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古今纵横>>社会百态>>【人文】--布老虎>>从“饿要死”说开去

主题:从“饿要死”说开去
发信人: zmsz(宝哥)
整理人: yerk(2004-07-05 19:41:22), 站内信件

214  
现在谁要是问这是什么意思,我估计这人一定是火星上来的。  
我只是纳闷:一贯对4字忌讳如鬼的中国人,却怎么偏偏对这含情脉脉。而且是极其惨无人道的“饿要死”。  
福州从去年开始,车号就没有4了,说是鼓励汽车消费。  
可在214的今天,城市街面成了玫瑰花喷芳吐香艳艳的世界。红男绿女们兴趣勃勃谈论着上那过节;酒楼饭店、宾馆百货间间红绸大展:情人节大放送。  

说真的。  
我不知道花界中,并不起眼的玫瑰花今日为何如此爱宠;也不知道国内是从什么时候盛行情人节的;也说不清楚情人节的由来,据有知之士说情人节的版本至少有三个;  
更搞不懂,怕得要4的中国人,却在今天如此不忌。  

77  
牛郎会织女。  
这个连我90多高龄的外婆都会时不时念叨的;也是老头老太们记忆中所剩无几美好日子;也是全世界自从有人类开始以来最古老的情人节。  
人们捧着麦深情万种唱着:树上鸟儿成双对,我与娘子把家还。  
人们口沫生津胡思乱想的看着:小姐红娘焚香后花园,张生鸢鸢私会西厢房。  

却为何会被那些娇女酷男们,把这个读音“吃吃”,吉利到不能再吉利的重叠吉祥双号,当成村姑乡妞、铁柱狗蛋们过的古旧过时的日子。  


记得去年。  
我参加孩子上的那所中学,招开的新生家长会。  
年青老师一本正经的站在台上,对着新生父母们说道:“要求管好、抓好自己孩子的学习,对英、语、数要下苦功。特别是英语,在这三年要记下二三万个单词,要看N十本英语原著、要订X种英文报刊”等等。  
别以为她是开玩笑。我看了孩子的课程表,英、语、数的份量明明白白告诉我。  

我不知道别国的中学,是否也开英语课;  
我也不知道别国的中学对英语重视的程度是否超过母语;  
我只知道在中国没有英语是万万不行的。  
那可是考核一个人是否有水平、能否胜任岗位工作的标准;甚至是决定你、我、他在国内一生是否有所作为的标杆。  

考大学英语算满分、招人要看英语过几级、评职称先得看英语成绩。  

人的精力和生命都是有限的。  
让全国的莘莘学子们把学习的大好时光,花在啃英文背单词上,除非是想让英文成为中国每二母语,要不就是觉得的中国落后到连文字都比英文丑陋。  

有人说:学好英语,是学习好国外的先进技术保障。  

不错。现代科技起源于英美,但语言与科学技术并没有必然联系。  
因为文字只是工具,就象汽车、就象电脑。  
并不是所有人都要拥有汽车,才能走的远;  
并不是所有人都要拥有电脑,就会懂的编程设计。  
因为它们跟文学一样不过只是承载介体,而不是所有。  

看看,把英语当做官方语言的印度、新加坡;再看看,不会说英文的日本首相。  
想想,不会说中国话的大英帝国,不是把发明火药的中国人打得割让香港,再想想,埃及、罗古、波斯帝国,还不是一个个被不懂它们语言的番国所征服。  
科学技术与语言是否必然关联,岂不一目了然。  

我们已经没有了烟火爆竹,过着寂寞的春节元宵夜;  
我们已经不再对月焚香心语心愿,过着别人“饿要死”的情人节;  
但愿,我的孩子已后说的还是中国话,写的还是方块字。  



一种文字代表一种文化;  
一种文化代表一种生活方式。  
一种生活方式代表着这个民族特征。  
一个放弃自己文化的民族,终将走向没落。  
  
 
 
 



----
http://www.kam-tai.org/culture/dong/picshow/image/laoran.jpg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