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duanshun(灰衣人)
整理人: duanshun(2004-02-08 09:58:55), 站内信件
|
提起大威力的半自动手枪沙漠之鹰(Desert Eagle),很多人都知道是以色列军事工业公司(IMI)的产品,但实际上它是明尼亚波尼斯市的马格南研究公司(Magnum Research Inc.)研制的。
1979年,在马格南研究公司有三个人想要研制出一种发射.357马格南左轮手枪弹的半自动手枪,当时他们的研制计划名称为“马格南之鹰”(Magnum Eagle)。这三个人是J. Lindig、J. Skildam和H. Z. Skildam,而马格南研究公司的创办人——B. White负责技术的细节和开发。马格南之鹰的设计目的是作为靶枪和狩猎手枪。第一把原型枪在1981年完成,并在1982年公布,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回响,这种.357马格南口径的半自动手枪巨大的威力和漂亮的外形引起很多射手的极大兴趣。然后,马格南研究公司需要寻找一家大公司来生产这种手枪,不久就找上了IMI。为什么是IMI?目前还缺乏这方面的资料。总之,这种手枪在1983年开始以IMI生产的“沙漠之鹰”的形式开始生产和销售,不过直到1985年,.357口径的沙漠之鹰才正正式式出现在美国手枪市场的售货架上。为了追求比.357马格南更大的威力,因此在1987年推出.41马格南型,不久又推出了.44马格南型,在1994年又推出了.50AE口径,而在1998年又推出了不太有前途的.440 Cor-Bon口径。
1992年,由于美国政府对进口枪支进行限制,因此销往美国的沙漠之鹰就由IMI生产零部件,运往美国后由马格南公司进行组装和最后的加工。于是IMI将未经处理的半成品运往美国,由马格南研究公司进行镀铬、镀镍、镀金及抛光等表面处理,并对枪管及其他组件进行精加工后重新组装,这样就以“Made in USA”的形式继续在美国市场上销售。
沙漠之鹰彪悍的外形,不是任何人都能控制的发射力量,这是任何小巧玲珑的战斗手枪所不能替代的,这种特点使它受到好莱坞的注意,在1984年由Mickey Rourke主演的一部动作片《龙年》(The Year of the Dragon)中,沙漠之鹰第一次在电影中登场,从此以后,沙漠之鹰在近500部电影、电视中亮相,这里的统计还不包括美国以外的影视作品,当剧本中提到“有强大威慑力的手枪”时,几乎都是选择沙漠之鹰作为道具。国内的电影观众印象最深刻的恐怕是阿诺德·斯瓦辛格的电影《最后的动作英雄》(The Last Action Hero)里面那个一边驾驶敞蓬车一边单手用沙漠之鹰将歹徒打得落花流水的形象。
由于受电影和第一人称射击游戏(尤其是CS)的影响,沙漠之鹰在国内似乎有很高的威望,但据国外的枪迷说,尽管国外也有些人受电影的影响而去购买,但沙漠之鹰实在太大、太重,而且很容易出故障(发射时手腕不稳可能导致抛壳失败),又挑子弹(购买时随枪附有一张名录告诉你应该用什么牌子的子弹),因此很多人又马上卖掉,在枪店中有许多二手的,600美元左右。
实际上,沙漠之鹰并不是合适的自卫或战斗手枪。为什么这样说呢?虽然沙漠之鹰深受好莱坞的电影制作人的喜爱,以至几乎每个猛男(还包括像尼基塔那样的猛女)在打.50 AE沙漠之鹰时连眼都不眨,由此产生的误导是使人认为马格南口径手枪是很普通的玩意儿。但是,电影和游戏都不是合适的参考资料。
