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gg713(心晴)
整理人: lee2519(2004-02-07 20:40:58), 站内信件
|
为什么月经干净不久又来月经
有些人月经干净后半个月阴道又“见经”。这种情况,就是排卵性出血。
排卵期出血,指的是在两次月经的间歇期(即排卵期)发生的出血而言。排卵期出血,一般发生在下次月经前的2周左右。出血时间短则数小时,最长不过1~2天。出血量少,一般为白带变红色,极少达到月经量。
引起排卵性出血的原因,是因为卵泡破裂、排卵后雌激素水平下降,不能维护子宫内膜的正常生长而发生内膜突破性出血。大多数妇女一般都不会发生排卵性出血。
排卵性出血通常不影响健康和生育,也不需治疗,可不医自愈。所以,不必紧张、焦虑。相反,不良的情绪会影响大脑皮层的功能,从而影响到原先有规律的月经周期和月经量。如果出血量较多,犹如平时来月经一样,那就应该去看妇科门诊了。
平时应该注意保持外阴部的卫生。需要说明的是,排卵期出血的量虽然少,但在出血期间仍然应该禁止同房,以免引起感染,产生子宫内膜炎症而后悔莫及。
281、月经期间身体为什么会浮肿
有些女性每次来月经期间便出现浮肿。浮肿的部位和程度常因人而异,一般以上眼睑较为明显,表现为上眼脸肿胀,发亮光,病人有沉重的感觉,严重时外观像一条横卧着的“蚕宝宝”。
浮肿发生在面部时患者感到面部有绷紧的感觉。手指浮肿时,手指有肿胀的感觉,从而影响手指的灵活性。脚浮肿时,病人会感到穿鞋紧脚,手按压足背及踝部皮肤时,可出现凹陷,这是凹陷性水肿。如果腹壁和腹腔脏器水肿,就会出现腹部膨胀的感觉,同时还有体重增加和尿量减少的表现。胃肠道水肿时,会出现食欲减退或腹泻。盆腔器官水肿,可引起下腹部疼痛或者出现小腹下坠的感觉。
经期浮肿,在经前期达到高峰。一旦月经来潮,尿量增多,浮肿便减轻。产生经期浮肿的原因,是由于经前期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使钠水潴留。预防本病的办法是,注意菜肴宜谈。因为菜肴偏咸,会增加钠水潴留,加重浮种程度。一旦出现浮肿,可口服利尿剂,增加尿量排出,这样,便可减轻浮肿。
282、为什么一紧张月经就紊乱
对于女性来讲,月经周期是一种十分敏感的生理反应。当发生了情绪上或者心理上的一些影响较大的干扰时,就会影响到月经周期,使其发生紊乱。待情绪平稳,心理应激度过后一段时期,月经就会恢复正常。
为什么情绪会干扰月经周期呢?因为月经是卵巢分泌的激素刺激子宫内膜造成的,卵巢激素的分泌要受脑垂体和下丘脑释放激素的控制,所以,无论是卵巢、脑垂体还是下丘脑或者大脑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月经周期。有些学生,平时成绩平平,遇到考试便心情紧张;有些女性,亲人故去,悲伤过度;还有些人发生环境巨大变化,工作重大调动,遭受重大的精神压力或心理创伤……都会对大脑产生影响,同时也使下丘脑受到抑制,不能正常分泌释放激素,干扰了月经周期,出现了紊乱。
这种由精神因素造成的闭经,属于继发性功能性闭经的范围。只要去除不良因素,月经周期会自行恢复。必要时,可去医院妇产科,让医生用些药,有助于及早恢复月经的正常规律。
283、经期腰忌捶打
