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编程开发>>● 软件开发>>软件体系结构及资料汇编>>走出网络备份的误区

主题:走出网络备份的误区
发信人: wmdragon7456(鬼笔神鹰)
整理人: ifeelyou(2000-12-30 14:42:22), 站内信件
这是所有员工的噩梦—花了很长时间辛辛苦苦建立起的数据,突然因系统关机、硬盘毁损或病毒侵害等灾难,在一时之间毁损,而身为MIS与程序开发者的人员更是深受其害,不但要负担使用者严苛的责难,更必须面对数据毁损后灾难重建的庞大成本支出的责任。根据统计,全球每年因数据毁损造成的损失超过30亿美元!

  随着网络的普及与愈趋复杂的跨平台应用环境,身为企业的网络管理者,所面对的挑战是快速增加的数据量、二十四小时不停运转及日趋有限的备份时段、如何做到有效的数据保护呢?最佳的解决之道便是事先做好数据备份/防毒及灾难重建的计划。一般企业的做法是购买磁带机来作备份,而有些肯投资的公司更采用了有容错能力的磁盘阵列(RAID)、或者光盘机来进行备份,事实上,这些都离真正完整的备份还有很大差距。

  误区一:拷贝=备份

  国内的企业用户虽已具备备份的概念,但是不够深入,例如一般企业会认为拷贝即是备份,其实数据拷贝无法使文件留下历史记录,以做追踪,亦无法留下系统的NDS、Registry等信息。系统管理者在着手规划一个安全备份的网络环境时,必须充分了解完全备份方案应具备哪些条件要素。实际上备份功能应不仅只消除传统下指令的复杂程序或手动备份的麻烦,更要能实现自动化及跨平台的备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一个完善的备份解决方案应具备自动化的排程设定、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磁带管理及支援各种数据型态(如数据库及信息系统),更重要的是能跨平台地整合Windows NT 、NetWare与UNIX之间作业系统的备份功能。

  误区二:磁盘阵列=备份

  有些企业选择使用硬盘机做磁盘阵列的备份方式,不可讳言,磁盘阵列的成本比磁带机的成本高出许多倍,它虽具有对某些数据的保护能力,但它主要的功能是在于保护在线使用的即时数据;以储存在硬盘上的数据库来说,若某个硬盘机发生问题的话,那么数据库就有损毁的可能,而磁盘阵列利用Hot Swap联机抽取硬盘及Hot Spare联机维护损坏硬盘机的方式,提供容错的处理技术,将数据分散在多个硬盘上,使得如果其中某一个硬盘机发生损毁时,其他的硬盘可利用容错的演算法将正确的数据回存至硬盘中,当两台或两台以上的硬盘机发生故障时,数据库的数据就会面临无法挽救的局面。因此磁盘阵列只能提供在线即时数据完整性保护,而这并不是真正的备份,因为磁盘阵列并没有保留第二份或更多份的历史数据。

  通常备份除了将数据复制一份或更多份之外,其实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那就是历史数据的保存,对程序开发者而言,保存各个不同版本程序是相当重要的,因为有时候程序改了几次以后,发现越改越糟糕,因此就有必要将程序恢复至上一个版本,这时候所储存下来的历史数据就非常有用,而这正是拷贝、磁盘阵列或是光盘库无法办到的,除非程序开发者将不同的版本储存在磁盘阵列上,但这只会浪费高成本的磁盘阵列储存空间以及徒增管理的困扰罢了,以此种方式做备份并非真正的解决之道。

  误区三:光盘库储存设备=备份

  企业选择用光盘库等储存设备来备份数据亦不是十分恰当。使用光盘库等储存设备像是用超大容量的磁盘片一般,它对数据的保护无法像磁盘阵列那样具有容错的功能,这跟使用硬盘机来备份没有两样,差别只在于光盘片可算是可移动式的硬盘机,可以复制较多份,但是它仍然有着备份上的缺点。撇开高额的单位储存成本不谈,只从技术的眼光来看,它无法复制正在使用中的文件,因此如果使用光盘来复制数据的话,必须将所有使用者程序关闭才行,这点是几乎无法办到的要求;另外一个缺点就是无法针对系统文件与安全数据文件作备份,这是使用光盘然后利用拷贝的方式来复制数据的最大缺点。所以我们无法利用光盘库等储存设备将整个操作系统完全备份,且在遇到系统毁损后,亦无法利用光盘片将整个操作系统恢复到原状。