首先,沙漠之鹰的设计目的就不是为了战斗或自卫。如文章中开头提到,沙漠之鹰手枪的最初设计目的仅仅是为了打人像靶和打猎,就这一点而言,沙漠之鹰的性能的确比大多数手枪优越。但是我们先看看,在典型的自卫射击的情景中沙漠之鹰的表现会怎样。一般来说这些情景大多数都发生在室内的,而且能见度低,有时甚至是漆黑一片,差多不那样子啦。在自卫情形中大部份的射击距离都是在10米内,或者更近。
准确性——10米是一个相当近的距离,沙漠之鹰最优越的一点就是它非常精确,但是在这个距离里射击一个人体大小的目标而不是一个硬币,这个优点能起到什么重要作用呢。当然你也许想要一把更精确的手枪,但这样的手枪却不能提供更精确的伤害程度,而且价格很贵。在这个距离内,一把普通的便宜的手枪就能达到所需要的精度。
重量——如果你查看沙漠之鹰的数据你会发现沙漠之鹰的.50 AE口径重达2公斤,这种重量在靶场射击时是有助于控制后座力的,但较大的重量意味着较难的操作,即使双手握枪也很难长时间瞄准与射击,而且还有出枪动作呢。显然这种手枪的重量如果减掉一半会比较容易操作,尤其是在自卫情景的心理压力之下。
尺寸——沙漠之鹰比普通手枪要大得多,可以说是一把非常大的手枪,难于隐蔽携带,虽然在家居自卫情形中这点并不重要,但是大尺寸也意味着难操作,而且由于握把粗大,手掌小的射手单手很难握稳枪。
枪口焰——.440 Cor-Bon和.50 AE的火球是非常大的。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如果在昏暗的环境下突然遇到强烈的闪光,视网膜上会产生残留的影像,因此在昏暗的条件下进行自卫射击的话,在开了一枪之后你需要花上一些时间来恢复视觉。相信不会有人反对“在近距离交火中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可靠性——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假设你就像阿诺德一样健壮,能够轻松地把玩这种又大又沉而且后座力强大的武器,而你也不在乎枪口焰大的影响,但是如果你的枪卡壳了呢?你会发现自己处在一个非常不利的位置。每一个射击自卫术培训班都会教你怎样快速排除枪支故障,但在手枪对手枪这样的近距离战斗情形中,手上武器的可靠性还是相当重要的。当然在任何一种手枪上都可能发生故障,但是沙漠之鹰排除故障的操作却不是那么便捷,因为沙漠之鹰发射的子弹比较长,因此它的套筒行程也比其他手枪长,而且它的握把大,手掌稍为小一点的人都不能快速地按下弹匣卡笋,再加上它的尺寸过大,操作起来也不那么敏捷。
后座力——这是沙漠之鹰一个广为人知的缺点,当然,也并不是说沙漠之鹰的后座力就无法控制,每个人在经过一些练习并能注意到一些细节的话,都可以做得到。这些射击技术听起来很简单:手腕不要太软,要绷得紧紧的,伸直手肘,要用肩膀来吸收后座力,不要托弹匣底部。当然,在靶场上绝大多数人只要花上一点时间做好准备就能打好沙漠之鹰,但是如果在有心理压力的情景中呢?比如说自卫,恐怕大多数人在紧张的心理压力下都会忘掉某些细节。最近就听过一个极端的例子——有个初次打.44马格南 AUTOMAG的人因为没有注意握枪动作(据说他的打枪经验也不多),第一枪就右手腕骨折,不过这个例子也太极端了,真假也无法证实,但.44马格南的后座力的确不能小瞧。因此,对于普通人来说,一把对射击动作没那么挑剔的手枪会更适合。如果是.357马格南的后座力相对来说会比较温柔,但是据说.357马格南弹在沙漠之鹰上的表现并不怎样(许多国外的沙漠之鹰FANS都是这样说的),所以大多数人都是购买.44马格南型。此外沙漠之鹰的后座力大还会产生另一个问题——恢复时间,在极端情形中能够进行快速射击也是很重要的,换句话说,在打出一枪后要用较少的时间去瞄准目标打第二枪,或瞄准下一个目标。
下图为沙漠之鹰手册上关于射击方法的介绍,其实沙漠之鹰的后座力也不至于大得像某些人传说的那样要体重80公斤才能打,射击经验和要领比体重更重要