有些妇女在月经来潮前后,会感腰酸背痛,于是,捶打腰背,以为这样就可以减轻腰背酸痛,其实这是不科学的做法。
因为,月经期间,妇女由于盆腔充血,会使人感到轻微的不适,比如腰酸,小腿或下腹部发胀,乳房胀痛,大小便次数增多,腹泻,便秘等。还有些妇女则伴有容易疲倦、嗜睡、面部浮肿、情绪不稳定等全身症状,这些都是月经期的正常生理现象,一般无需治疗。但如果因为腰部酸痛而用力捶打,可使盆腔进一步充血,血流加快,致使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另一方面,妇女在月经期,全身和局部的抵抗力降低,子宫内膜剥脱形成创面,宫颈口松弛,如果经常捶打刺激,既不利于创面的修复,也易受感染而患急慢性妇科病,不利于身心保健。因此,经期腰酸忌捶打。
284、痛经患者禁忌
女性月经来潮时,腰及小腹部稍有不适感是正常现象。如果经期前后或行经期发生较剧烈的下腹痛,影响生活和工作时,则称为痛经。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一般属功能性痛经,生殖系统没有器质性病变,常在月经前或月经来潮的1~2天内出现下腹部阵发性绞痛,当月经血流通畅后,疼痛即可自行缓解或消失;继发性痛经则是生殖系统的器质性病变所致,必须首先根治导致痛经的妇科疾病,痛经才可能得到缓解。
原发性痛经可因精神过度忧虑、紧张和恐惧而诱发,也可因体质虚弱、经期过劳、受寒而引起,还可因子宫颈口狭小、子宫过度倾屈,使经血流出不畅,潴留的瘀血刺激子宫发生痉挛性收缩所致。因此,有痛经的妇女在月经前及月经期受寒冷刺激,如下水田作业、游泳、冷水浴、吃冷饮,或者着衣过少等,均可使血管收缩,造成经血不畅而发生痛经。中医认为情志不遂可能加重痛经,因为肝气不舒也影响月经外泄,如果妇女在月经期间发怒、郁闷,可诱发痛经或加重其症状。此外,痛经者不宜参加剧烈的体育运动和体力劳动,因为劳伤肾,肾虚损势必影响月经,使疼痛加剧。
出现痛经时,不必惊慌,除在生活上注意上述禁忌外,可服用有一定疗效的当归调经片、妇科痛经丸等,而不要服用止痛片。研究表明,痛经者在行经期间服止痛片,癌症的发生率比一般人高6.5倍,这是通过对173名(25~40岁)患膀胱癌妇女的分析得出的结论。
另外,痛经妇女在饮食上不宜太精细,并应避免进食苹果、藕等有收涩作用的食物,以防大便燥结,加重痛经。
285、经期忌饮浓茶
茶叶除含有丰富的鞣酸、咖啡碱外,还含少量糖类、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及矿物质等。茶不但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而且还有防治疾病的作用。但对妇女来说,因其特有的生理因素决定了月经期饮茶不宜过多,更忌饮浓茶。
因为浓茶中咖啡碱含量较高,刺激神经和心血管,使人兴奋,基础代谢加快,容易产生痛经、经期延长和经血过多。同时,浓茶中的鞣酸在肠道与食物中的铁结合,会发生沉淀,使铁的吸收障碍,引起缺铁性贫血。
286、经期为什么不宜吃冷饮
盛夏季节,人们都喜欢吃冷饮以“防暑降温”。在妇科急诊室中,经常见到一些痛经姑娘因腹痛而来挂急诊。经询问,是吃了过多的冷饮之故。难怪一些做母亲的,总嘱咐女儿:在经期不要吃冷饮,不贪凉,不要洗冷水澡,不要吃辣椒,不要吃……。为什么经期要忌口呢?
