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humanmale(艺)
整理人: b8238(2004-03-11 21:41:14), 站内信件
|
前言:全面了解DV的前生今世
朋友,您准备当爸爸了吗?您是旅游爱好者吗?您向往导演的生活吗?您是小电影的爱好者吗?您想和家人一起品味美好的回忆吗?一切的一切,都是理由——一个选购家用DV的理由。
那什么是DV呢?
DV=Digital Video,Digital(数字)是相对于Analog(模拟)而言的,比如家用VHS录象技术和Laser Disc(镭射影碟)是模拟的,VCD和DVD就是数字的。从这个意义上说,PC上的视频处理都是数字的了。
此外,我们也可把DV看成一种格式(Digital Video Format),这是由索尼,松下,JVC, 夏普,东芝等多家厂商联合提出的一种家用数字视频格式。通常我们把以这种格式记录视频数据的家用摄像机称作“DV”机,把记录DV信号的摄录带称作“DV”带。
从目前来看,DV机已成为当今家用摄像机的绝对主流,这是因为DV格式拥有无可比拟的先进特性。
DV格式的基本指标与特点
*码率 25Mbits/s
*720×576,25fps (PAL),720×480 29.97fps (NTSC)
*YUV 4:2:0 (PAL),YUV 4:1:1 (NTSC)
*音频 48KHz,16bit立体声,达到DAT质量,动态范围>85DB
我们看到,DV格式指标与MPEG2(DVD)规格都有一拚,满足电视回放的500线分辨率绰绰有余!而VHS摄录机为200线,S-VH 摄录机为280~300线,8毫米(Hi-8)摄录机为380线左右。
专业网站http://www.adamwilt.com/对DV格式质量的评价非常高,我们来看如下表格:
D-5 (10-bit uncompressed digital) 10
D-1 (8-bit uncompressed digital) 9.9
Digital Betacam,Ampex DCT 9.7
D-9 (Digital-S),DVCPRO50 9.6
DV,DVCAM,D-7 (DVCPRO),Digital8 9
MII, Betacam SP 8.9
1" Type C 8.7
3/4" SP 6.5
3/4",Hi8,SVHS 5
Video 8,Betamax 4
VHS 3
EIAJ Type 1,Fisher-Price Pixelvision 1
该表以10为最高,我们可以看到DV的质量已经比常用的专业Betacam SP还要略胜一筹了。当然,这里比较的只是格式质量,器材质量要考虑光学系统,电路系统的质量。
此外,DV色彩及亮度频宽比普通摄像机高六倍,而色、亮度带宽是影像精确度的首要决定因素,因而色彩极为纯正,达到专业级标准。
还有就是DV具备可无限次翻录,影像无损失的优点:数字格式嘛,您把一段视频Copy来Copy去01代码不会发生改变显然不可能影响其本身品质——当然,DV带本身还是有寿命的,大概可以保证录制40~50次而不致于磨损。
我们看到,主要是通过1394卡来完成DV格式的传输达到信号无损的目的。
这里我们要纠正大家一个错误观点:影音信号的录放并不是数字格式就一定比模拟格式品质高(具体好不好我们要看该格式的各项指标),而是因为做成数字格式容量较小、便于存储和交换数据以及与电脑连接。如果说数字格式一定比模拟格式高的话那我要反问一句:VCD有没有影碟清晰呢?
最后就是DV本身具备便携小巧的特性,我们来比较一下用于存储视频讯息的DV盒带的大小
D V盒带体积(W×D×H,单位mm):66×48×12.2;
VHS盒带体积(W×D×H,单位mm):188×104×25。
DV格式和MJPEG/MPEG有什么异同呢?与顶级的Digital Betacam(DB)又有什么区别呢?
DV的核心压缩算法和JPEG/MPEG一样,是离散余弦变换(DCT)和商编码。
与MPEG不同的是,DV没有采用帧间压缩算法(运动补偿),只是在每一帧内进行压缩,这样可以具有精确到帧的可编辑性。
DV与JPEG(MJPEG)不同的是,DV在同一帧的两个field之间作了场间压缩的运算,使码率分配得到局部优化,从而得到比MJPEG较高的压缩比。DV的压缩比是5:1,质量相当于MJPEG的3:1压缩。
DV摄像机的结构从根本上讲和现在顶级数字的压缩视频记录系统如Digital Betacam(DB),并没有实质上的区别。DV和DB都是分量格式,分别对磁带上的亮度(Y)和两路色度(R-Y和B-Y)信号进行编码。DV使用13.5MHz采样率(同DB一样),但DB用4:2:2编码来增加彩色保真度,而DV是4:1:1编码;DB用10比特代码来提高信噪比,而DV是8比特(即亮度信号从白到黑有2的8次方共256个灰度等级);Digital Betacam 一般采用是2:1的空间压缩比(8位采样),而DV是5:1。
为了避免大家看到分量格式(如4:1:1等)一头雾水,这里解释一下亮度色差取样YUV(YCrCb)的概念,所谓YCrCb是指亮度信号Y和红/蓝色差信号的抽样格式。在DV中,NTSC是4:1:1,PAL采用4:2:0。大家注意,4:2:0并非蓝色差信号采样为0,而是和4:1:1相比,在水平方向上提高1倍色差采样频率,在垂直方向上以Cr/Cb间隔的方式减小一半色差采样,如下图所示。
4:2:2
4:1:1
4:2:0
-----------------------------
DV的码率和存储——我需要多大多快的硬盘呢?
DV的码率是3.6MByte/s,基本上来说,1分钟的DV文件在PC上就是200MB左右,2G的空间可以容纳9.5分钟的DV。换言之,一小时的DV需要13GB左右的空间来存放,而且后期制作需要2倍的存储空间,因此只有10GB的朋友要注意了,只能拍一段做一段,刨除系统和程序,顶多容纳约20~30分钟的“录像”。幸好现在的80G硬盘也不算贵,所以笔者提醒想拥有DV的朋友,大容量硬盘是必不可少的装备之一!
对硬盘速度的要求:以前的非线性编辑系统都是用SCSI Raid高速存储系统,称为AV硬盘,因为当时IDE硬盘接口技术落后,驱动部分也慢,还需占用大量的CPU时间,现在的新硬盘,从UDMA33开始,基本都能满足DV的I/O速度要求。主要指标是看硬盘的持续传输速度,现在的IDE硬盘一般可在6MB/s以上,应付dv的3.6MB/s是足够的了。
关于2G/4G AVI文件大小限制
以前老听朋友说怎么做AVI最大只能做到2G,稍长的片子就要分段处理,太痛苦了,这个主要有两种情况:
1、操作系统本身限制,如Win98只能支持最大2G文件,Win98SE可以支持到最大4G,Windows NT/2000用NTFS可以支持更大。
2、文件格式本身限制,老的AVI 1.0格式文件最大限制也是2G,新的AVI2.0(OpenDML)没有这个限制。这也就是为什么在Win98SE中Premiere5.1最大文件也只能到2G,而象Ulead Media Studio Pro6的type 1 DV AVI采用AVI 2.0(Open_DML),就没有这个限制了。
好了,基于DV的基础知识就到此告一段落了,下面我们将详细讲一下DV摄像机的好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