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lanman()
整理人: xiaomiao(2000-12-14 18:40:32), 站内信件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reeBSD 讨论区 】 【 原文由 lanman 所发表 】 Solaris 2.X for SPARC 安裝手冊 在一般的 SPARC 工作站上,並不像 x86 的 PC 一樣裝有磁碟機, 而且在工作站的平台裡,大部份使用的介面都是屬於 SCSI 的. 因此在安裝 SPARC 時,就不像 PC 一樣要做開機片. 在 SPARC 的機器上, 它可以利用 cdrom boot 的方式來做 系統的安裝. 首先,當機器剛開起來時, 按下 stop-a 以進入 bios 中. 它會出現 ok# 的符號. 然後,你只需在 ok# 後面打入 boot cdrom , 即... ok# boot cdrom 接著,你就會看到 cdrom 的燈開始亮,就可以開始安裝了..... 開始安裝Solaris SPARC Step 1: 在cdrom boot之後,這個時候系統會去偵測你的電腦 硬體設備。當他偵測完之後,會出現他所偵測到的配備, 基本上不會有什麼問題. Step 2: 在這個時候他會跳回文字模式,並出現下列選項:
1. Solaris Interactive 2. Custom Jumpstart 3. Solaris Web Start
我們現在要做安裝的動作,所以輸入"1"並按"Enter", 他就會出現下面的字並開始執行Boot 動作。 Booting kernel/unix ... SunOS Release 5.6 Version Generic Copyright(C) 1983-1997, Sun Mircosystem, Inc. Step 3:接下來的動作是用來完成下列三項: 1. Idenify peripheral devices. 2. Identify your system. 3. Install Solaris software. 並告訴你,他無法確認的裝置 -The mouse cannot be used -Keyboard does not have function key, .... "F2"繼續,再接著按"F2"開始configure your system. Step 4: Configure Device -------------------------------------------------------------------- [ ] No change needed - Test / Save and Exit [*] Change Graphics Device / Monitor //更改VGA CARD和 MONITOR顯示模式 [ ] Change keyboard // 更改keyboard種類及設定 [ ] Change pointing Device //更改輸入裝置(ex.Mouse) Push space bottom to choose 2nd item "Graphics Device", and choose suit item for your VGA card and monitor. 我的是Winfast S600DX 4MB所以我選 [*] S3 Virge (4MB)。接著 選monitor type ,我的是NEC 15",為一般之15吋螢幕,所以我選 [*] MultiFrequency 38KHz (up to 1024*768 interlaced) PS:如果你的螢幕的效果比較好,你可選擇較佳的monitor type, 但不要一次就選最高值,後面有測試看是否能正常的跑,所以請 由較低的值開始,因為不當的選擇,可能會導致當機需從頭來過, 或者更慘的是燒壞螢幕。再來選螢幕尺寸大小: [*]15-inch (38cm) 下一頁為選解析度和色度,請注意若你的VGA CARD僅有1MB的記憶體, 請選較低的色度和解析度,我的有4MB故我選: [*] 1024*768 - 166777216 colors @ 72Hz
Step 5:F2繼續後回到 Step4之畫面。看看上面所列的VGA、 MONITOR、MOUSE...是不是你所選的,如果正確,接著我們 就要進行測試F2,F2...testing...,若正常的話他會出 不正常按"No",若此時看到螢幕閃爍則是不正常就按No跳回去, 若此時你想是更高的解析度和色度就跳回並設更高的值。 一切正常無誤之後,他會讓你選擇安裝畫面的字,為中文 或英文,若要設成中文則選左邊 zh_TW.BIG5再按繼續,接下來 的提示文字都會以中文提示,故我僅對有疑問部份提出說明。 設定值如下:(請依照自己的環境設適當的值) 主機名稱:share1 網路連接:YES IP 位址:140.126.*.* 確認 名稱服務:<> 無 子網路部份:<> 是 網路遮罩:255.255.255.0 切割Partition:看自己的喜好,最簡單的方式, swap space : ram size*2 / "root space" : Disk space - swap space 當一切選完之後就開始安裝到硬碟去,大約25-40分鐘, 安裝完後會重新啟動,請將磁碟片從軟碟機中移除,Then OK! 簡易網路設定 1. ifconfig 140.126.*.* nei0 up netmask 255.255.255.0 broadcast 140.126.*.255 ^^^^^^^^^^^Network casd^^^^^^Class C netmask^^^^^^^^^^^^^^^ 2. 更改:/etc/resolv.conf and /etc/nsswitch.conf 3. sync;sync;sync;sync;reboot
----------- PodsCat Kuo E-mail : [email protected] Original: 中華大學資訊工程所
-- ※ 来源:.网易 BBS bbs.netease.com.[FROM: 202.104.82.188] -- ※ 转载:.网易 BBS bbs.netease.com.[FROM: 202.104.82.18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