月经虽然是个生理过程,但经量多少,有无血块,血色深浅,却与机体阴阳寒热有关。经血多,属虚;血块多,属淤;经色深为内热重,色浅为血虚。食品的性味对经血影响很大。月经期间,若多吃味酸之物会使经量减少,引起经行不畅、痛经,所以要少吃李子、柠檬、梅子、醋等酸物,以利经血畅通。而寒凉之物,会引起经血淤结,导致痛经、经血量减少、闭经等症,最常见的是服了寒冷之物,如冷饮、生拌冷菜等,使经血凝结,经血畅行不通,经血不通则产生腹痛。经期不能吃寒凉之品,那么能否吃辣椒、咖喱、狗肉、羊肉、酒等辛温、香燥之物呢?同样不行。因为热性食品也会影响经血情况。血热则狂行,引起经血量过多,血色鲜红,久而久之会引起贫血。所以,经期需作必要的“忌口”,千万不能我行我“食”。
287、少女倒经的特点
少女倒经没有子宫内膜异位症这个病因,所以,与成年妇女不同。青春期少女倒经以鼻出血最常见,由于鼻粘膜局部特别充血,且对雌激素特别敏感造成。出血量多少不定,出血时间长短不一。倘若经常发作,电凝鼻粘膜出血点可以止血。倘若鼻粘膜无明显充血区域,可能由内分泌因素引起,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应用孕激素或雄激素治疗可望奏效。鼻出血严重的少女,必须检查有无隐匿的血液病。
288、什么叫倒经
每逢月经来潮,同时有子宫以外部位的出血;或该来月经的时候,子宫不出血,却有身体其他部位出血如鼻出血,统称为倒经。
289、如何缓解痛经
轻症,行经期间卧床休息,下腹部置热水袋,热敷可使子宫肌松弛;也可用艾条熏下腹部,或服用一些止痛解痉剂,如阿托品、654-2、安乃近、解痛片等,一般痛时服一片。重症,从月经第一天开始口服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如氟灭酸200毫克或甲灭酸500毫克,每日3次,直到月经净止,以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与释放;或应用前列腺素拮抗剂,如用消炎痛栓50-100毫克塞入肛门,每日1次,待疼痛缓解后停用。
290、少女痛经的原因
少女痛经与子宫内膜中前列腺素F22的含量明显升高有关。无论是增生期或分泌期的子宫内膜都含有前列腺素F22和E2。前列腺素F22刺激子宫肌收缩,子宫张力随之升高;前列腺素E2则抑制子宫收缩,使子宫松弛。痛经者月经前子宫内膜中的前列腺素F22含量特高,致使子宫肌过度收缩而缺血,引起强烈疼痛感觉,也引起其他伴随症状。前列腺互F22含量愈高,痛经愈剧,其他伴随症状也愈严重。
291、痛经与经期反应是两码事
行经期间,由于盆腔充血,可能有小腹胀痛、腰酸下坠等感觉。个别可出现轻度神经系统不稳定症状,如头痛、失眠、精神抑郁、易于激动等;或有胃肠功能紊乱表现,如恶心、呕吐、便秘、腹泻,统称为经期反应。娇生惯养、身体孱弱的小姑娘往往经期反应特重,妈妈们切忌把经期反应当作痛经对等。痛经是指在行经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难以忍受的下腹疼痛、坠胀、腰痉或其他不适。下腹疼痛常为阵发性或持续性,并有阵发加剧,在行经前数小时出现,行经第一天达高峰,持续时间长短不一,从数小时至数日。严重时,疼痛放射至腰背及大腿部,连阴道、肛门、会阴部也痛,并引起尿频及排便感,甚至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冰凉、恶心呕吐而昏劂。一般都在经血畅流后,少数在有膜状物(成片脱落的子宫内膜)排出后,腹痛才逐渐缓解。
292、阴道无“道”
由于发育障碍,阴道部分成腔,部分未贯通,因而不成“道”,称为阴道闭锁。闭锁多位于阴道下段,且合并无孔处女膜,其上方为正常阴道。后果当然是经血不能外流,而症状与处女膜无孔相同。不过,检查时可见无孔处女膜色泽正常,也不向外膨凸,肛门指征可扪及因积血而膨大的阴道上段。治疗应及早手术。手术较复杂,切开闭锁段阴道之后,阴道创面还得利用皮瓣覆盖。术后尚需定期扩张,以防挛缩及再闭锁。
