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数码广场>>DV一族>>★网友心得★>>关于镜头——摄像员心得几则[转载]

主题:关于镜头——摄像员心得几则[转载]
发信人: humanmale(艺)
整理人: b8238(2004-01-20 21:45:07), 站内信件
关于镜头——摄像员心得几则
张海亮  编撰
1、 如何应用自动与手动光圈?
摄像机光圈的控制,一般有手动和自动两种方式(部分低档家用摄像机只有自动光圈方式)。手动方式时,按下瞬时自动按键还能实现瞬时自动光圈的功能。自动光圈方式工作时,摄像机内部电路根据视频信号峰值和平均幅度(即拍摄景物的最高亮度和平均亮度)来驱动光圈电机,迅速而灵敏地使光圈开大或关小,无需人工调节,这对ENG(电子新闻采集)中的抢拍十分有益,但自动光圈往往也会造成许多不良效果。例如:逆光拍摄时,被摄人物的面部过暗,失去了层次;拍摄过程中如果有白色物体或高亮物体进入和移出画面,光圈控制电机会及时自动改变光圈,整个画面的背景亮度会随之突然变化;在推、拉、摇、移等拍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景物平均亮度变化的情况。自动光圈会使画面忽明忽暗,这些都会有损画面的艺术效果。
基于上述原因,在不少场合往往需要用手动光圈来拍摄,用手动光圈拍摄前,首先要利用彩条信号将录像器的亮度和对比度调整合适,然后根据景物实际亮度观察寻像器中重现图像的亮暗调节光圈F值。手动光圈拍摄时,有时也可以在自动光圈确定的F值基础上作些修正。如想让景物暗部的层次充分地再现出来或者处在逆光情况下拍摄时,可以先按下瞬时自动光圈按键,待光圈固定后再根据需要由手动光圈将光圈开大半档或更多;反之,如果有意让景物亮部的层次丰富一些或顺光拍摄,可作减少光圈的修正。
2、 如何调节摄像机镜头后焦距?
后焦距的调整也称为Ff(法兰)焦距调整。一般用于第一次安装镜头时,或更换镜头后。当在拍摄电视画面时,若发现变焦时长焦镜头的聚焦和广角镜头的聚焦不能很好吻合(推上调实,拉开图像虚焦),也必须调整后焦距。后焦距的调整步骤如下:
(1) 将光圈方式置于M(手动);
(2) 将变焦方式置于MANU(手动);
(3) 将后焦距调整用图谱(那玩意儿有点类似日本太阳旗)置于离摄像机约3米处。将光圈环打开至F1.4,调节照明以适合F1.4的录像输出水平;
(4) 手动调节变焦杆直至镜头为长焦远距离拍摄状态,调节聚焦环,使测试图谱聚焦清晰;
(5) 手动变焦至广角镜头拍摄状态。松开后聚焦环固定钮,调节后聚焦环,使测试图谱清晰成像;
(6) 反复重复步骤(4)与(5),直至长焦与广角镜头均能清晰成像;
(7) 调节完成后,锁紧后聚焦环的固定钮,将聚焦环牢靠地固定。
3、 如何应用微距摄像功能?
摄像机镜头满足透镜成像公式1/a+1/b=1/f,若镜头焦距f固定,随着物距a减小,像距b将增大。如a太小,b将过大,此时即使将调焦环调至最小刻度位置也无法使像成在摄像器件的感光靶上。因此,所有镜头都有一个最近的物距,简称为最近摄距(MOD),这一数值对于不同的镜头是不一样的,但绝大部分便携式摄像机通常在1 m左右(少数超广角变焦镜头的最近摄距可以达到0.3m)。一般情况下,当被摄物体距摄像机镜头的距离小于最近摄距时,该景物在画面上的像有可能是虚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大多数摄像机镜头上在接近镜头安装处有一个小杆,旁边标有(MACRO或M)字样,这是一个微距(近距)摄像调节杆。当被摄物体的距离小于最近摄距时,将微距调节杆放松或拨起调节,配合变焦环使用,可以使这一近距离的被摄物体清晰地拍摄下来。一般情况下M被锁住不可调节;也容易被初学者误以为是后焦距调节杆而予以调整,导致后焦不实。
4、 如何选择摄像机变焦镜头?
要正确选用适当的摄像机变焦镜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考虑:
(1) 适用的机种
镜头的成像尺寸一定要与摄像机内摄像器件感光靶面尺寸一致,所以每一种镜头都有其所适用的机种。例如:佳能(canon)公司生产的YJ18*9B4 KRS型镜头适用于2/3英寸CCD便携式摄像机(如DVCPRO D910型),富士能(FUJINON)公司生产的S14*6.6ERM型镜头则适用于1/2英寸CCD便携式摄像机。
(2) 变焦范围与变焦比
电视变焦镜头可以达到的最短焦距与最长焦距决定了该镜头的变焦范围。为了更好地直观反映镜头变焦能力的大小,通常把最长焦距与最短焦距之比称为变焦比,并用变焦比和最短焦距来表示变焦特性。如上例中的YJX18*9B4镜头,18指的便是变焦比,9指最短焦距为9mm,最长焦距为两者的乘积,等于162mm。变焦范围为9mm至162mm;便携式摄像机配用的变焦比通常在10~18之间。变焦比大于18的镜头,一般称高倍率变焦镜头,少数EFP场合使用的摄像机其变焦比达到甚至超过45倍。佳能公司生产的J45*9.5IE-C型镜头就是一例,俗称为大炮筒镜头。
(3) 视场角范围
         改变镜头焦距,镜头的视场角也会随之改变;焦距越短,视场角越大。因此,对于最短焦距将有一个最大视场角与之对应;同理,对于最长焦距也有一个最小视场角与之对应。变焦比越大,视场角变化范围越大。
(4) 最大相对孔径
单单从最大进光量大小角度衡量镜头的优劣,不能根据最大的光圈指数,而是根据最小的光圈指数,即最大的相对孔径,这是因为相对孔径与光圈指数是反比关系。同样的2/3英寸镜头,最小光圈指数F1.4的镜头比F1.8的镜头要好。因为这两个镜头同样开到最大光圈时,前者允许进入的光比后者大,拍摄时最低照度可以小些。
(5) 最近摄距(MOD)
(6) 安装方式
一般有卡口式和旋入式两种。
以上是电视变焦镜头的主要技术特性,选购使用时一定要综合考虑这些特性,镜头质量高低还与镜头的透光率、光谱特性、调制传输函数(MTF)等有关。
(作者系制作中心技术设备部副主任)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