停止作用——这是销售商和沙漠之鹰爱好者最推崇的一点。引用老美的BBS上一些射击老手的发言:一发命中要害的.22 LR的停止作用也比一发不能打中目标的.50 AE大得多。当然,许多射击教官都会强调先敌开火和首发命中的重要性,但是综合以上的各种因素,这把难于操作的大手枪在普通人手里、在紧急的突发事件情况下的首发命中率并不比其他手枪高,甚至可以说更低——光是出枪和瞄准这两步你就得比别人花更多的时间,何况要打得好还要注意一大堆射击姿势的细节。
自卫是不适合了,那么进攻呢?进攻型手枪——这是由Mk23所带起的一个新鲜词。许多沙漠之鹰的销售商也是着力宣传它的大威力、高精度、远射程,足以一枪制敌,很适合特种部队使用,但这些宣传词都是说给那些面对着琳琅满目的枪架未下决心的新手听的,有经验的射手都不会把它列作战斗手枪的首选,事实上从军队到警察,包括特种部队都没有使用过沙漠之鹰。Mk23本身只不过是USSOCOM坐办公室的人给出的命题作文,仅从HK公司交功课的情况来看算是成功的,但是海豹队员却宁愿带一把小巧玲珑的M9或SIG P226上战场——自己手上有着各种各样精良的进攻型武器(步枪、冲锋枪、霰弹枪、机枪),为什么要拿一把又大又重的手枪做进攻武器呢?
综上所述,对于普通平民来说沙漠之鹰用作自卫是不适合的,而对于特种部队来说,他们也不愿意用手枪做进攻型武器。那么沙漠之鹰是不是一无是处呢?也不是。前面已经提到过两遍了,沙漠之鹰的设计初衷就是用来打靶和打猎的,作为靶枪或狩猎手枪,沙漠之鹰是非常优秀的,尤其是打猎,百米以上的有效射程,接近长枪的威力,其他手枪都做不到这点,何况猎手一般也不会等野猪跑到面前才开枪,所以上述那些不适合战斗或自卫的缺点对于打猎来说并没有负面的影响。目前,沙漠之鹰也确是被定义为狩猎手枪在市面上销售的。
结构
沙漠之鹰的多边形枪管是精锻而成,标准枪为6英寸长(152.4mm),另外也有10英寸(254mm)的长枪管供选用。由于枪管是固定的,并在顶部设有瞄准镜安装导轨,因此可以方便地加上各类瞄准镜。套筒两侧均有保险机柄,左右手操作,弹匣是单排式的,不同口径型号的弹容量不同。握把是硬橡胶制成,但在马格南公司也可特别订制其他的握把。
从左到右:10mm AUTO、.357马格南、.44.马格南、50AE,只有最左边的子弹不是沙漠之鹰所用的
沙漠之鹰与其他自动手枪相比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采用导气式开锁原理和枪机回转式闭锁,这是因为它发射的马格南左轮手枪弹的威力太大,一般大威力自动手枪所用的刚性闭锁原理根本无法承受。
沙漠之鹰的零件分解图
1. 枪管 11. 抛壳装置固定销 21. 击针簧 31. 阻铁固定销
2. 准星 12. 抽壳装置 22. 左保险杆 32. 击锤组件
3. 导气活塞 13. 抽壳簧 23. 枪机定位杆 33. 弹匣卡笋
4. 枪机定位杆 14. 枪机 24. 击针止动销 34. 套筒座
5. 枪机定位杆簧 15. 照门 25. 复进簧组件 35. 弹匣卡笋簧
6. 引导杆 16. 保险杆螺杆 26. 扳机组件 36. 弹匣卡笋固定销
7. 抛壳挺 17. 右保险杆 27. 枪管定位装置 37. 空仓挂机簧
8. 套筒 18. 保险簧 28. 枪管定位簧 38. 空仓挂机柄
9. 抛壳簧 19. 右保险杆 19a. 左保险杆 29. 枪管定位销 39. 弹匣组件
10. 抽壳装置固定销 20. 击针 30. 击锤固定销 40. 握把组件
---- 网易广州社区奇幻文学版
网易广州社区药品仓库版
药师在线
QQ:358901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