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各行各业>>会计师>>考试信息经验交流>>考试经验成败随笔>>给各位考友的一封信(四)

主题:给各位考友的一封信(四)
发信人: pengjing(*柠檬)
整理人: lxchuan(2004-07-10 16:51:46), 站内信件
       你还考吗?
   
     考试结束时你很沮丧吧?
   
     你的心情跌到极点了吧,你生病了吗?
   
     你付出了太多是吧?
   
     你感到不满或是苍天不公吧?
   
     等呀,等呀,等到12月份,证实了失败,然后时间一晃而过,到了新年,而后又到了春节,烦恼痛苦尚未烟消云散,又到了三月份了。
   
     三月份怎样?CPA报名呀,这日子与生日一样不会忘!
   
     不要说你不考了,不可能的,那是气话,那是九月份的气话,考试结束后的气话。不信吗?三月初,你还会乖乖地去报名,然后是:放弃其他一切活动,放弃娱乐,放弃恋爱,放弃激情,甚至放弃工作,学,再学!
   
     但是,可怕的事情仍在继续着:你可能还会败,一败再败!
   
     一个考生以“屡考屡败者的宣言”来形容他的心情:
   
     “开始的时候,考试对我来说只是个尝试,第一次失败了。后来考试成了我对自己的一种挑战,第二次又失败了。现在,考试似乎成了我沉重的负担,放弃?还是继续?我被这个问题困扰了很久。昨天,朋友问我把书看了几遍,我竟然无言以对,因为两年我并没有狠下功夫。朋友当时生气地说,你连我女儿都不如!她明天要参加画画比赛,她那幅画她已经练习了六遍了!
   
     “我惭愧,我羞愧。我曾经大声地抱怨考题出得不好,也曾经懊丧地说不考了放弃算了。甚至,我还怀疑过考试评分的过程是否公平公正。可是我从来都没有全身心地努力过、投入过,也没有认真深刻地反思过自己!
   
     “面对失败,有时候我们总是习惯于寻找各种理由为自己辩解,似乎这样就能坦然接受残酷的现实带来的打击。什么CPA考试的内容难,时间紧等,不是有很多拖儿带女的考生利用业余时间通过了考试吗?年龄和精力不应该成为借口,在2001年的考场上就有一位59岁的老先生,这位名副其实的大龄考生只剩一门税法没有过,所以来考最后一门。曾经有一位50岁考生,当他拿到全科合格证时欣喜若狂。他说,真是有‘范进中举’的感觉。所以我们不能轻言放弃。收获总是从默默的耕耘开始,所有浮躁的喧嚣在努力实干的身影面前都会归于沉寂。”
   
     这位血气方刚屡考屡败的考生,从孩子和老人身上找到了学习的榜样,坚持在屡败屡考的道路上。真正下了决心,埋头耕耘,一定会有收获的。
   
     其实,考还是不考,这个类似于哈姆雷特生存还是死亡的问题,始终萦绕在许多CPA考生心头。在有关会计论坛里,就有“我是不是该安静地走开,还是该勇敢地留下来”的讨论。于是很多人纷纷发表意见,大家的共识是留下来,“勇敢地、心情舒畅地留下来,我们一起交流学习体会!”“是真正的水手总要去寻找真正的蔚蓝。”“坚定信念,不管结果怎样,永不放弃CPA!希望没有考好的考友们也一样,不要放弃!”几乎没有劝人退却的,充其量也不过是说:“路是无限宽广,来者自来,去者自去,全在自己。”
   
     当考生交流了各自情况,发现自己苦,别人更苦,自己累,别人更累,自己难,别人更难时,又找回了被CPA考试摧毁了的自信心。一位考生感叹:这就是爱的代价!正如一首“我只在乎你”的歌中所唱:“任时光匆匆流去我只在乎你,心甘情愿感染你的气息”。
   
     “CPA,面对它就像面对一场梦,一场瑰丽而残酷的梦。
   
     “哭着喊着说爱你,终究知道了想说爱你不容易。
   
     “酷暑依旧沉闷的夜里,蒸发汗水,渴望奇迹。
   
     “春华到秋实,带泪的耕种,依旧带泪收割,但绝不后悔。”
   
     实际上,由于对CPA考试所付出的太多,以致放弃的决心更难下,尤其是已经通过四门的考生。但剩下的最后一门很可能成了不可逾越的障碍。最后一门过不去,第一年通过的成绩作废,痛苦周而复始,又一个痛苦的轮回。就像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把巨石推上山后,巨石又滚下来,必须重新推上去。在历时四年或五年的时间里,牙牙学语的婴儿已长成了小学生,刚刚大学毕业的年轻学子已成为单位骨干,单身的已经谈婚论嫁。如果不考CPA,把时间花在学英语上,恐怕是收获颇丰,可是花在CPA上面,却是成者王败者寇。所以这造成了许多考生屡败屡战,欲罢不成的局面,开弓没有回头箭!
   
