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angyeung(紅樹林)
整理人: e_e8(2004-02-05 12:04:39), 站内信件
|
【 在 kvsuko 的大作中提到:】
:香附子是什么?与附子有什么不同?功效有什么不同?那白附子又是什么?为什么我在药材店买不到香附子?
:......
【药 名】:香附
【拼 音】:XIANGFU
【英文名】:Nutgrass Galingale Rhizome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莎草科植物莎草的根茎。
【功 效】:理气解郁,止痛调经。
【主 治】:治肝胃不和,气郁不舒,胸膛胁肋胀痛,痰饮痞满,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性味归经】:辛微苦甘,平。①《别录》: "味甘,微寒,无毒。"②《本草衍义》: "味苦。"③ 《滇南本草》: "性微温,味辛。"④《纲目》: "气平,味辛微苦微甘。"
入肝、三焦经。①《纲目》: "手足厥阴、手少阳,兼行十二经、八脉气分。"②《雷公炮制药性解》: "入肺、肝、脾、胃四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调敷或作饼热熨。
【用药忌宜】:凡气虚无滞、阴虚血热者忌服。①《纲目》: "得童子小便、醋、芎QIONG、苍术良。 "②《本草经疏》: "凡月事先期者,血热也,法当凉血,禁用此药。"③《本草汇言》: " 独用、多用、久用,耗气损血。"
【药物配伍】:1、配紫苏梗,一血一气,气血双调,理气解郁,行气止痛,治脘腹胀满不舒等症。2、配苍术,舒肝理脾,常用于肝脾郁结诸症。3、配乌药,顺气止痛,适用寒郁气滞引起的胸闷腹胀或胃腹疼痛等症,也可治肝郁气滞之月经不调等症。4、配黄连,行气泻火,一疏一清,使心火去,郁滞解则疼痛除。常治火郁胸满疼痛。5、配高良姜,温中散寒,理气止痛甚效,常治肝郁气滞,胃寒脘痛,胸闷不舒。6、配艾叶,共奏暖血温经,理气止痛之效。常治疗妇女因情绪不畅,肝气郁结,又加感寒而腹痛,胎动不安等症,也可治疗男子少腹隐痛,睾丸冷痛等症。7、配檀香,用于肝气郁滞,脾胃失和而见的胸胁敝胀,嗳气叹息,不思饮食,胃脘疼痛等。
【药 名】:附子
【拼 音】:FUZI
【英文名】:Prepared Common Monkshood Daughter Root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毛茛科植物乌头(栽培品)的旁生块根(子根)。
【功 效】:回阳补火,散寒除湿。
【主 治】: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拘挛,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性味归经】:辛甘,热,有毒。①《本经》:“味辛,温。”②《吴普本草》:“歧伯、雷公:甘,有毒。李氏:苦,有毒,大温。”③《别录》:“甘,大热,有大毒。”④《本草正》:“腌者大咸,性大热,有毒。”
入心、脾、肾经。①《汤液本草》:“入三焦、命门。”②《本草经疏》:“入手厥阴、命门、手少阳,兼入足少阴、太阴经,亦可入足太阳。”③《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手太阴肺经。”④《本草再新》:“入心、肝、肾三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用药忌宜】:阴虚阳盛,真热假寒及孕妇均禁服。
【药物配伍】:①《本草经集注》:“地胆为之使,恶蜈蚣。畏防风、甘草、黄芪、人参、乌韭、大豆。” ②《品汇精要》:“妊娠不可服。”③《纲目》:“畏绿豆、乌韭、童溲、犀角。忌吱汁、稷米。得蜀椒、食盐,下达命门。”
【别 名】:侧子《名医别录》、虎掌、漏篮子、熟白附子、黑附子《本草纲目》、明附片《本草正义》、刁附、川附子《实用中药手册》
药 名】:白附子
【拼 音】:BAIFUZI
【英文名】:原植物Giant Typhonium Rhizome
【来 源】: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块茎。
【功 效】:祛风痰,定惊,止痛。
【主 治】:治中风失音,心痛血痹,偏正头痛,喉痹肿痛,瘰疬,破伤风。
【性味归经】:《四川中药志》:"性大温,味辛甘,有毒。"
《四川中药志》:"入胃、肝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浸酒。外用:捣烂敷或研末调敷。
【用药忌宜】:孕妇忌服。生者内服宜慎。
【别 名】:牛奶白附(《中药志》)、鸡心白附(《中药材品种论述》)
【处方名】:白附子、禹白附、生白附子、制白附子、禹白附、姜白附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