  在选择备份软件上也存在一些误区。通常,企业在购买磁带机等设备时会得到随机附赠的备份软件,这类软件一般都具备基本的备份功能,就是将数据备份至磁带上以及从磁带上恢复,有的会提供部分文件恢复的功能,不过这类简易的备份软件一般需要花费太多的人力去操作或下指令,例如磁带的管理或是备份、恢复选项的设定等;这些工具软件通常都无法让系统管理者在第一次安装以后就不再需要人力的维护,因此会造成工作沉重的负担及成本的增加。另外企业的系统管理者最常遇到也是最棘手的,即是跨平台的网络备份应如何规划,一般而言,网络作业系统如Windows NT或Novell Ne tWare虽然内附有简单的资料备份功能,但仅止于备份同平台的资料,而无法提供跨平台的备份,若企业中网络的结构日趋复杂且跨多种平台时,在备份的操作及管理上更是难以负荷。

  完善的备份软件该具备哪些功能呢?

  1.集中式管理、跨网络备份:只要一台管理工作站,便能管理到整个网络的备份工作,并且可以从工作站上备份与存回整个网络上的数据。

  2.自动化备份与恢复:自动化不需要人力去操作或更换磁带媒体(使用自动换带机)可以降低人员维护成本,而自动化作业不需要人工操作的特性,也可以确保人为操作上的错误不致发生,增加备份的可靠度。

  3.安全性与可靠性:备份数据前自动对文件进行病毒扫描,能够确保备份的数据并未遭受病毒感染,以后再读出验证,以及提供同位检查信息,能确保储存在磁带媒体上的数据是正确的。

  4.灾难防治与重建:可以在系统毁损而必须完全重新安装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的状态下,提供简便且快速的能力,以简单的几个步骤,跳过重新安装操作系统与应用程序的步骤,直接将损毁的系统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原状。

  5.多磁带设备的管理功能: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同时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备份,以同时写入数据至多磁带机的功能,提供高速的备份能力。

  以上所提及的观点,是近年来对备份软件的最低需求,当然,一个好的备份软件除了提供上述的能力之外,也应该能随着科技的发展,而适时地提供新功能与支持新的科技,例如:

  1.磁带阵列支持:支援磁带阵列将能够让磁带机具有与磁盘阵列相同等级的容错能力,更进一步地保障数据的完整与正确性,也能因为使用多卷磁带写入数据而获得效能大幅度提供的效应。

  2.磁盘影像(Image)的备份:能够提供比文件对文件复制还要高效率的复制能力,因为它能够直接将硬盘影像写至磁带中,或从磁带中直接将硬盘影像写回硬盘中,而不需转换成文件对文件的方式来备份。

  3.磁带管理:自动管理磁带,安排磁盘使用的方式与排程,只要设定一次,日后在备份上就不需以人力操作,让人工维护成本降至最低,甚至不需人工维护(如使用自动换带机)。

  4.智慧警示系统:当备份发生异常事故或是正常作业完成时,可以提供自动通知管理者的能力,比如通过传呼机、电子邮件、网络广播、Event Log、Exchange等来传递信息。

  5.多种文件恢复方式:提供多种不同的文件恢复方式,例如整个硬盘恢复、目录恢复、磁带恢复或单档恢复等能力,以增加使用者在使用上的弹性。

  6.跨平台支持:跨平台支持可以提供相同的解决方式给不同的平台,像是可以从单一网络上备份MS-DOS、W indows 3.1、Windows 95、Windows NT、OS/2、UNIX等不同平台的资料,跨平台的备份不再需要个别备份,而能完整的备份。

  希望每个企业都能根据以上观点选择适合的备份软件和设备,认真规划,确保自己的重要数据万无一失。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