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ellaella(Ray)
整理人: blue_icy(2004-07-17 21:13:15), 站内信件
|
蠕形螨(又称毛囊虫)是一种皮肤永久性小型寄生螨,多寄生在人或者是哺乳动物的毛囊和皮脂腺内,在人体上寄生是十分常见的,可引起面部酒糟鼻或痤疮(青春痘)。医学称螨性皮炎或毛囊虫皮炎。寄生部位在鼻沟部(为97.3%);颊部(为92.1%)。初始可在口角部出现红斑、豆疹或脱屑,大多数带虫者无症状,只有轻度不适或轻微瘙痒。如不及时进行检查与治疗,炎症反复发作,损害的皮面就可留下疤痕,给人在精神、心理上造成很大苦恼,尤其女性更为突出。就诊者经常可以看到皮肤损伤明显有充血性红斑、丘疹和脓疤。临床上可分为:酒糟鼻型、痤疮型、红斑鳞屑型、丘疹型、脓疮型、鼻赘型、口周炎型和睑缘炎型等。
为此,面部出现病变者应及时就诊。检查方法非常简单,只要在鼻沟两侧皮肤,用弯头镊子压挤使皮脂溢出,置玻片上,放显微镜下检查,即可发现成虫、幼虫、若虫或虫卵,就可确诊。
寄生在人体的毛囊虫分为毛囊蠕形螨和脂蠕形螨两种,其各期的发育必须在人体上进行,常寄生于头皮、乳头、面、胸、臂等处的皮脂腺上的毛囊内,以皮脂腺较丰富的颜面部最多。一个毛囊内常有6个以上虫体群居,多者可达18条。成虫与若虫多分布于毛囊皮脂腺管的上端,卵和幼虫及部分成虫则在毛囊皮脂腺管内和皮脂腺内。
蠕形螨主要刺吸人体细胞和皮脂腺为食物,少食角蛋白。其发育最适温度为37℃,具向光性,对温度敏感,其活动能力随温度上升而增强,45℃最活跃,54℃可致死。对外界环境具有抵抗力。夏秋季在人体寄生的密度最高。
成人可经接触如贴脸、亲吻、抚摸等行为或共用毛巾、脸盆、枕巾等方式感染。人体被毛囊蠕形螨感染后,侵入皮脂腺内,并深入毛球和皮脂腺内,由于虫体的机械刺激和其排泄物的刺激而使组织出现炎症反应。由于其不断繁殖与破坏,逐渐引起毛囊和皮脂腺球袋状扩张与延伸,甚至增生肥大,形成鼻赘;更可引起毛干脱落,毛囊皮脂腺增生腺口扩大,由于雌、雄虫体在毛脂腺口处交配,交配后雌虫再潜回或侵入附近的毛脂腺内产卵繁殖
、传播,致使化脓性细菌侵入而继发毛脂腺炎、痤疮和疮肿,出现一系列面部损伤与病变,影响容颜美观。
蠕形螨防治:
(1)注意个人卫生,不使用他人浴巾、毛巾、枕巾,不将脸盆或毛巾摞在一起。
(2)经常用热水、药皂清洗面部,不擦雪花膏之类的化妆品,以免阻塞毛孔,影响皮脂代谢。
(3)口服灭滴灵(甲硝唑),成人每次200mg(一片),每日3次,连服7天,停药后10天再服7天。
(4)外搽灭滴灵冷霜、肤螨灵或10%硫磺软膏。第一次涂后隔10分钟再重涂一次,2-7天为一疗程。尤其要在每晚睡前涂抹,便于雌雄虫体在夜间爬出毛囊交配时将其杀死。
(5)蠕形螨是一种永久性寄生螨类,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的途径传播、感染,因此,在集体生活环境中,一个人有"青春痘",其他人就应注意。
---- 我飞到山边
那里有盛开的花蕊
它在随风摇摆
它在隐瞒等待
假若你感到温暖
那不是我的嘴
那是阳光在颓废
因为我是蝴蝶
是自由的
蝴蝶不愿沉醉
EllaStyle留言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