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科学大观>>● 绿色论坛>>〖环保技术〗>>环保技术及理论>>环保科技>>环境激素--人类生存的潜在威胁 zz

主题:环境激素--人类生存的潜在威胁 zz
发信人: gcqf(秋风)
整理人: chanceroad(2000-12-26 21:19:24), 站内信件
环境激素
--人类生存的潜在威胁 
工业化的产物 
  众所周知,在正常情况下,人和其他生物能根据自身各个生长阶段的需要合成各种代谢调节物质,即内分泌激素。正是因为有了它,自然界中的生物才得以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世代相传。然而,近些年来,人类不断发现一些存在于生物机体之外的、具有与人和生物内分泌激素作用类似的物质,有时能引起生物内分泌紊乱,就将之称为环境激素,又称环境荷尔蒙。 

  “环境激索”一词是1996年由美国《波士顿环境》报记者安·达玛诺斯基所著的《被夺去的未来》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但是,它的产生却始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人们采用人工合成的方法生产雌性激素(DES),用作药品。这种合成雌性激素在诞生的同时就被指出有导致恶性肿瘤的危险。近70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大量环境激素在制药、塑料制品添加剂生产、除草剂的使用和垃圾处理等过程中不断释放,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危害。环境激素不易分解,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又可随风飘散,因此,不管其原生地在哪里,都会形成区域性或全球性的威胁。今年以来让欧洲人闻之色变的二恶英,就是环境激素中的一种。 

危害不可小视 
  体内荷尔蒙在分泌后,与细胞中的受体结合,进而深入细胞核,诱发遗传基因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维持生物正常的新陈代谢。而环境激素进人体内与受体结合后,就会在体内发出错误信息,从而破坏生物体的正常代谢、内分泌和生殖机能。环境激素已成为继臭氧层、地球气候变暖之后的第三大环境问题: 

  男婴出生率下降。自70年代以来,加拿大男婴的出率下降了0.22%,美国下降了0.1%。美国科学家说,这可能是杀虫剂等污染物干扰了人类生殖激素的结果。 

  男性精子数目锐减,男性不育症增加。从1986年到1995年,印度男子精子数目平均下降了43%。而1995年之前的20年间,印度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2.5 倍,环境污染却增加了4倍。据统计,俄罗斯目前有400万男子患有不育症。 

  动物雌性化现象严重。英国的一项调查报告说,生活在工厂排污河流的石斑鱼发生了严重的雌化现象。在诺福克郡的艾尔河观测点,接受调查的雄性石斑鱼60%出现了雌性化的特征,不少石斑鱼的生殖器开始具有排卵功能,并出现了两性鱼。研究人员认为,排人何水中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雌性激素是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 

  另外,专家在日本沿海北起北海道、南到鹿儿岛的22个县的93个点对 荔枝螺进行了调查,发现87个点的荔枝螺的生殖系统出现异常,研究人员 在它们体内发现了有机锡。 

岂能掉以轻心 
  环境激素究竟出自哪些化学物质呢?据日本环境厅的一项调查报告说,防止海藻和贻贝附着在船底上的三丁锡、三本锡以及滴滴涕、氯丹、水银、汞、镉、酞酸酯、源于塑料添加剂和洗涤剂的壬酚、垃圾焚烧场排出的剧毒物质二恶英、苯己烯、氯联苯、石棉等70多种有害物质被怀疑是环境激素。目前,人造化学物质约有10万种,每年还会产生大约1000种有害物质。因此,人类已经生活在“环境激素的海洋”里了。 

  专家认为,个人要防止环境激素的危害,除不向周围环境乱丢化学物质外,还须在日常生活中采取一些有效预防措施:一、不要用泡沫塑料容器泡方便面,方便面容器90%是泡沫苯乙烯产品,它是一种致癌的环境激素。二、不要将聚氯乙烯包装食品放在微波炉中加热,因为在高温条件下,环境激素双酚A会从中渗出。选用包装材料时,应选用比较安全的聚乙烯制品。三、不要购买一些塑料婴儿用品和儿童玩具。用聚碳酸酯制造的奶瓶在高温下能释放出双酚A,奶瓶最好是用玻璃制造的。另外,目前大多数玩具也使用了聚氯乙烯。鉴于此,欧盟委员会于11月10日紧急宣布,禁止销售由聚氯乙烯制造的塑料玩具。四、对含有激素的药要慎用,如口服避孕药。这种物质从服用者的尿中流到河川后,造成的激素作用是双酚A的1万倍。五、食用糙米、荞麦、菠菜、萝卜、小米、黄米和元白菜等,容易使环境激素二恶英从体内排出。另据中日两国的一项联合实验证实,让实验鼠连续饮用两个月的茶水,就能使实验鼠的肝脏、胰脏、睾丸等内脏中的环境激素完全排出体外。 



----
祝大家圣诞节快乐
祝大家平安夜快乐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