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古今纵横>>历史长河>>论点交锋>>火器在壬辰战争中的作用辩>>4Re:倭人的丰臣秀吉侵朝纪实看火枪对第二次中日战争的作用

主题:4Re:倭人的丰臣秀吉侵朝纪实看火枪对第二次中日战争的作用
发信人: gzhgalex(岭海和风)
整理人: swataoren(2004-02-08 01:54:56), 站内信件
【 在 swataoren 的大作中提到:】
战争的胜负,天时,地利,人和,将领才能等,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单以一两个孤立战役论述成败,是有失偏颇的.
在以冷兵器为主的军事对抗中,也有着数量更为悬殊的战例,明英宗的50万大军竟然败给了也先的2万蒙古军,连自己都当了俘虏,这又该怎么说呢?

在明代至清代前期,中国在与西方或西式装备的其他势力的军事对抗中只是互有输赢,并不明显吃亏:
战例:
明汪鈜在广东击溃葡萄牙人;明李如松在朝鲜击败日本人;明郑成功在台湾击败荷兰人;清康熙在黑龙江击败俄国人;清乾隆在西北挡住了俄国的渗透等等.
但在与北方游牧骑兵的对抗中却麻烦不断,尤其是明就更是如此,我想,这多少能说明一些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当时火器在不断改良当中,所以越到后期,中国就越吃力了.但在这次中日战争中,则还是早了一些.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