     我曾听到过这样一则笑话:“最亏的人,A女,第一次就拿下4门,然后进了一家著名事务所,接着考了4年,剩下的一门硬是没过,前面4门作废,等于什么都得从头再来。最有毅力的人,B男,共参加了8次考试,5门都曾通过,但是总是在第五年没有全部通过,第一年成绩作废。最不幸的人,C女,会计连考3次都是58.59分。最能吃苦的人,D男,读书读到一见书就呕吐,后来是卧于床上,由老父亲朗读,居然考过了。”开始,我是当笑话听的,笑过之后,苦涩感觉挥之不去。因为那决不是笑话,在CPA考生中,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CPA考生中流传这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教授在讲学前拿着一张百元的美钞说,如果我想把它送给你们中的某一个人,有人想要吗?有人举手。教授把钞票揉皱又问,还有人想要吗?仍然有人举手。教授把钞票放在脚下踩踏以后,拿在手上问,还有人想要吗?还是有不少举手的人。于是教授就说:“不错,无论我怎样揉皱、弄脏这张钞票,仍然不能改变它自身的价值!”生活就是这样,每个人都有自已的价值,即使受挫折,人生的价值不会改变!
   
     为数不少的考生为了专心考试而辞了职,在入不敷出的情况下,考试的各项支出使考生的经济更加拮据。“我辞职参加考试,没有收入,连辅导班的钱都舍不得交。”“报名、辅导班基本上花去我一个月的工资,那个月度日如年,掰着手指头为发工资的日子倒计时。这一切不奢望别的,只是希望付出之后的收获。”可是若在报辅导班和买辅导材料上斤斤计较,将导致恶性循环———通过的可能性降低———第二年还要支出。对于那些在经济上有父母支持或辞职考试后能够一举攻下3门或4门的考生,压力或许小一些。那些已经工作多年而辞职考试的考生,对未来的担忧、对经济压力的惧怕,时时困扰着复习过程。“事实上,在我复习的日子里,对今后求职艰辛的担忧时常困扰着我,看到类似扩招的大学生即将进入就业市场之类的新闻也会让我忧心忡忡。每天早上站在楼上看到街上的人行色匆匆地去上班,我真的很烦很烦。”“我下岗两年了,这两年我当过保险营销员,当过售楼小姐,干过月薪250元的会计,也考了两年CPA。生活还不一样地过!没什么了不起的!”。
   
     有一位来自农村的考生,本来有机会迈进高等院校的大门,可是因为穷,只能考中专。他说:“记得我上初中时,每年都是三好学生,特别是初三,班里进行了五次考试,我四次名列第一,一次第二,数学每次都是满分。我成了学校里的学习榜样。毕业填志愿时,我偷偷地填了高中。可是志愿被我一个叔伯舅舅给改了,他还把我叫去训了一顿:‘你怎么不想一想你的母亲,你们姊妹六个,每个都在上学,得花多少钱?你没看到你妈妈没日没夜地干活吗?你可不能这么自私!反正我已经更改了你的志愿,就考中专!’当时,把我气坏了,和舅舅争吵起来,我被他赶了出来,鞋子都跑丢了。我最终还是考了中专。是的,我不能太自私了,虽然妈妈从来不干涉我考什么,那是她尊重我的选择,但是她心里多么希望我考中专,早一天出来工作,早一天替替她。于是我考了中专,并且是全县第二的成绩,平均每门96分。
   
     “于是,每年7月7日,是学生高考的日子,也是我的心下雨的日子。每年到了7月份,我就会莫名其妙地烦恼,莫名其妙地哭泣。这种情况一直延续了七八年,创伤才逐渐地愈合。实际上,这时我已有了孩子,把精力和希望放在孩子身上。当然自己也没放弃学习,也拿到了本科证书,也在考CPA。人生有苦也有乐,我们在考CPA,CPA也在考验我们,它给了我们伤心和痛苦,但也给了我们更多体验和幸福!我们不言放弃,我们更不能退缩,进步永远是我们的渴望!”考生们经济上是匮乏的,精神上却是丰富的。
   
