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oyoracer(豆腐~~~)
整理人: b8238(2004-01-10 21:35:21), 站内信件
|
如同“色温”中提到的,由于摄像机不能适应于发光体的光谱特性变化,必须用过调整视频电平保持一致,否则就不能保持颜色的一致性。例如,拍摄一个白色的物体,分量视频信号的红、绿、蓝三路信号的比率为1:1:1,这个比率在各种灯光下都应该保持一致。但是,如同“色温”中说明的,每一个发光体的光谱特性是不同的,同样,白色物体的反射光和分光棱镜透射光也会根据光线的变化而变化。
由于视频信号是通过将光解释为三色取样的,输出的三基色信号电压幅度,不仅与拍摄物体的色度和亮度有关,而且与照射物体的光源的光谱功率分布特性有关。以3CCD摄像机为例,当拍摄一个色温为3200K白色物体时,从蓝色CCD输出的信号非常小,从红色CCD输出的信号非常大,而对于一个5600K地发光体,这种比例关系恰恰相反。这两种情况下,为了使再现的白色的R、G、B比例保持1:1:1,在CCD的信号输出端需要进行电子调整。在后一种(5600K)情况,蓝色CCD输出的视频信号电平调节率应小于1,而红色CCD的输出视频信号的调节率应大于1,使得红,绿,蓝信号相等,再现的白色物体也具有相同的光谱特性。这种调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白平衡”。简单的说,白平衡就是根据不同的发光状况本别调整3个CCD输出的视频电平,使红、绿、蓝三路信号电平保持1:1:1以重现白色。
由于拍摄的环境是变化多样的,对于购买摄像机来说,应尽量选择有多种白平衡模式的型号。如果希望获得更准确的白平衡,最好就是有手动白平衡,在场景变换时重新调整白平衡也称为“对白”。在专业机器里,除了“对白”还有“对黑”,就是把光圈关闭,对黑色时的视频电平进行调整,以获得更准确的黑色。要获得最佳效果,转换新场景是应该先“对黑”再“对白”最后再“对黑”,这样的拍摄效果就会比较好。
---- =G.C.T=潜水队队长 =G.C.T=Tofu
|
|