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情感世界>>○ 挚爱慈亲>>美仑美奂精品屋>>挚爱新朋个人文集>>寂寞梧桐(atest001)>>快乐的稀粥

主题:快乐的稀粥
发信人: atest001(寂寞梧桐)
整理人: herijunlai(2004-02-23 23:39:54), 站内信件
    因为黄土地的熏陶,自小我养成了爱喝小米粥的习惯。  
    山西人爱喝小米稀饭(又称米汤)是有传统的。妈妈在生下我坐月子的时候,一天要三顿或者四、五顿的喝稀粥,稀汤寡水的小米稀饭具有催奶水的功效呢。而真正的喝稀饭,得用当年碾下的新小米熬的粘粘的小米粥,喝下去,那个香啊!如果你喝上山西“沁州黄”小米熬的粥,那个美劲就更不用提了。在山西省晋东南一带,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话:“金珠子,金珠王,金珠不换沁州黄。”晋东南地区的沁县古称沁州,“沁州黄”是这里出产的一种小米,颗粒小,金黄色,被当地人称为“金珠子”。它是谷子家族中最特殊的品种,用真正的金珠子都不肯换,可见其珍贵了。沁州黄米色蜡黄,颗粒圆润,晶莹明亮,吃来软绵喷香。不同寻常的是,用这种米熬稀粥,锅边不挂米粒, 闷饭、蒸饭不就菜也越嚼越香,据说康熙大帝很爱吃沁州黄,慈禧太后也喜吃用“沁州黄”熬出的八宝粥,“沁州黄”为贡品呢。呵,正是因为我吃妈妈的奶水长大,那是小米粥化成的奶水啊,养成了喝小米粥的习惯,每次出差或者旅行,因为没能喝上一碗象样的小米稀粥而产生对粥的想念,继而想念家乡的小米粥。  
    2002年到上海,上海和江浙人早晨喝的粥不叫粥,叫泡饭,那是把隔日的米饭用开水泡了吃,感觉那个清寡,吃到嘴里如嚼蜡一般;而在广州吃早茶,点几样粥,却又都不对路,很腻的肉粥或者档次不低的皮蛋粥,呵,就是不对我这个山西人的胃口。有一次在海南住了半个月,早晨起来想喝小米稀饭,饶旅馆附近找了一圈,也没找到一家卖粥的。后来去假日海滩游玩,在一个小胡同里竟意外地碰上一家卖小米稀饭的,听口音也不是山西本地人,却打着山西刀削面的招牌,早点就是小米稀饭、油饼,当下要了两碗,一气喝下去,那个爽啊,虽说不是家乡的正宗,却也实属不易了。  
    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家就是故乡。即使你住在城里,城里也是故乡。每个人都有家,都有故乡情结,更不用说城里人大多是乡下人变的,不是这辈,就是上辈,上上辈,而且不少人现在正在变。也许你走出了黄土地,走出了故乡,寄身于都市多年,但对故乡的记忆仍那么清晰可见,回望故乡的视角仍是那么的独特,要知道那是浓缩了我们每个人的人生感悟、生活创伤、历史沉淀和生活憧憬啊……  
    虽然我们有些人离开了黄土地,离开了家乡,生活的轨迹在不断变化,但亘古不变的是黄土情,走的离故乡越远,这种折磨越深。夜不能寐曾有时,常使英雄泪满襟,每天能喝上当年的新米熬的稀粥,真是一种快乐啊……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