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情感世界>>○ 青春无悔>>〖点点微风〗 >>声声有情

主题:声声有情
发信人: y.h.f(色兔子)
整理人: lee_boo(2004-04-21 23:54:57), 站内信件
  回想起学生时代,曾经历过这么一段时期,每个人都着魔似的沉溺在一个交笔友的游戏中,每人都热衷于一个小小的广告平台把自己推销出去,电台也好,刊物也罢,总之是无孔不入,我不知道交友的动机到底有几种理由,但通过那段短小的广告语让自己提高知名度,确实让不少梦幻中的少男少女趋之若鹜。 

  其实,寻找笔友的过程与今天网上聊天室闲逛的动机是相同的,差别仅仅在于一个真实的姓名,我也曾想过交一个兴趣爱好相近的笔友,因为世上没有一种异地朋友的交流方式比得上一张泛着墨香的信笺来得动心。但我所看到所谓兴趣简介栏中,几乎都是相同的,都喜欢音乐。 

  当然,学生们所谓的喜欢音乐是指流行音乐,绝对不会是莫札特的C小调幻想曲,又或是梅兰芳大师的贵妃醉酒,更不是阿炳的二泉映月。 

  我不是什么声乐研究员,我也辨别不清所谓的流派类别,对我来说,好听的声音就是音乐,即使是婴孩的啼哭声,也等同于天籁。 

  音乐确实是奇怪的,世上只有不能沟通的语言,却没有不能沟通的音乐。甚至我无法记起牙牙学语时妈妈在我耳边哼唱的歌谣,但每当好梦正酣时,那记忆深处的韵律会在我的耳际反复吟唱,让好梦陪伴到天明。 

  五岁时,我曾幻想自己会弹得一手好钢琴,并不是想成为什么演奏家、音乐家之类的,根本没有那种什么家的概念,只是慨叹于十只手指竟然能在钢琴这一笨重的家伙中敲击出如此美妙声音,甚至,我能把书桌想象成钢琴,把手指放在上面胡乱地按,那是属于我个人的演奏会,哪怕是俏然无声,但孩童丰沛的幻想力告诉自己,世上最美妙的声音正从我的手指下逸出,飘向不知名的远方。 

  那是一个疯狂的童年,没有人知道我是多么的热爱声音,乡村中根本没有那种奢侈品,也没有人会理会孩子心中那些不着边际的浮想,但只需有悦耳的声音,我便忍不住驻足细听,鸟啼蛙鸣,虫子唧唧叫,又或是泛着悲伤色调的粤曲小调都是美妙的声音,我永远都不能忘记妈妈在除夕夜做年糕时一句一句教我哼唱小调的情景。 

  后来,上小学了,想不到乡村的小学中会有一台钢琴,这是一个让我傻笑足足有一个月的好消息,问题是,那台锁在会议室里的钢琴如同高处重楼的深闺小姐,不可望也不可及,如何能让我接近它呢?哪怕只能触碰它那封尘的盖子。会议室的大门从来都不会对学生开放的,但也有例外,直到五年级,我终于等到机会了,我认为那是我累积了五百年才有的好运气,从来没有想过当值日生打扫会议室是一件多么令人兴奋的事情。我怀着敬畏的心情轻柔地为这台钢琴拭去灰尘,甚至巴不得用自己的衣袖来擦拭也在所不计,当时,我认为自己已是这个世上最幸运的小孩子。 

  我曾为做一个用长短、厚薄不一的竹板做成的风铃把邻居的五株竹子放倒,让妈妈赏我一顿“竹笋炒肉丝”;也曾为了一只唱歌好听的鸟儿从树上摔下;更为了不能入选小学生的军鼓队哭了一天一夜,因为我的个子太小了;甚至我把爸爸新买的闹钟当作一件乐器让它反复鸣叫,以致闹钟不足一星期便声嘶力竭,让爸爸误以为售货员给了他一只不合格的闹钟而去商店理论 … …找不到任何理由解释我对声音会如此热衷,像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情感。哼一首快乐的调子会把全身欢乐的细胞调动起来,心情低落时总会找到共鸣的音乐来铨释当下的心情,如同欣赏贝多芬《欢乐颂》时,经历着强烈、震撼的心灵撞击,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倾泻出撼动神经纤维的激情,而肖邦的《送葬进行曲》会让身体的每个分子都沉浸在哀伤的海洋里。 

  童年就是在这样执着而又患得患失之中渡过。能接触真正的乐器是在高中年代,一般规模较大的高校都会有自己的鼓乐队,虽然难登大雅之堂,只能演奏简单的乐曲,如《欢迎进行曲》、《运动员进行曲》,已足以让我放弃所有的兴趣,一心一意迷倒在一支单簧管上去。后来,负责指挥的老师问我有没有兴趣去市里的管弦乐团,我想都不想就答应了,甚至不曾考虑过自己是否有能力应付。 

  实在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置身于管弦乐团中成为其中一分子的那种美妙感觉,更想象不出平常练习断断续续而又单调的曲谱在溶入大家庭后会是多么的和谐动听。不同的乐器、不同的音阶,不同的乐谱混合在一起,不但互不干扰,也不会造成噪音,合成了世上最震荡人心的和谐。大提琴、中提琴、低音提琴在热情吟唱的小提琴带领下,流放出优雅迷人的旋律;长笛与短笛如同林中的百灵鸟,清脆的音色从众多的乐器中穿插而出;小号与长号清亢而有力,爆发着让人震撼的激情;双簧管与单簧管永远都是领导者的本色;敲击乐器的喧嚣如同流星划过天际般让人惊诧;圆号、大号、巴松则更像隐藏于人群中的智者,以它们的低沉牵引着乐章的方向,又似在回应着高音乐器的疑问。那是一种无法向旁人描述的喜悦,只有置身其中,才能真切地感受到被声音海洋所淹没的激情。直到谢幕了,我还沉浸在《四小天鹅》的轻快中,而忘却了下台一鞠躬。 

  直到毕业了,我必须离开这个城市,我含泪挥别了这个让我拥有终身美好回忆的大家庭。 

  我依旧不会弹钢琴,也不打算去学,只是每当看到钢琴都会让我产生对声音更痴迷的原动力,这么多年的寻寻觅觅,患得患失,我学会了聆听,因为世界值得我去聆听,因为聆听让我得到了其它无可比拟的满足感。 

  欢笑声,尖叫声,呼喊声,咆哮声,叹息声,啼哭声,歌声,风声,雨声… …我愿倾尽我一生去聆听这些发自生命的呼声,把它圆润成最美好的,交错成独特的命运交响曲,伴我走过无数个时光岁月,它让我着迷,像生命的精灵,穿透人的整个身体,引领着各个器官发出共鸣,让每一个细胞,每一根纤维都跳跃起来,久久不绝地撼动着我的灵魂!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