     9月份CPA考试结束,很多辞职的考生重新开始找工作。有位考生在大家欢度国庆、为黄金周花钱而绞尽脑汁时,他却在为这个假日而烦恼:别人都在忙着度假而他却要多等一周,工作才能有回音。有些考生对考试成绩抱有一线希望,若通过考试,可以作为砝码,找一个比较理想的工作。若没有通过,则就是压断骆驼背的最后一根稻草了。一个考CPA的考生,2001年辞职考试,考完后抱着非会计师事务所不去的决心找工作,三个月过去了,寄出简历无数,皆如石沉大海。他好不容易等来了成绩,结果却是只过了一门,连最后的希望都破灭了。前途渺茫,伤心欲绝,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船破偏遇顶头风”。还有考生“辞职在家看书,时间利用得不好,而且常常烦恼到了极点,一想到人生的许多大事还没做,竟在家里闭门读书。时常在现实的状况和CPA之间徘徊,更为如果考不过去而担忧。成绩下来了,结果不理想。伤心也无济于事,痛定思痛之后,我决定一边打工一边学习,这样也能释放一下自己的紧张情绪。”
   
     即使通过了几门考试的考生,重新找工作又谈何容易。考生小兆2000年辞职,2001年上半年考会计中级,4门都过了。2001年又考两门CPA,也幸运地过了。代价虽大,毕竟通过了考试,但是找工作却出师不利。本来通过了考试,想找一个好一些的工作,可没想到,会计人才市场竞争如此激烈,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
   
     CPA考生的队伍每年不断地扩大,其中有很多是新加入者。对于某些老考生来说,尽管割舍不掉,但继续把三四年时间押在还不知道能否成功的宝上,机会成本太大了。所以有一些英语好的考生在过了两三门后,权衡再三,最终放弃了,选择了出国。我认识的已经在著名的五大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几个考生,就是在过了几门后还是选择了出国。她们说:“青春不再,耗不起。”可是只要留在国内,只要从事会计工作,也就只能继续在考CPA的道路踉踉跄跄地行走。这也就是十年来CPA考试的难度不断加大而考生不断增加的原因之一。
   
     千辛万苦,千难万险,九九八十一难都过了,通过了CPA的五门课程的考试,取得了真经,但是前景未必灿烂辉煌。通过CPA考试后的前景和薪水,并没有考生所想像的那么理想。现在不同的会计事务所、不同的注册会计师之间,年薪悬殊,并没有社会上所传闻的那么高。由于竞争加剧,工资有下降的趋势,月薪介于1000元至5000元不等。收入的高低要视会计事务所具体情况而定。在北京,五门课程通过后刚进事务所工作的审计助理,其月薪一般为2000元左右。所以企图通过考CPA来大幅度地提高收入是不现实的。例如,北京某市属财经大学的会计专业女研究生,CPA全科,毕业后就职于北京某会计事务所,工资为3000元。当然,英语较好的话可以争取进普华永道、毕马威、德勤安永等四大会计事务所,待遇较好。但是四大所比较喜欢招聘英语好的应届本科生来加以培训。四大所的分工很细,即使进了四大所,必须忍受长年只做某方面的具体工作,长时间地加班以换取5000元的月薪。有一位考生进了著名会计事务所,刚进所时,派她的工作是最基础的交易实质性测试———审核某航空公司出售机票的金额与航空公司的现金收入核对,检查是否相符。她每天一张张地翻着机票,用计算器作加法,到后来看见机票就想吐。所以CPA没有想像的那么好,也不会像所说得那么差。要不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灯蛾扑火似地去考CPA呢?
   
     CPA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辛辛苦苦换来的CPA证书,未必真的会给注册会计师带来光明的前途。通过考试,只是有了一块敲门砖。愿意去会计事务所工作的,还要在最底层做两年审计助理。而且没有一定的关系,不能拉来业务,便纯粹是廉价劳动力。这几年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屡屡有做假账的,虽然并不完全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但注册会计师却成了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社会上有这样一个笑话:一个CPA和一个歌星聊天,歌星说:“我的知名度很大,我一唱歌,全体育场都很激动。”CPA说:“我的知名度也很大,我一签字,整个股市都很震动。”歌星说:“全国各地都有喜欢我的歌迷。”CPA说:“全国各地都有痛恨我的股民。”所以有人预言CPA行业的冬天已经来临。从社会发展来说,上市公司的行为逐渐趋于规范,注册会计师的作用将越来越大。不仅会计师事务所需要更多的执业会计师,就连一般的企业也意识到注册会计师的作用,因此在招聘财务人员的时候,也注明了CPA优先。美国的安然事件,反而说明了注册会计师的责任重大。这个行业只会越来越被看好。
   
