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情感世界>>○ 人到中年>>『闲适中版』>>人在旅途>>周末行记

主题:周末行记
发信人: raona(浮香绕蒹葭)
整理人: icecream(2004-12-29 16:43:09), 站内信件
来吧,来吧,现在就出发…
 
周六和深圳华为公司的一帮年轻人一起去陡步。以为只是陡步,所以基本上没带任何防护用品,甚至只带了一小瓶纯净水,一小袋面包,还有就是一小袋小西红柿,比平时外出的装备都不如,想想也只是沿着海岸线走走而已。
面包车上坐了12个人,当然要把司机除去,他只负责接送。
在南澳的西涌一个荒山脚下一众下车,让司机晚上到海山的另一面--东涌等我们。
深圳的山算是不少了,这里好象也算是七娘山系吧,因为是没有开发过的山,有点荒无人烟的境像,但我们就是冲着这个才来的,久困于大都市,天天和电脑打交道,能来到荒芜的地方,好象就成了我们的兴奋剂。一行11人向山上进发。
春天的山象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有种掩不住的朝气,那一股股的青春之气,突突的向上冒,仿若要和我们这帮人斗气。
初是一段挺枯燥的水泥山路,坡比较陡,走得人比较乏味,一般乏味的东西总会引起疲惫,所以我们觉得爬得比较累。好在我们可以边爬山,边看海,看海的蓝,看海的幽,看海的远,想像着海上的船象什么。我们证实了一个早被前人用滥的词:“海天一色”。原来海和天真的混为一体,无法分解。偶然有船驶过,隐隐的看到一条混沌不清的线,那是海天融合处。无际的海是因能容而博大,而无边的天是因其空茫而辽阔,如佛,首要是容,至高境界为空。

走了一段山路,就来到原始海岸,这里几乎没有什么人,但相信现代的城市,即使非常的边缘,也遍布了人迹,沙滩上那些泡沫呀什么的白色垃圾为证。就象人们就追寻着净土一样,随着人们的足迹踏过,土地便不能再称之为“净”了。
海边,真是个好地方,我到过广东几处海岸,但全是人们足迹无数次涉过的,多了加工过的“美”,而少了最初原始的气魄。在这里,我看到美丽的石头,还有珊瑚的碎片。站在海边,脚下的岩石虽各具形态,但却都呈栯圆形,失去石应有的棱角。看海水柔若少女的眼眸,但却把坚硬的山石冲涮成圆滑的海石,又想起一个词“柔能克刚”,万物是相生相克的,一切都是环环相扣的,才有了这样奇妙的世界让我们无穷无尽的去追寻。

海浪拍打着岩石,发出震耳的声音,空气里弥漫着海特有气味,那里面没有烟尘,没有汽车废气,没有工业污染,也没有人性的厮杀和都市的压抑,带着些潮湿,带着些咸腥,更带着辽阔和包容。
身后青山上传来阵阵鸟鸣,和海涛组成和弦,激昂奔涌的钢琴和着婉转悠扬的小提琴,宏大的交响乐里渗着二胡的弦音。这就是都市的特质,工业化的生活和品味追求的融合。
海潮裹着花香,碧海抱着青山,欢呼雀跃的我们,不知用杜可风的相机能把这些拍成一组怎样的镜头。
海子说:面向大海,春暖花开。此时,我们面向辽阔的大海,背负青翠的群山,山上野花绚烂,脚下海浪拍岸。偶有游艇飞快的掠过,划起一条波浪,立时无痕,象一幅大大的油画,铺排眼前,内心惊叹唯有自然才有如此奇思构想和曼妙手笔。

沿着海岸线向前走。看着大同小异的岩石却是越走越艰难,初时还有沙滩,可以让我们在沙滩上寻找被海遗弃的贝壳,偶尔捡到一块细白的珊瑚,还有一些被海水浸润得光洁细滑的石头,放在手里把玩,不舍丢弃。
同伴在前高呼:赶路呀,前面有更好的风景。

路,越走越艰辛,初时的沙滩早已不见了,细腻的沙换成了大块的岩石。其实早已没有了路,脚下已成了乱石滩,大大小小的岩石,象是被调皮的海水横手切下的小山,抬头望是横立的山,低头看是横卧的海,山,青翠秀拔;海,澎湃苍茫。看不到前路,也望不到退路。
海让人沉静,让人思考,蔚蓝蔚蓝的海水,有时让人心潮起伏,激情四射,有时又让人宁静默然。浮于海上,空灵到无我,但过份的辽阔和幽深,突然就让人绝望,空茫茫的海上,没有船,甚至没有一片云,这些让人一下子想起“死亡”。击打着岩石的浪,雪白雪白,见证着古人的诗句:“惊涛拍岸,击起行堆雪”,同伴说:浪太白,白得象洗衣粉的泡沫。这些都让我想起普希金笔下的大海,它象一个变幻莫测的男人,阴郁的看着周遭的一切,它的沉默初时让人入迷,久之让人可惧。
看跃起一人高的浪,象在证明海是有生命的,虽然被豢养在地平线下,但它们表面的温顺里潜藏着摧枯拉朽的生命力,看脚下这些岩石便知道,它们甚至改变了它们的性质,后者的它们曾是温软的土地,在前者的它们的力量下变得坚硬,这是否也象生活在人丛中的我们,曾来自柔软温馨的母体,单纯的行走在生命线上,可当我们汇入群体,我们便慢慢的生出一层茧,把自己包裹起来,以缓冲外来的碰击,再后来,我们便长出厚厚的壳,任是风吹雨打,再也没有触痛。即使有,那也是身体最深层的,不为人知的。泥土变成了岩石,便不会再长出青葱的绿草,也不会再开出灿烂的鲜花,那溅起的一排排的浪花不知是海的欢笑,还是岩石的啸叫,在这声战争中,不知孰胜孰负。

