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t3712(雨桐)
整理人: xiaobd(2001-01-09 21:30:41), 站内信件
|
(二)童年
我的童年在北方的一座小城度过。都说广东人找不到北,凡是广东以外的都被强行划入北方的范畴。不过按照地理位置,我的家乡真是属于北方。那是一座千年古城,小巧玲珑地卧在长江支流——汉水的旁边。城很小,从城东走到城西不过一小时左右。在明代城墙的环抱下,它宛然娇羞的小家碧玉,绽放着亘古不变的微笑。
我始终认为童年有着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没有繁杂的心绪,没有沉重的担子。在青山绿水繁星皓月的映衬下,日子就象原野里的一棵车矢菊,肆意地生长着。
读小学时搬过两次家。不管怎么搬,学校总和我家只有一墙之隔。记得有一次,学校的围墙塌了,我还和同桌一起利用课间回家找吃的呢。爸爸妈妈工作忙,从来没有到学校接过我。放学的铃声一响,我就呼朋引伴,跳绳、过家家、到某个同学家去捣乱,冬天时还会利用路边的积雪和人行道的坡度建设一个小型的简易溜冰场。从学校到家的那段短短的路程是我的快乐家园。现在在我家的前面也是一间小学。放学的时候,门口挤满了大大小小的车。孩子们刚从一个笼子里走出来就被带上车回到了另一个笼子。看着他们那一张张弱小的脸,常会不自觉地生出几声叹息。
我是班上年纪最小的学生。那么早读书是因为我的玩伴们都比我大。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一个个走进了学校,整个大院只剩下我一个,孤零零的,甚是可怜。没办法,爸爸就托人把我也送进了学校。
许是年龄小的缘故,老师们都很疼爱我。上课说话、不停地做小动作,这在我是家常便饭,在老师们眼里也习以为常。读小学的时候,我所担任过的最高职务是中队长,但由于实在无法服众,最后一级一级地退下来,变成了小队长、文娱委员、小组长以至平民百姓。仕途的不顺并没有影响我的快乐。我还是整天地吵着、闹着、玩着、笑着。
爸爸、妈妈、哥哥给予的爱为我的童年撒下了许多温情的阳光。哥哥和我的年龄相差较大。跟别人的哥哥不同,他没有和我一起玩过,也没有为我打过架。我们常常处于分离状态。但至今我仍清晰地记忆着哥哥送我去幼儿园的情景。幼儿园就设在哥哥读书的那间中学里面,与家隔了一条马路。每天早上,哥哥抱着我穿过车河把我送进幼儿园,放学时再抱着我穿过车河带我回家。那是过去的二十五年间为数不多的和哥哥朝夕相处的日子。
爸爸总是很忙,开会、出差、讲课、编书。但闲时,他会带我出去散步,一边走,还一边给我讲故事。爸爸讲故事时绘声绘色的,讲的最多的是三国故事。毕竟,其中有很多就发生在家乡这座小城里。搬家以后,爸爸换了办公室,不用四处跑了,整天坐在那里写文章、看报纸。那段时间,我变得很谗,因为我发现学校旁边有一条食街。于是,一放学,我就跑到爸爸的办公室向他要一毛钱买烧饼吃。爸爸了解了我的这个习惯,每天上班时总是带上点零钱以便满足我的要求。久而久之,我一走进爸爸的办公室他的同事们就笑着喊我:“烧饼来了,烧饼来了。”
妈妈对生活充满了好奇,这种好奇也常常感染着我。记得有一个中午妈妈带我去市场买菜,发现菜场旁边来了一个武汉的表演团,说是团里有一个机器人可以唱歌可以回答观众提出的问题。妈妈的好奇心一下子被勾了起来。她掏出五块钱买了两张票带着我挤了进去。五块钱,在当年可不是个小数目。看完表演,已过晌午。妈妈蓦然想起家里还有个爸爸在等饭吃,于是急急带着我去买菜。谁知掏钱时才发现身上只有几毛钱了。没办法,妈妈只好买几块豆腐打算回去做豆腐煎蛋。走到楼下时,遇到了楼上住的一位叔叔,他看见妈妈拎着大大的菜蓝,打趣说:“主任夫人,买了什么好菜呀?”一打来,里面躺着几块可怜的豆腐。我在旁边早笑开了花。正是妈妈的这种好奇让我在童年的时候坐着火车看到了兵马俑,看到了龙门石窟,看到了雄伟的北京天安门。转到广东读初中的时候,我居然是班上为数不多的看过火车坐过火车的人之一,这足以弥补我没见过镰刀,没见过长在田里的稻子,没见过耕地的水牛,不知道怎么划火柴带来的自卑和缺憾。
我的快乐的童年就这样一去不复返了。(2000年12月24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