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ong1015(色猪)
整理人: marco_0708(2004-03-18 15:10:14), 站内信件
|
下午百般无聊,翻了下没看的碟,找到一张韩片《周末同床》。看着上面写着诱人的“适合18岁以上人士观看”的字样,于是,调低了年老失修的功放的噪音,找个靓位,慢慢观看。
剧情很简单,在大学教英国文学的半职教授容向往自由的无爱的性生活,不想被社会的婚姻制度束缚,在好友的介绍下,认识了年轻漂亮开放的女孩娟,经过枯燥尴尬的咖啡、电影、西餐过程,容提出:住旅馆比打的士回家便宜......
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容微薄的收入无法维持两人的正常生活,娟嫁给了一位医生,而娟也资助容建立起自己偷情的小窝。此后的生活,另容对爱情及生活发生的态度了一些改变。
在中国,五四时期反封建的一个主要动力正是反对买卖婚姻。许多进步青年纷纷违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抛弃他们的“娃娃亲”,寻求婚姻自由的权利。那一时期流行的小说,电影,到处渗透着自由恋爱和自由婚姻的气氛。
古典小说《西厢记》,《红楼梦》,民间传说《梁祝》,都在控诉封建婚姻的罪恶。这样,至少在大中城市,青年人决然地从父母手中夺得了婚姻自由权。
解放后,人民政府同样提倡自由恋爱,反对包办婚姻,也出了许多小说和电影。今天,自由恋爱精神已经成为中国《婚姻法》的基础。婚姻法总则有规定:“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
寻求婚姻自由的主要武器是爱情。感情好,就结婚;感情不好,则可以离婚。据说,以感情结合的婚姻是牢固的。但是,感情是最容易变化的因素。
当两人相互接近时,他们都在用幻象和体验和打量对方。这就是所谓美好的初恋,注视,拉手,拥抱,接吻,言谈举止,衣着打扮,每一个细节都被初恋者赋予了神秘色彩,因而初恋过程就充满了幻想、想象和激情,能够令当事人如痴如醉,为一点点小事而展转反辙,彻夜难眠。
如果没有男女交往的种种禁忌存在,幻象能否滋生?新鲜感能否存在?激情能否存在?雌雄两只狗一碰面就相互嗅对方的阴部,就玩性游戏,它们恐怕是不会有什么要死要活的激情的。
但是,这也有点像小孩子玩耍一样,想象和新鲜感总是要过去的。这时候双方的真实面就显露出来,大家都是平凡人,都会口渴、肚饥、出汗、放屁,怕苦怕累,有着贫穷或富裕的父母、亲友,都居住在各式各样的“土屋”或“金窝”。慢慢地,双方不再有初恋时初始那样的无私无限的奉献,而是开始要求对方的体谅、温暖。
这样,人品、价值观、志趣、爱好乃至家庭背景、收入等因素开始介入交往,各自朋友和家庭圈的评价也会开始介入交往。一旦到这个时候,爱情就开始不那么神圣了。
但是,现在的社会,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的价值观不停的在变,一切都在开放,包括性,一夜情,一夜性已是司空见惯,而且大多数人也能接受,女性的地位在不断提高,女性向往性自由也是无可非议的事情,只要不伤害到周围的人,做什么都无所谓。
但是,性的开放也给一些男人寻花问柳制造了借机会,向往自由,不受制度约束便成了他们良好的借口。的确,法律提倡婚姻自由,一夫一妻是合理的,但真的就可以保护到他们的吗?我看未必,责任和感情才是关键,是维系感情的重要成分,为了自由做性自由的事情都是不负责任的。一些有责任的男人,口里向往性的开放和自由,但他内心感情丰富,知道自己最终需要的是什么,这就是生活。
----
一个中心---DVD,两个基本点---星光随想和军旅生涯,然后一起来云中漫步。
喜欢美的事物:黑色,白色、红色、蓝色、女色,出色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