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古今纵横>>军事武器>>军事天地>>兵法韬略>>彭德怀与巴顿之比较>>彭德怀与巴顿:东西方战神指挥艺术之比较(三)

主题:彭德怀与巴顿:东西方战神指挥艺术之比较(三)
发信人: dd-xx(倦客)
整理人: duanshun(2004-02-08 10:00:36), 站内信件
    在朝鲜战争中,彭德怀在实施第二次战役时,也是将近40万大军隐藏在靠近中国边界的大山中,用打了就跑,丢弃辎重,释放俘虏等办法引诱美军进入这巨大的包围圈。当美军全线进攻后,志愿军突然收缩巨大的包围圈,在二十四小时内,一举全歼美军右翼之韩国第二军团。同时左翼的美军也遭到重创。随后,志愿军迅速撤出战斗,第二次战役圆满结束。

  与彭德怀不同的是,巴顿则不善于打灵活战和攻坚战。他往往用坦克迂回敌之侧翼或敌后实施正面的闪电突击,力争一举抢占要津。在1943年的西西里岛战役中,巴顿指挥的美第7集团军,就是将扩大范围机动和两栖作战相结合,然后伺机向敌军防线快速迂回的。接着,巴顿指挥部队以惊人的速度向北推进,于21日占领卡斯尔、22日抵达巴勒莫。攻克巴勒莫后,又乘机夺取了墨西拿,从而一举将德军驱逐出西西里岛。

  虽然在战争中,彭德怀和巴顿都注重部队的快速推进。但不同的是,彭德怀在快速推进中更注重防御,同时利用夜战近战歼敌,敢于断敌后路。在1950年12月的第三次战役中,志愿军曾突破敌三八线阵地,美军被迫撤向汉江以南。虽然,志愿军在追击中向南推进了100余公里,但仅歼敌2万人。此时,彭德怀意识到其中有诈:美军企图引诱志愿军继续南下。于是,他下令迅速收兵,停止攻击,实施全线防御。在顶住美军的反攻之后,彭德怀便乘机发起全线进攻。

  从战略的角度说,防御是为了更有效的进攻。拿破仑就曾说过:“战争的全部艺术就是一个非常合理而十分慎重的防御,而继之以一个迅速而大胆的攻击。”

  与彭德怀相比,巴顿则注重于在远程攻击和追击中的快速推进。1944年6月,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巴顿指挥的美第三集团军以装甲兵为开路先锋,长驱直入。在28天的战斗中,美军向前推进1000多英里,歼敌140万。巴顿的推进速度之快,不仅令德军出乎于预料,甚至连美军自己也深感震动。不过,巴顿却对防御战嗤之以鼻,而强调进攻是取得胜利的唯一有效的手段。同时,他也反对战争的侧翼安全论。他认为,在快速推进中不给敌人以任何喘息之机是获得胜利的重要因素。

  但不能因此而说彭德怀不善于指挥攻势战。事实上,在著名的百团大战中,他不仅成功地运用了大兵团作战,而且还采取了迅速而主动的突袭,给日寇以沉重的打击。

  我们说,战争的胜负往往有着诸多的因素。同样,军事家们在指挥艺术上,也因这诸多的因素所制约而具有不同的特点。但有一点应该是相同的,那就是一切从战争的实际出发,制定自己的作战方式。换而言之,指挥艺术的基本点就是用己之长克敌之短。




----
随着时光流逝, 
一切将变得模糊。 
只有你依稀的笑容, 
永远留在我内心深处。  http://pics.skyhits.com/tubby1210/0312/guanshui/images/jyw3068_jpg.jpg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