     与执业会计师工作的繁重和风险相比,执业会计师的收入不尽如人意,但是大家的共识是注册会计师很有前途,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对注册会计师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所以考生们对该职业的未来充满信心:“我更看中CPA的将来。从决定考CPA开始,我就明白即使我通过考试,进了会计事务所,收入不一定比我现在的收入高,而且工作肯定会比我现在的工作更辛苦。即使这样,我还是愿意投身于该行业。首先我觉得这份工作会比我现在的工作更能体现自我价值,其次我看好CPA的将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制度的健全、完善,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这将是一个举足轻重的行业。”
   
     CPA考试仅仅是资格考试,是当执业会计师的必要条件,社会不能对它寄予过高的希望,以为靠CPA考试就能全面选拔出优秀的审计人员,以为几分的差距就能衍生出中国会计行业的巨大进步。若如此,则是典型的“毕其功于一役”的思想。CPA考试不是执业会计师的唯一的一场考试,中国的会计师、审计人员年年要进行一定学时的后续教育。其次,作为书面考试,它只能考查考生的会计、审计、经济法、税法和财务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考不出考生真正的执业水平,尤其考不出考生的思想品德和诚信水准。上市公司的造假很多是由会计事务所的执业会计师炮制的,尽管主观上,很多执业会计师从良心上反对做假账,但从目前谋生的角度,客观上又同流合污。制止造假,不能依靠执业会计师的良心,而是要靠制度的健全。
   
     目前,CPA考试是一年举行一次,1999年曾经有以后应改为每年考两次的探讨和呼声。但是鉴于种种条件限制,目前还是维持一年考一次的现状。如果真的改为一年考两次,少数命题专家所受的压力并不比考生小。160万人次正在参加考试,还有无数准备参加考试的,还有数以万计的老师都在仔仔细细地研究着考题。一道考题出来,要经得起无数人的挑剔。1998年,李岚清副总理提出了CPA考试要建立题库的指示,财政部也非常重视,中注协从2000年开始公开向社会征求考题。但是,真正建立CPA考试试题题库尚未正式步入轨道。此外,关于打破行业垄断,实行注册税务师、注册评估师与注册会计师的“三师”合并问题也一再搁浅。中国会计师协会以及主管部门———财政部任重而道远。
   
     在电影《红菱艳》里,有一位女孩子,她在穿上了红舞鞋之后,便不停地跳舞,停不下来。这个电影若直译,应该叫红舞鞋。这双红舞鞋,实际上是这个女孩内心对舞蹈的热爱的化身。对于CPA考生而言,一旦选择了CPA考试,不啻于穿上了红舞鞋。在电影《红菱艳》里有一段对白:
   
     ———小姐,你为什么要跳舞呢?
   
     ———先生,你为什么要活着?
   
     ———我不知道。可我必须活。
   
     ———这也是我的回答。
   
     我想,如果借用这段对白,CPA考生会不会这样来写:
   
     ———你为什么要考CPA呢?
   
     ———你为什么要活着?
   
     ———我不知道。可我必须活。
   
     ———这也是我的回答。
   
     CPA考生有时付出甚多,所得却微乎其微,但是他们毫不气馁,因为他们深深懂得,人只有一往无前,才能寻找到希望。CPA考试就像潘多拉的盒子,虽然放出了灾难,但是盒子底上还深藏着唯一美好的东西:希望。潘多拉依照万神之父的告诫,趁希望还没有飞出来的时候,赶紧关上了盖子,因此希望就永远关在盒内。如果CPA考生继续深入探索,希望还在。正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一位考生的态度是:“无论是荆棘密布,还是鲜花盛开,在CPA面前永远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路,只要你踏上了这条路,就要坚定不移地走到底。”“吾心信其可成,则移山倒海何难之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微斯人,吾谁与归?
   
     许多考生要通过考试的决心历久弥坚。很多人从尝试或以通过考试为目的,最后变成了执著地挑战自我。他们这种傻傻的、笨笨的坚持和毅力,将会使他们今后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收益匪浅。对于他们今后的生存和发展,这种坚持和毅力将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在我与CPA考生重温共有过的日子,回味曾经历过的甜酸苦辣时,探讨他们在追求过程中的艰辛和成功的欢愉,披露CPA考生的人生百态和心路历程的过程中,我这个以为自己曾经经历了很多、不会轻易被感动的中年人,多次激动得不能自持。
   
     在开拓美好的未来的崎岖道路上,我衷心祝愿:CPA考生,一路走好! 


----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