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lmndht(菟紫)
整理人: icecream(2004-01-15 08:26:56), 站内信件
|
醒来的时候,觉得头很痛,是一夜无眠还是不太适应无从追究。还是起来出发去玩。杭州可玩的地方不少,我只打算去看看西湖和灵隐寺。是因为刚去玩了瘦西湖和灵谷寺,想看看它们有何不同之处。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当我真的站在杭州这个的时候,并没有感觉自己到了天堂。是城市在建造,还是未到绝佳处。冬天的杭州,有说不出了的冷,当我一大早到达西湖的时候,风很大,吹着我干枯的头发,沿着湖堤,走了一段路,看了一下眼前的西湖。阳光下的西湖还是很平静,风好象只在岸边吹,而对宽广的湖面还是无可奈何。岸边的柳树透着淡淡的黄绿,稍远的树红了一大片,更远的树林却是藏青的绿,我想这样的景象也只有冬天才会有吧。平静的湖水,静卧的小桥,岸边的树林,远处耸立的塔构成西湖冬天独特的美景。
走不了一会,我就发现单薄的衣服再也抵挡不了寒风,阳光的热量也帮不上忙,一转念头,跳上一辆开过来的公交车,不用知道它从那里来,只知道它会带我去我要去的地方---灵隐寺。
从西湖一路过去,我看着窗外的景色,看到西湖上有一小道把湖分割开来,当时我并不知道那就是苏堤。这么一看我就给吸引了,一会回来一定去走走。不一会就到了目的地,原来我以为灵隐寺和飞来峰是不在一起的。买票的时候才知道它们是连一起的,买票的人还是很多的,还有一些兜售香火的人,就显得很热闹了。
买了票走进去,游人很多,旅游团也很多,我也就跟着在后面看起飞来峰了。它该算是古窟艺术,一些天然的洞和各式的造像成就了名胜古迹。许多的佛像是宋代的石刻,形态各异,大小不一,有些甚至在悬崖峭壁上,叹为观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那喜笑颜开、袒腹露胸的弥勒佛,看着他人的心情也好了很多。走完飞来峰的几个洞,听了些其中的故事,以及一些让游人都喜欢的说词,摸三摸佛的手,来年一定发财,让人总忍不住上去摸三下。
继续往前走,可以看见有些台阶是往山上的,看来这飞来峰不仅可以游洞,也可以爬山的。我没有爬山因为累了也提不起兴趣。有时候一个人的风景也不是那么美好的。不一会就到灵隐寺外,那有个亭子,叫冷泉亭,也是灵隐的一处名胜,据说苏东坡在杭州做太守时,常在冷泉亭上饮宴赋诗。后面隔着水是飞来峰,前面是灵隐寺,坐在这个地方休息一下,感觉也不错。
灵隐寺开了个另一个门,原来的门关了起来,上面有两个牌匾一个是“云林禅寺”一个小一点写着“灵鹫飞来”,用铁栏拦了起来,看起来有点人烟荒芜的样子。原来还有点奇怪为什么重新开个门,看到收费才有点明白,也许这是我多想而已。灵隐寺果然是名刹,气势宏伟,经过重新修整后,寺宇面貌一新,更加的引人注目。这个寺庙香火还是很盛的,房屋很多,僧人很多,随处可见。
天王殿里坐着弥勒佛像。弥勒佛后站着神态庄严、手执降魔杵的韦驮菩萨,由独块香樟木雕成,是南宋遗物。没想到灵隐寺也有一个大雄宝殿。其实感觉上很多寺庙都差不多,只不过所供奉的菩萨不同。灵隐寺殿宇、亭阁、经幢、石塔、佛像等建筑和雕塑艺术还是非常具有历史意义和保存价值的,也许因为这些所以吸引了不少游人吧。感觉灵隐寺和南京的灵谷寺相差很远,这里的香火和尚让人感觉是真正的庙宇,灵谷寺给人一种肃穆的感觉,没有了香火却让人感到宁静。相对来说我还是比较喜欢灵谷寺。
离开灵隐寺已经是中午,乘回原来那一路车往回走。游玩回去的人不少,很快就坐满了车。本来我是有位置的,一些老人上来的时候,我就让了出来。当看见还有些老人在颠簸,而一些年轻人熟视无睹,真觉得大城市人情淡薄。
到了我认定的地方下了车。走在西湖边也有一些景点吧,看着不错,可惜不懂是什么景该怎么看,此时太阳正照,感觉也没上午的时候那么冷了。很快就找到了苏堤,毫不犹豫往前走。堤上的人很少,独自一人缓缓走着,看着两边景色,思想也好象为之停顿了。如果说西湖是个丰韵的美人,那么瘦西湖就是一个骨感美人。至于哪个更美,这就各人的看法了。对我来说,感觉还是瘦西湖更吸引我。西湖湖面宽广,感觉不到两岸垂柳守望之美,却会给人一种爽朗的美感。
不一会我就觉得不对劲了,脚走得好累,可好象路还没完没了。风很大,觉得手刺骨地痛。看到美景也不想拿相机出来拍照。也不知道走了多长时间,终于走出了苏堤。此时也看见了雷峰塔耸立在树林中,可惜还没到太阳西下的时候,要不然一定更漂亮。走到雷峰塔下看了看,却再也提不起兴趣进去了。是冷是累是饿还是孤单,最终我还是选择离开。
也许是出来游玩的时间太久,来到杭州感觉已经累了,而且西湖的冷超出了我的承受能力。最终我没有好好游西湖,也说不上看了多少西湖多少景,更没有照上照片留念,总该留些遗憾给以后回忆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