293、处女膜无孔快开孔
一旦确诊无孔处女膜已造成隐经,必须紧急切开处女膜以引流积血。在麻醉下切开处女膜造孔毫无痛苦,积血外流,诸证全消。关键在于术后护理。首先,应保持外阴清洁,勤清洗、勤换消毒卫生巾。其次,为使积在子宫、输卵管里的陈血迅速流出,术后应及早起床活动,并取半卧位休息。积血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可能术前已有肠道细菌乘机入侵,故而术后必需应用抗生互防治感染。
294、该有孔的处女膜无孔
处女膜是覆盖阴道口的一层粘膜,厚薄因人而异。发育完善的处女膜应该中央开孔而成为阴道与外界的门户。无论孔的形状如何、大小怎样,只要有孔,白带及经血就能通过处女膜孔排出体外。胚胎-胎儿时期,正当女性生殖器官发育过程中,倘若遭受某些内在或外来因素的干扰,可致处女膜无孔,后果可想而知。在胎盘性激素的作用下,寄居于母体子宫内的小小姑娘已有少量白带而在离开娘胎后通过处女膜孔排出。要是新生儿体格检查时,处阴部异常清洁,再仔细看看,应能察觉处女膜无孔这一小小发育缺陷。遗憾的是,很可能直到出现隐经的症状与体征后才明白。
295、隐经不是闭经
青春期以月经来潮为标志,月经第一次来潮的年龄一般在13-15岁之间,可因环境、气候、营养及全身健康状况的影响而提早可推迟。不过,最迟不能超过18岁,否则就是原发性闭经。
所谓隐经,是指有些女孩实际上已有子宫周期性出血,已跨入青春期,然而,由于生殖道下段(包括子宫颈、阴道和处女膜)的先天性缺陷,或因后天性损伤引起粘连闭锁,而使经血不能外流。所以,隐经不是闭经,只量“假闭经”。
296、保持经期卫生
行经期间,不但全身抵抗力较差,易于感染疾病,并且由于子宫颈口微张、子宫内膜剥落留有创面、阴道酸度降低而抑制细菌生长的自然防御作用有所削弱,一旦致病菌入侵,极易引起生殖器官炎症。所以,经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 注意清洁,预防感染
选用质地柔软、吸水性能好的消毒卫生巾,应勤换。保持外阴清洁,清洗外阴用的毛巾与盆不可用以洗脚。洗澡时,只能沐浴,不可盆浴,以防脏水进入阴道。此外,大便后,要从前向后揩拭,以防污染阴道。
2)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经期必须注意保暖,尤其是下半身的保暖更为重要。应避免用凉水洗头、洗澡,或淋雨、涉水,更不宜下水田劳动,也不可坐泥地、砖地、水泥地。因为突然或过强的冷刺激有可能使子宫及盆腔内血管挛缩而引起痛经或月经骤停。此外,经期身体抵抗力降低,受凉后更易感染疾病。
3) 保持心情舒畅
精神紧张或情绪波动都可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从而引起月经失常或加重经期反应。脾气急躁者,更需注意克制,否则过于激动,很有可能使月经量养活或突然停止。
4) 参加适当劳动,避免剧烈运动
行经期间,参加一般体力劳动和户外活动不但无害,反而可促进盆腔血液循环,从而减轻腰酸坠胀等感觉。然而,过重的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可使盆腔血流过速,引起经血过多或经期延长。
5) 饮食适当,睡眠充足
饮食方面应避免辛辣食物,多饮开水,多食蔬菜,以保持大便通畅从而减轻盆腔充血,同时,适当调整作息时间,注意劳逸结合,入夜早眠。
----
生命无take two,请小心演绎.安全至上,记得带安全套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