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i_m_u(毛能为力)
整理人: kendya(2004-04-14 15:17:52), 站内信件
|
★原文转载自whitecollar版i_m_u的《对于今天早上我贴的事件的个人看法》★ 对于今天早上我贴的事件的个人看法
事件回放(鉴于有网友说看不懂广州话,已经改为普通话版本):
:看到一个老人家带着个小学二年级左右的小孩上车,于是就有个女孩还让了个位给阿婆。谁知,孙子一下就坐了下去。做奶奶的怎么叫孙子都不愿起来,叫他挪一下,给半位奶奶坐都不肯。结果,另外一个女孩就只有起来让多个位给老人家。
我觉得这个事情不仅仅是“让位”那么简单,还有一个“什么是别人的东西,什么是自己的东西”这个理念;而且要分开好几个角度来看:
1、在那个小孩的角度:他不会认为自己有错。因为他不明白要尊重老人、家长;不明白那是别人给他奶奶让的座,自己没有资格去占有。他只知道只要自己行动要快(在奶奶之前坐下去),并且够坚持,那个座位就是自己的了。
2、在小孩双亲的角度:可能他们有很多开脱的理由,但是,教育小孩的责任不是可以用任何借口来推卸给家里面的老人家的。“养不教,父之过”!无论如何,都要每天抽一点时间出来陪一下孩子,了解一下他的想法、见解,教他一些做人的道理。这叫做“潜移默化”。今天孩子不尊重奶奶,明天可以不尊重父母;今天占有别人让给奶奶的座位,明天如果有条件就可以谋取不属于自己的钱财、权位。
3、在小孩奶奶的角度:溺爱、怕被子女误会等等原因,使她做出了今天的行动。但是看来她不知道,这是会害了她的孙子啊!而且,还在害她的儿子。
以上的观点,是绝大多数人都会想到的,起码从目前的回复来看是如此。但是,我觉得还需要这样看:
4、作为旁观者,是否都有这样的想法:这是人家的孩子,我无权过问;管人家的家事是不对的。但,这种想法是否需要改变一下呢?真的应该“各人自扫门前雪”?还是应该去“仗义执言”呢?曾经听过这么一个故事:在外国,有个华人奶奶带着自己的孙子去逛商场。中午休息的时候就在Food Count买东西吃。孙子因为吃不上自己想吃的食物而发脾气,于是奶奶就训斥该孩子。大概是当奶奶得太严厉了,孩子大哭。于是,引来了一个外国妇女,对着这个奶奶说了一通。大意是:你不能这样对孩子,如果你继续这样,我会报警的!之后,该妇女就一直盯着这一老一少,直到她吃饱离开的时候。走之前还对旁边的另外一个白人说:这个老人如何如何对这个小孩,你帮忙看着点。我不想讨论这个妇女的行为是否正确,只是想说:这就是外国人觉得有人管教孩子不当时的反应。大家认为这里面有没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呢?如果我的孩子犯了错误,我希望在场的人能够帮忙指正、教育。你们呢?不过,这个事情做起来很难啊!起码今天早上的我就退缩了。因为谁都怕,如果自己指责该小孩的时候,那个奶奶说句:“你多管什么闲事?哪凉快呆哪去!”那怎么办?所以我是想听听大家的看法,是否赞同“无论是谁的孩子,如果觉得必要,就应该参与教育”。
5、作为第一个让位的女孩:她发现自己让的座被那个小孩占了之后居然无动于衷,当没事一样,就连奶奶叫孙子起来/挪过一点的时候也不吭声。女孩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办了坏事——被小孩利用了。
6、作为第二个让位的女孩:她到底有没有想过自己是在干什么啊?个人认为这是在变相助长这个孩子的气焰啊。我呼吁大家千万不要这样做啊!
---- 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是你可以控制它的宽度
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
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利用今天
你不能样样胜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