逐渐我们不能再跳跃前行,要手脚并用,有时还要贴着石岩,小心的探出脚去踩好,再慢慢的移动身体。每过完这样的一个难关,我们都会轻轻的呼出一口气,看着被自己征服的岩石,有种欣喜,原来人们是那么的喜欢征服,喜欢让一切都踏于脚下,被甩于身后的感觉。于是,便想起人类的发展史,其实也就是一部与自然厮杀抗战史,虽然有时并没看到赤裸裸的血腥,但隐于其后的可能是让人更深的恐惧。

行得一段,我们就坐在岩石上休息片刻,喝点水,吃点东西,回头望来时的路,自以为走得很远,却原来就在回头处,近得好象刚刚起程。远和近已没有了明确的概念。

有同伴已行去好远,无法张望得到,他们的乐趣是在前进和征服,而我们却一路欣赏着沿途风景,远远的落在了后面。后来实在离得太远,便留一个人接应我们,以免距离拉得太大,走失。前面除了我们一行人就只有青山碧水和坚硬的岩石,慢慢遇到一些攀岩的人,看他们全幅武装,行动也很专业,才知道原来这里早已被都市人做了挑战的目标。
艰难的向前行,忽然听到欢呼声,以为我们的前队已到达了目的地,走近却全是不识的人,他们个个都背了不少的行装,有防潮垫,有帐逢,还有不少野营的装备,原来又遇到一队攀岩爱好者。看着专业的他们,和闲散的我们,不免心里得意起来,他们装备齐全还不是和我们这群随意出发的人们一样的走过。

听到前面同伴呼声:快走呀,不然在天黑赶不回去了。
忙收起心来继续向前。我在前面捡的珊瑚石不知早被丢在哪了。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把它们捧在手里,会一路欣赏,会一路呵护下去,却不知在现实的行程中,不经意的便放弃了,让我们曾经的心动。而有些不经意放入行囊的却陪我们走向了终点。

行到最艰难处,我们只能身体贴壁,用手紧紧的抠着岩石,脚一点点的找寻能借力之处,然后慢慢的移动。眼只能看面前的岩石,不然向脚下的海瞄上一下,仅是不经意的一眼,就让人惊出一身的冷汗,身下全是乱石,峭拔硬挺,那怕只是一个不小心,滑上一脚,出现的将是粉身碎骨,血肉模糊,即使出现奇迹,生命也难以再续。大家一个个前后接应着慢慢的过去了,立时感觉海风凉爽怡人,空气清新纯净,是前所未有的畅快淋漓。

就这样一路行来,终于来到一处平坦之地,原来是两山之谷,有泉水沿石而下,叮咚清越,间杂山鸟啾鸣,微风徐徐,野芳微熏,立时让人劳累顿消。泉水在山脚的石堆里积了一个小潭,清幽纯净,我们个个都跑去洗手洗脸嬉戏。
沿泉水而上,夹谷野花灿烂,新绿层染,坡翠山幽,倒真让人流连忘返。

海岸线的岩石越发陡峭,我们都是非专业人员,大家提议走山路,这样不单安全也调剂一下大家的心情。山,是没开发的山,所以也无路可据,沿着前人踏出的依稀可辨的痕迹前行,但毕竟是荒山,大数是走着走着便迷失了,只得前队变后队,返转来,再找另外的路。这样往来反复数次,倒让我们想起许多丛森探险的故事和影片,给这次的行程更添了不少的生趣。正当大家提议,实在找不到前行的路,就返回海滩,打电话叫快艇来接我们返回时,路却在我们眼前凸现,颇有绝处逢生的感觉。于是大家又一路欢呼着前行。
山路也是沿着海岸线前行,只是没再走危险的海岩。在平时觉得极难走的路,在走过了前面那些险境也通如坦途了。
找到了方向,前进便成了简单的工作了。

爬了阵山后又返回海岸,跟着又行山路,眼睛从青山转到碧海,又从碧海进入青山,人也这样辗转于茫茫于苍苍之间。时不是传来前后呼应的报数声,惊落一丛正自孤赏的山花。

后来眼前一阔,一片净白的沙滩铺展眼前!带队的在前面挥手高呼:到了!到了!
此时,天气天边的最后一抹霞也快隐于海平线之外,海天都象被涂了一层淡彩,显出薄薄的苍灰。海潮一层层的涌向沙滩,又静静的消退,此时的海温柔得象待嫁的姑娘,羞涩而沉静,完全无法和曾经的汹涌大浪联系一起。
天上有道看不清的大幕逐渐把白天掩在了幕后,露出夜的媚色,提醒着我们归去。

返程的路上,不知是谁提议:我们唱首歌吧!
那些耳熟能详的旧歌一首首的响起,让我们想起中学那些快乐的时光,象重温曾经学过的课程。欢笑伴着歌声唤醒了都市的霓虹,点点的灯光也象我们久远的记忆,明灭在微风的深圳的街头。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