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xguojz(静\思)
整理人: yxguojz(2004-06-04 11:57:55), 站内信件
|
大叶,问问你大松大软
杨氏太极有一支特别强调练拳时的大松大软,你练的就是吧?大松大软是怎么个松法软法?是不是不光要松,还要有点懈?大叶兄弟,能讲讲吗?
一开始别求什么大松大软,效果慢,大松大软说的是一种体会,而不是方法。
“大松大软”四字是李雅轩的招牌,后学若局限于此四字上,会受害。
-----------我的看法
大松大柔就对了,大松大软,一个软字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哪家拳术都讲松柔,可没谁讲软.我还以为是杨门的秘传呢,哈哈.
形意是越松柔功夫越深,当然是练到以后自然的松柔,不是刻意的松柔.明劲偏刚,暗劲就柔多了,等到了化劲,我想,一定是大松大柔了!
牛春明(敬轩),李春年(雅轩),田兆磷三人并称杨门三轩,字(X轩)是由杨健候前辈给的,杨健候前辈代子(杨澄浦)传艺,当年杨家的旺盛基本是三轩打出的,现在只要是三轩的入室传人,没一个不会打的。。。。。
已前有一个叫长春树的影片,是公开放影的,我师爷牛春明就演示了掌中停鸟鸟难飞的绝技,现在社会上可能找不到了这段影片,在国家电影挡案馆应该有,如有机会看到就好了。
大松大柔只要是真传的必然是这样,但要主意的是大松大柔不是练拳的方法,是练拳到一定火侯自然而然表现出的状态,那些学成松懈了的,只是真言偶听罢了。。
把大松大柔比做写草书比较合设,看似一点没章法,却有刚劲串连其中
转身兄,大松大软应为大松大柔吧,你们形意前辈都是这样的练的,以我的水平不能解释
大松大柔,在这只好借助李仲轩前辈的论术,希望对你有些帮助
-----尚云祥没有一般练武人身上逼人的气势,但双跟清亮,一举一动都显得悠然自得,令人自然升起崇敬之心。这种特殊的气质,是因为他的拳法能涵养身心。
-----唐维禄文化程度不高,人却很文雅,平时总是懒洋洋的,拿着个茶壶一遛达能遛达一天,性子非常温和----
---有一次尚云样看人练拳看得高兴,两手抱在额前,浑身左摇右晃,节奏上好像在跟着练拳的人一块比划------------------
----后来慢慢地走路的姿势起了变化,和尚云祥很像,温温吞吞的非常散漫.此时行拳便有了一种空空松松的自然感------------
---尚师讲,程廷华打八卦,劲力浑身鼓荡,感觉不到他在打,只感到他在动。大蟒蛇从头到尾都蹭着劲,才能爬动得起来,这种威势,又怎是打一拳踹一脚所能比?
----- 云法的要点,是它的特殊之动。练时不要求快求敏捷,那样就成了体操、田径的动。这种动犹如早晨不想起床赖在被窝里鼓悠的动,犹如深夜里倦意一起伸懒腰的动,是一种天然之动。.....薛颠的云法要“荡荡流行绵绵不息”,----
转身兄,我看到李仲轩前辈的形毅拳述真时很惊讶,完全不同我心中的形毅拳,倒和我师传太极很近,大松大柔决对是两种拳最后的表显,另尚师以微动桩代不动桩,和我门太极以盘慢架代站桩接近,解开了我心中多年的迷团。。。
大松大柔在李仲轩前辈的形毅拳述真里描诉的很清楚,练法也藏在里面,李仲轩前辈真是做了一件大好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