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angyeung(紅樹林)
整理人: e_e8(2004-02-05 12:04:39), 站内信件
|
【药 名】:菊花
【拼 音】:JUHUA
【英文名】:Chrysanthemum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菊科植物菊的头状花序。
【功 效】:疏风、清热、解表、明目、解毒。
【主 治】:治头痛、眩晕、疔疮、肿毒。
【性味归经】:甘苦,凉。①《本经》:“味苦,平。”②《别录”“甘,无毒。③《天宝单方图》:“白菊:味辛,平,无毒。”④《随息居饮食谱》:“甘,凉。”
入肺、肝经。《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肝、肾四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泡茶或人丸、散。
【用药忌宜】:《本草汇言》:“气虚胃寒,食少泄泻之病,宜少用之。”凡阳虚或头痛而恶寒者均忌用。
【药物配伍】:《本草经集注》:“丸、枸记根、桑根白皮为之使。”配桑叶,疏散风热,清肝平肝;配细辛,祛风止痛、温肺化痰;配防风,疏散风热;配薄荷,清肝、疏风。
【别 名】:节华(《本经》)、金精(《金匮王函方》)、甘菊、真菊(《抱朴子》)、金蕊(《纲目》)、家菊(《群芳谱》)、馒头菊、簮头菊(《医林纂要》)、甜菊花(《随息居饮食谱》)、药菊(《河北药材》)、女节、女华、女茎、日精、更生、傅延年、阴成、周盈(《名医别录》)、治欓(《尔雅》)
【处方名】:杭菊花、怀菊花、菊花、甘菊、白菊花、白菊、杭菊、甘菊花、黄菊
【商品名】:白菊花:又名白菊、甘菊、甘菊花。为白色头状花序,经加工入药者。
亳菊:为产于安徽亳县、萧县、涡阳及河南永城一带的白菊花。品质最佳。
箱菊:亳菊采收时连茎叶割下,倒挂于阴凉通风处,阴干,分档装箱,称作“箱菊”。
怀菊:又名药菊、怀菊花。为产于河南沁阳、武陟、博爱、温县一带(旧时怀庆府)的白菊花。品质亦佳。
滁菊:为产于安徽省滁县的白菊花。品质亦佳。
祁菊:为产于河北安国的白菊花。
川菊:为产于四川中江的白菊花。
济菊:为产于山东济宁的白菊花。
平江菊:为产于湖南平江的白菊花。
贡菊:包括徽菊和德菊两个品种。徽菊又名绿蒂菊,是产于安徽歙县(旧时徽州)的白菊花。德菊是产于浙江德清县的白菊花。
黄菊花:为黄色头状花序。经加工入药者。
杭菊:又名杭菊花。为主产于浙江杭州一带的菊花。包括杭白菊和杭黄菊两个品种。杭白菊又白茶菊、杭甘菊、茶菊等名称。杭黄菊又称黄甘菊,有大黄菊、小黄菊两种。均为品质优良的佳品。
以上商品均以花序完整、干燥、不散瓣、无梗叶、香气浓郁者为佳。
【药用部位】:本植物的根(白菊花根)、嫩茎叶(菊花苗)、叶(菊花叶)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动植物资源分布】:我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①白菊主产安徽毫县另有怀菊(河南)、祁菊(河北)、川菊(四川)也属白菊一类。②滁菊星球状,主产安徽滁县 ③贡菊形似滁菊,过去浙江德清亦产,称德菊。④杭菊 均产浙江。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霜降前花正盛开时采收,其加工法因名产地的药材种类而不同。白菊:割下花枝,捆成小把,倒挂阴干,然后摘取花序。滁菊:摘敢花序,经硫黄熏过,晒至六成干时,用筛子筛成球状,晒干。贡菊:摘取花序,烘干。杭菊:有杭白菊。杭黄菊两种,杭白菊摘取花序,蒸后晒干;杭黄菊则用炭火供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