去?春天你什么时候到来?
时间就这样慢慢的度过了。下过一场小雨之后天空变得晴朗起来,闷了有些天的人们都出来活动了。小区里的公共活动场所、体育中心的操场上、公园里的休息场、白云山山上。。。东方刚发白,就能看见许多老人们在那里做体操,练气功。神态自诺,动作顺畅,精神也变得饱满起来。慢慢的学生们也纷纷走出了家门,有的骑着自行车一会就跑得老远了,有的站成队在小区外面等校车;有一两个则走到公车站等公交车,这些可能是去比较远的学校就读。那些刚刚锻炼完的老人们开始回家了。当送走了这些学生后,又迎来了匆匆赶路的上班族,年轻的,中年的;穿西装打领带和发亮的皮鞋的男人们;套裙,高筒皮靴,中长外套,刚刚化装好的脸蛋显得特别的艳丽和精神的女人们;走进车库,走向公车站,走上大街,向着各人不同的上班地点出发了。从城市中心冒出来的、从市郊涌进来的,马路上、人行道、车站、办公楼、商场、酒楼慢慢的到处都充满了人们。说话声,手机声,汽车声,商场里的音乐声,于是声音终于汇成了一首交响曲不知不觉的缠绕着耳朵而不绝了。欣欣然,城市从沉睡中清醒过来了,它加了人们的步伐,加快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加快了人们的交易和消费。
阳光从东边的高楼慢慢的铺盖到西边的楼房,从高处的八十九楼慢慢的投射到最低屋的楼盘上了,下过雨的城市在阳光中显得那么清新而充满活力,没有尘土飞扬,人们在走路时也不时的抬头仰望高空了,天空尉蓝得让人想停留下来好好放松一下。
光秃了许久的木棉枝上好像多了一些疙瘩团了?再细看,原来是木棉花骨朵,木棉树在春天到来时就开始开花,春天真的到来了?在这个现代化的城市里,不再能感觉到“春江水暖鸭先知”,也不再能“处处闻啼鸟”。而我们只能看着这路边仅有的木棉花来感知春天的到来。不知是喜是悲。越来越化工、机械、电子时代,让我们越来越忽略了季节的变化,四季的更替。纵横交叉的马路,来来往往的车子,来去匆匆的行人。紧张而又单调的生活节奏让人也变得枯燥起来。
春天。这个带着力量,带着生命力,带着更新除旧,带着希望的代名词,潜回到心中来了。大地与大地的人们就像久旱遇甘露。在苦苦支撑时突然有一股力量加入到身体里,让你有足够的能量推动自己前进。春天就像是这股神奇的力量。
虽然下雨,却带来了生命的开始。榕树长出了嫩黄色的叶片,与以前的绿叶相比,鲜嫩得让人有了一种怜惜的感觉。竹笋也破土而出,精明的菜农们早早的就把它们摆进菜市场,让人们偿偿鲜。各种各样的树草也开花了,杜鹃花,李花,角花,水仙花等等,红的,紫的,白的,粉的。。。阳台上,路边,花埔里,山坡,水沟边。。。一簇簇,一团团,一片片,有花草树木的地方都忙开了,春天,花的海洋。在云南,一定是这春天的宠儿。
天空觉得春天太艳丽了,于是它变得不开心起来了,于是没完没了的下起了雨,想把春天华丽的装扮给融化和冲走,把花草树木冲洗得干干净净。一夜之间大地弥漫起了大雾,阳光被隔开了,天地之间被连在一起,天空好像触手可及又遥不可及。雾里慢慢融合些微微的小雨,气温又降了下来,刚刚脱下的大衣又重新穿上。树儿已变茂盛,叶子更是密集。地面变得滋润起来了,楼房的外表被冲洗得清洁起来了。水沟的水流起来了,冬天干裂的田地的水也慢慢的蓄积起了。农民们开始耕田作业了。被翻起来的泥土被融化在水里又重新去孕育下一季的稻谷。田地变得绿油油的了。大地在春天里换了一件绿色的新衣,新衣上还有许多漂亮的花朵。
也许是在这个带来新希望的同时不让人们忘记祖先。清明时节雨纷纷,细雨飘飘,乍暖还寒,更添几份哀愁与思念,寄于何处。那沾在衣服上的泥土;那被雨雾渗湿的纸灰;那摆在墓前,在上面凝聚起水珠的供品;那些贴在墓地上的祭纸;又如何负得起那沉重的哀思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