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bbjmmj(小偷公司)
整理人: duanshun(2004-03-20 09:11:13), 站内信件
|
这个只是我的猜测而已,不知道能有多少符合实际情况。
导弹没有飞机上那种复杂的高精度陀螺仪,只有很简单的机械陀螺,用来控制导弹的飞行姿态。它需要飞机的指示才能飞向目标。制导的波束应该是两束波,一个散射角度较大的,一个散射角度较小的(理论上是无散射的)。把前者称为宽波束,后者称为窄波束。当然,最好是宽窄波束用不同的频率。导弹在正常发射的情况下,会进入宽波束,然后在宽波束中螺旋前进,找到窄波束,并沿窄波束的方向飞行。当然,因为飞机和导弹都是高速机动的,导弹可能随时会偏离窄波束,宽波束始终是有必要存在的。
在飞近目标的时候,因为导弹载机雷达波束的散射作用,它不能精确指示目标的位置,在导弹飞行到离目标几公里(最多十几公里)的距离的时候,弹载的雷达开始工作并寻找目标,在飞行的末段,靠弹载雷达的指引飞向目标。
在导弹整个飞行过程中,最理想的是载机波束能一直照射目标,这样可以达到最大的命中概率。雷达波束照射目标的过程,就是锁定。
因为这种照射是持续的,被攻击的目标可以通过电子设备判断是否被持续照射来判断是否被锁定,这就应该是雷达告警设备的大致功能。
比较先进的导弹,弹体内装备定位能力更好的导航设备,飞行的中断,可以依靠指令的指导飞向目标。这种导弹的中段制导,可以由载机以外的通信设备进行指令制导,载机可以在完成导弹的初段引导后离开。那么为什么初段导引是必须要有的呢?因为导弹刚刚发射出去的时候,飞行状态不稳定,光靠自身的弹载导航设备无法保证准确飞向目标,所以初段导引还需要靠传统的雷达锁定方式来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